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果桑品种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红果1号、红果2号、无核大10、白玉王、台湾长果桑、蜀椹1号、蜀椹2号、金墙63号、嘉陵30号"9个果桑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嘉陵30号和台湾长果桑抗菌核病较强,适合在宜宾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台州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10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10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10,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椹、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在湖北武汉地区种植的果桑品种,以紫晶、蜀果、安杂8号、日本甜橙和台湾长果桑为材料,对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及菌核病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的果桑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紫晶和台湾长果桑萌芽期、花期和成熟期均早于其他果桑品种;台湾长果桑为长果型品种,产果量仅次于安杂8号,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8.48%,菌核病发病率最低,综合表现较优;紫晶表现出较强的丰产能力,可溶性固形物仅次于台湾长果桑,适宜本地区发展鲜食观光采摘种植。  相似文献   

4.
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生长结实特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果桑品种在汉中市的生长结实特性,对大10等12个果桑品种资源的叶片性状特性、桑椹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果桑品种资源间鲜果单果质量差别较大,大10、台湾72C002、四季果桑、中椹2号、苏蕾1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3.76、3.46、3.27、2.98、2.87 g;苏白椹、云龙桑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小,分别为0.83、1.02 g。而四季果桑、中椹2号、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红果2号的每667 m2果桑园的桑椹产量较高,分别为1 264、1 136、860、772、692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白玉王的桑椹产量次之,分别为296、292、252、100 kg;苏白椹的桑椹产量最低,为40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831A、红果2号可以作为果叶两用的品种栽植;四季果桑、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中椹2号可以作为果用的品种栽植;云龙桑可以作为叶用和观赏的品种栽植;苏白椹的桑椹产量低,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5.
将台湾大果桑、长果桑引入三峡库区进行栽培,通过对其生物学性状、产果性能及繁殖情况等调查,与目前主要果桑品种大十、红果二号相比较,台湾果桑适应性广、产果量高、桑果特点突出,在作为观光采摘桑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果桑品种,对17个果桑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调查各果桑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椹1号”“8632”和“红果1号”3个品种单株产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丰产性较好,适合在南疆地区露地栽培。“红果2号”“台湾2号”“一串红”和“四季果”,单株产量最低,适应性较差。新疆本地品种“和田白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浓郁,但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都基地果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于2016年5月,面积约0.2hm^2(3亩),示范蜀椹1号、粤椹大10、嘉陵30号、白玉王、台湾72C002、长果桑等果桑品种12个。园区集中示范果桑标准化栽培、免除草免耕、果桑快速丰产建园、"果桑一病一虫"绿色防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果桑种植过程中,部分优良果桑品种落果严重,“台湾长果桑”的落果率甚至达到50%~80%,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以“台湾长果桑”为试验果桑,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落素进行桑果不同发育时期喷施及不同喷施次数的效果试验,调查座果率;选取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果桑保果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防落素250~1 000倍液或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粉剂3 000~5 000倍液、 85%2,4-滴钠盐可溶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在果桑盛花期喷施1次,对减少“台湾长果桑”的落果有明显效果,果桑的座果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新疆果用桑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产果性能较高的果桑资源材料,采用生物学调查和生理生化学测试方法,对12份新疆桑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产果性能、桑果品质等遗传基因性状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为;新疆药桑产果性能高、桑果成熟期较晚、果期长、桑果品质优良、可在我区作果用专用桑品种推广,新桑1号、洛玉1号品种材料产叶量、产果量高,叶果品质优良,可在我区作果叶兼用桑。  相似文献   

10.
果桑是我市引进培育繁殖的新经济林作物 ,既可采果又可采叶养蚕 ,为了进一步调查果桑对养蚕成绩的影响 ,特进行与本市当家桑品种团头荷叶白对比试验。1 供试材料供试桑品种为 :团头荷叶白、果桑十大。供试蚕品种为 :春晓×浙蕾。试验地点 :蚕桑站实验室。2 试验方法2 .1 设区  设团头荷叶白品种、果桑十大品种饲养各 3个重复小区 ,每区 2 0 0头。2 .2 处理方法   4龄眠蚕前同一环境 ,同一处理方法 ,至眠大开始分区 ,同一环境分区饲养 ,直至上簇采茧 ,调查各桑品种间养蚕实绩。3 试验结果春晓×浙蕾品种于 4月 2 4日收蚁 ,眠大前均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果桑在新疆地区推广的可能性,我们将从国内引进的13个品种和2个本地品种在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试验品种园进行了栽植试验。试验表明:8632具有抗寒性良好,生长快速,产量高等特点。日本甜椹、红果2号、一串红、台湾果桑46C019、北方红单果整齐,产量较高,抗寒性稍差,但可通过驯化提高其抗性及产量。  相似文献   

12.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果桑品种之间的叶质差异,以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为材料,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就不同桑树品种叶质对3个不同蚕品种的养蚕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蚕的发育经过、幼虫生命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方面,2个果叶两用桑品种与对照种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茧质成绩中,果桑新品种SG01所饲养蚕品种的蚕茧茧层量最高,3个供试蚕品种中以"803"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最高,与其它蚕品种之间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桑品种/蚕品种的不同组合中,大10/803、SG01/803的全茧量和SG01/803、湖桑32号/803的茧层量成绩分别列居前2位;综合养蚕成绩表明,果桑新品种SG01的叶质表现优良,而蚕品种803对不同桑品种的饲料利用效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生产上提供高品质的果桑品种资源,以二倍体果桑品种红果1号为对照,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新育成的四倍体果桑品种嘉陵30号及其亲本二倍体果桑品种中桑5801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进行检测与比较。嘉陵30号和中桑5801的桑椹中均含有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2种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外,嘉陵30号桑椹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中桑5801,其中鲜味类型氨基酸、具有药用功效的氨基酸、参与骨骼肌代谢的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中桑5801提高了约8倍、1.6倍、0.5倍;嘉陵30号桑椹中的丝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比红果1号高,甘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与红果1号相当,但总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支链氨基酸3种类型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对照红果1号。检测结果表明,四倍体果桑新品种嘉陵30号桑椹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果桑染色体的加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桑椹中的活性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4.
<正>蚕桑产业是桐庐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加、效益农业的扩面、劳动力紧张等因素影响,桑园面积大量萎缩。该县根据产业现状开展色彩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结合旅游业大力发展果桑产业。短短2年时间,该县新发展果桑面积20多hm2,在大力宣传、县政府政策鼓励下,果桑面积不断扩大。1品种的选择果桑品种较多,目前该县主要栽植品种有大果10号、白玉王、桂花蜜以及台湾长果。从近2年栽种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从河南省郑州市引进无核大十、台湾长果桑、白玉王3个果桑品种,在湖北省十堰市进行引种试验,对植株生长状况、果实形态特征及风味、果实产量性状和抗性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个果桑品种均具优良的商品性和特色,适宜本地区鲜食采摘。在生产栽培中,应加强无核大十和白玉王菌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台湾长果桑水肥管理,尤其是叶面营养,培养高效的光合叶幕层,增强树势,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桑椹菌核病发病区田间自然感病及相对抗病程度评价的方法,调查21个果桑品种资源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21个果桑品种资源基于相对抗病指数的田间抗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1个品种(台湾长果桑)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表现出免疫性,相对抗病指数为1.00;有8个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其中红果1号、12-1的相对抗病指数均为0.94;有7个品种属于易感病品种,相对抗病指数0.16;有5个品种为中感品种,相对抗病指数在0.24~0.35之间。另在调查中发现,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发病率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桑树开花期及开花期前1个月的多湿条件会导致发病率上升,环境气温也会影响到果桑的开花期,特别是中感、易感病的早生果桑品种花期延长,会使发病率明显上升。初步鉴定筛选出的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强的果桑品种,可在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高发地区种植,亦可作为抗病果桑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果桑品种大10、红果2号、安杂1号和台湾72C002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中不同浓度盐分胁迫对果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作为探讨果桑幼苗对盐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西部盐渍化地区栽植果桑品种的耐盐性能评价依据。土壤低浓度盐分(0.1%NaCl)胁迫下,安杂1号和台湾72C002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生物量均增加,并且即使在高浓度盐分(0.5%NaCl)胁迫下,安杂1号幼苗叶片的Pn、Gs、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也下降较少,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表明安杂1号具有抵御高浓度盐分胁迫的能力。大10在高浓度盐分(0.5%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的Pn、Gs、Fv/Fm、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表明该品种抵御高浓度盐分胁迫的能力较差。在盐分胁迫下,不同果桑品种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同,安杂1号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果桑品种,与大10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提示在果桑幼苗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叶片中高POD活性可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不同品种间表现出的酶活性差异性可能与品种的耐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桑果高产抗病品种之需要,引进若干果桑品种作了多年的生产比较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果桑品种72C002引入江油等地试种,表现出抗旱耐瘠性较强,发条数多,生长旺盛,花芽多,座果率高,单果质量3.2g左右,对葚菌核病的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投产期每667m2的鲜果产量,在不同栽植密度下为1370.40~2320.36kg,比红果2号增产14.92%~26.58%。适于作为果桑规模化产地菌核病疫区的首选高产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于2009年引进栽植了优良果桑无核大十、红果2号、白玉王、台湾果桑等进行试验示范,面积约12亩。2010年3月10日,由于霜冻危害,造成大十枝条上萌发芽全部冻死[1]。2014年2月10日遇大雪天气导致大棚内果桑受冻,2月18~19日露天栽培果桑又遭受晚霜冻害,致使产量减少20%~90%,对果桑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现着重介绍2014年江西果桑冻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0.
几个果桑品种的二次挂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6个果桑品种进行二次挂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桑5801未见二次挂果,大十少有挂果,但未见成熟;台湾长果桑、72C002、富士红、st-4均能二次挂果并成熟,其单株产果量分别为0.61kg、0.53kg、0.51kg、0.39kg,占春季单株产果量的2.51%、5.54%、6.07%、8.44%;二次挂果的桑椹品质与春季比较,糖酸比降低26.09%~61.48%、总酸增加90.70%~218.93%,其中台湾长果桑二次挂果桑椹的糖酸比达到1.51,在4个挂果品种中最高。4个挂果品种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有增有减,分别为-47.77%^+26.76%、-26.60%^+103.04%,黄酮含量降低29.17%~54.46%。综合分析结果,果桑能否二次挂果与品种特性有关,且二次挂果的桑椹,无论从营养功能成分还是口感上普遍较春季差。本次试验的6个果桑品种,从产量和品质上看,以台湾长果桑二次挂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