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小鹅瘟母源抗体是由种母鹅经卵传递给雏鹅 ,具有抵抗小鹅瘟病毒侵袭 ,保护雏鹅不受感染发病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免疫监测及攻毒试验 ,测定雏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效果 ,为制定防制小鹅瘟病的措施 ,更有效的防治好本病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种鹅 选一养鹅户饲养种鹅 6只 (♀ 5只 ,♂ 1只 ) ,供小鹅瘟疫苗免疫。1.1.2 雏鹅 来源于免疫鹅种蛋孵化鹅雏 2 4只 ,为母源抗体检测组 ,供采血测定母源抗体。另选无母源抗体雏鹅 15只 ,隔离饲养 ,作为对照组。1.1.3 小鹅瘟疫苗及强毒 系黑龙江省兽医科学…  相似文献   

2.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源抗体是一种特殊的免疫抗体,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抵抗病菌的特殊蛋白质。由于新生仔猪的的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极易染病死亡。因此,从乳汁分泌的母源抗体是能够保护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母源抗体,分析其原理以及免疫机制,简述了母源抗体的作用。1母源抗体的作用原理母源抗体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卵;二是孕育体中的胎盘;三是养殖分泌时的乳汁。仔猪属于胎生,同时生猪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  相似文献   

4.
仔猪吸吮经猪瘟疫苗免疫的母猪的初乳后,对10头母猪和各所产仔猪中的任意2头在14、21、28、35日龄分别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的消长规律,以探索金华猪仔猪猪瘟疫苗最佳首免时间;检测母猪抗体水平以探索对仔猪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仔猪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增大而逐级降低,半衰期为17d左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成正比,随着日龄的增加母猪对仔猪母源抗体影响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种鸡场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本试验对父母代种鸡和出壳当日蛋雏鸡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检测以及对1、8、15、22及29日龄蛋雏鸡进行禽流感H5、H9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父母代种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通过卵黄传递给蛋雏鸡,使其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抵抗病毒侵袭。同时发现蛋雏鸡在出壳当日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最高,均达到6log2以上,且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随后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在15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22日龄时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也已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因此在15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首免,在22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9亚型首免,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H5和H9亚型和新城疫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鸡病毒性关节炎和鸡白痢均是进口日龄雏鸡的检疫对象。检测7和21日龄鸡血清中抗体是检疫的规定。这两种病都能垂直传播,母源抗体也可经卵黄传递给子代。关于这两种病的日龄雏鸡血清与卵黄中的母源抗体符合情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便利用进口雏鸡死雏的未被吸收的卵黄检测这两种病,早期了解国外祖代曾祖代鸡群的疫病和免疫  相似文献   

7.
雏鸡母源抗体的由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鸡从其亲代获取的母源性保护力的重要指标是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而后者又是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母源性抗体经蛋传递给其子代涉及蛋中各类抗体的转移及其分布、孵化过程中抗体向胚胎的转移等问题,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J836弱毒株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J836—IBD弱毒株是复制西德TAD鸡胚制品疫苗,将其培育为由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的毒株。经测定,BJ836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递5代毒价稳定在10~(7.0)TCID_(50)/0.1ml;经-10℃保存6个月,4℃保存1个月,北京夏季室温保存5天其毒价变化微小。用敏感雏鸡连续传递5代观察,此毒株对鸡法氏囊无明显的损害,接种无IBD抗体的鸡胚可致鸡胚死亡,具有一定的致病力。此毒株免疫雏鸡15天后,测定免疫中和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3236,保护率达100%;免疫30天后最高可达1∶6456,保护率100%;对鸡新城疫疫苗无免疫抑制作用。由于此毒株可以用IBD母源抗体阳性鸡胚制备的成纤维细胞繁殖,因此解决了必须用无IBD母源抗体的种蛋制备疫苗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海兰褐蛋鸡进行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掌握雏鸡AI和ND母源抗体的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大都在7日龄内出现高峰,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35日龄已基本消失,而禽流感H5亚型Re-4株和Re-5株母源抗体下降较快,2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水平接近0。  相似文献   

10.
1鸡新城疫HI抗体消长渐次与疫苗接种接种过新城疫疫苗的母鸡,其母源抗体能通过卵黄囊传递给雏鸡,而使雏鸡产生被动免疫力,但其抗体滴度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由于卵黄的吸收,在3日龄时雏鸡的母源抗体高于1日龄。雏鸡获得母源抗体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亲代母鸡的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方法,对7头烟台黑猪和5头鲁烟白猪母猪及其哺乳仔猪进行母猪猪瘟抗体和哺乳仔猪母源抗体效价检测,研究烟台黑猪和鲁烟白猪仔猪母源抗体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找到烟台黑猪和鲁烟白猪最佳首免时间。试验表明,烟台黑猪和鲁烟白猪母猪的猪瘟抗体效价,从分娩到产后21 d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产后28天鲁烟白猪母猪猪瘟抗体效价下降速度快于烟台黑猪;烟台黑猪和鲁烟白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变化差异显著,产后21~35 d鲁烟白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水平下降明显快于烟台黑猪。根据猪瘟母源抗体的变化情况,确定烟台黑猪仔猪猪瘟首免时间最好在40日龄,可有效减少猪瘟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干扰;鲁烟白猪仔猪猪瘟首免时间在30~35日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3个饲养条件不同、仔猪来源不同的猪场的仔猪的PRRS母源抗体检测比较,同一个猪场的仔猪母源抗体离散度较大,不同来源的仔猪PRRS母源抗体水平差异显著。检测结果表明应根据初生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及消长规律科学地制定PRRS的免疫程序,同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从而有效控制PRRS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AGP对国内七个品种210只一日龄雏鸡进行血清和卵黄液中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检出率和符合率的比较试验。结果从两种样品中检出腺病毒沉淀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6%(31/210)和13.33%(28/210)。卵黄阳性与血清阳性符合率为80.6%(25/31),并可从血清阴性雏的卵黄液中检出1.67%的阳性。两种试样阳性率相关显著。试验表明可用卵黄液代替血清试样检测禽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适用于口岸检疫和国内养鸡场引种和生产中监测祖代,父母代鸡群卵源性疫病污染情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找出禽流感母源抗体及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对不同日龄的蛋鸡进行了免疫,并进行了跟踪检测,为制定禽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从试验结果可见,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与种鸡的抗体水平相关,种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水平与子代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呈正比。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川藏黑猪和长白猪的猪瘟免疫方法,本研究采用猪瘟阻断ELISA对0、1、4、7、10、20、25、30、35日龄时川藏黑猪与长白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川藏黑猪仔猪和长白猪仔猪出生后哺母乳前的猪瘟母源抗体均为0,哺母乳后d1,猪瘟母源抗体分别为210和28.2,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7%。4日龄和7日龄时,川藏黑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仍为≥210,合格率100%;长白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为28.4和27.4,合格率100%和83%;随后川藏黑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呈下降趋势,35日龄达到保护临界值(24.0);长白猪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下降更迅速,25日龄时其母源抗体水平已达临界值(24.0)。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母源抗体水平还是母源抗体持续时间,川藏黑猪与长白猪仔猪之间有较大差异,川藏黑猪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时间应为35日龄,而长白猪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时间应为25日龄。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通过卵黄传递给子代,早已被证实并获得公认,即卵黄中存在着母源抗体。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衡量鸡新城疫免疫水平,多采用血液样品做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很少有利用蛋黄监测的报道。 1982年12月,看到英国Weybridge国际  相似文献   

17.
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阻断ELISA(Liquid phase blocking ELISA,LPB-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T)2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规模化饲养猪群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传递途径、消长规律、母/仔代特异抗体相关性及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血清学方法均没有从未吸吮初乳的新生仔猪中检出特异抗体;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升至峰值,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0~20d,至45~60日龄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完全保护带(lgX<1.8)或更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发现,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明显或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1 免疫监测 1.1母源抗体的榆测通过检测母源抗体,根据母源抗体半衰期,可决定首免时间.当母源抗体较高而疫苗又必须进行时,应选择能够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种类.  相似文献   

19.
仔猪猪丹毒母源抗体的高低直接影响猪丹毒菌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掌握猪丹毒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的消减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本试验在控制条件下,用猪丹毒弱毒菌苗同时免疫5头已孕母猪,待产仔后,定期测定仔猪体内的猪丹毒母源抗体凝集价,以掌握其消减规律。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0.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是不同的,统一接种新城疫免疫疫苗后,对接种疫苗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因素。尤其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时,将严重干扰免疫接种的抗体效力,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免疫作用,导致整个鸡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科学测定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则,文章经试验测定结果分析,提出首免日龄应综合考虑,尽量避开雏鸡体母源抗体水平的高峰值,但是又不能迟于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值,最佳时间安排在10日龄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