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的N6改良培养基上,幼芽及根的数量少、出愈率高、愈伤组织质地好,并明显减少了幼胚自发性芽分化的趋势,有利于保持愈伤组织胚性、提高再生植株频率,为玉米自交系幼胚诱导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建立以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的高粱组培技术。[方法]选用育种上常用的8个高粱恢复系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再生,研究2,4-D浓度对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别对8个材料的诱导率和分化率进行统计,并观察愈伤组织形态。[结果]结果表明,2,4-D是幼嫩叶段诱导愈伤的关键因素,未添加2,4-D的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愈伤,适宜的2,4-D浓度为2 mg/L。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质量和形态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存在很大差异。[结论]通过比较,筛选出了3个诱导率高、愈伤形态优良且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三尺三、R111、8643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玉米幼胚培养,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再生率高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幼胚大小、2,4-D浓度、AgN03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一步研究6 - BA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及IBA和NAA对再生苗的生根影响.[结果]2,4-D浓度为2.0 ~3.0mg/L,幼胚长度为1.0~2.0 mm时,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良好效果;在诱导期间采用隔代法添加10 mg/LAgNO3能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当6- BA为0.5 mg/L、蔗糖浓度为50 g/L时,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且有利于小植株的形成;IBA浓度为0.6 mg/L对植株生根较有利.[结论]对4个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研究筛选出适宜玉米幼胚培养的最佳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以N1、N28、T5、1'6等4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为材料,进行幼胚离体培养.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分化和植株再生等试验,对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糯玉米幼胚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能力较为普遍,但诱导率及胚性率因基因型不同、所选用培养基不同而不同,基因型是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苗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大小为1~2mm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有利于诱导出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2,4-D是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不可缺少的植物激素,在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过程中2,4-D含量以2.0mg/L为宜;AgNO3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最佳含量为10mg/L,比对照高27.15%.  相似文献   

5.
部分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12个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基因型对幼胚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为3 mg.L-1时愈伤诱导率最高,达90.5%;不同基因型差异显著,郑58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96.3%,地方种质东46未诱导出愈伤组织;基因型是影响愈伤组织状态以及分化的重要因素;1.0 mg.L-1 BA和0.5 mg.L-1 IBA有利于再生苗分化。  相似文献   

6.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2,4-D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以及6-BA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适宜的浓度范围是2~3 mg/L,但不同品种的外植体对2,4-D浓度反应不同,其中辽单565愈伤组织诱导2,4-D最佳浓度为2.62 mg/L,自交系742愈伤组织诱导2,4-D理论最佳浓度为2.60 mg/L;6-BA对植株的再生有促进作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6-BA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7.
研究超甜玉米自交系1132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丰富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来源。以1132成熟胚为材料,通过比较研究蔗糖、脯氨酸、2,4-D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再生的影响,确定适合1132成熟胚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蔗糖浓度40g/L,脯氨酸1.4g/L、2,4-D浓度为4 mg/L的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出现最早,且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75%。在继代培养基中2,4-D浓度为2 mg/L,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愈伤组织继代性最好,最易产生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培养通过含60g/L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2~3周,后转入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最好,可实现芽和根的同步再生。利用1132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再生植株是对幼胚再生体系的有效补充,可以克服玉米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幼胚受季节限制的不利条件,丰富甜玉米基因工程育种中外植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高粱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组织培养研究对高粱再生体系建立以及高粱转基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6个基因型的高粱幼穗为外植体,研究光照、激素、基本培养基以及基因型对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粱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光照有利于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2,4-D和KT混合使用的效果比2,4-D单独使用好;3种基本培养基对幼穗愈伤诱导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对幼穗愈伤诱导影响差异显著,且5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诱导能力大小为M81-E07-27BJ-285=考利罗马。对于高粱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3种培养基中只有MS培养基和NB培养基分化出再生苗;6种基因型中只有忻粱52分化出绿苗,分化率为11.49%。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分别取14-1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0.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小霞 《农业科技通讯》2011,(6):105-107,175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K12、137、87-1和综3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胚龄、继代次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保持和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中等大小(1.0~2.0 mm)的幼胚都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对玉米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为防止2,4-D浓度过高引起无性系的变异,本试验确定的诱导培养基的2,4-D浓度为2.0 mg/L。继代培养基中1 mg/L的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保持起关键作用。最佳分化培养基为N6盐+B5有机+2.0 mg/L甘氨酸+1 g/L CH+1.0 mg/L 6-BA+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从49份玉米自交系材料中筛选出了5个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的自交系,其中,K6-64,K6-39,DL283-1诱导出的Ⅱ型胚性愈伤,具有很强的长期继代能力和再生能力,适宜作为转化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对玉米幼胚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5~2.0 mg/L 2,4-D能够较好的诱导玉米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一定浓度的6-BA和KT都能够较好的促进玉米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12.
Immature embryos from three elite Guizhou waxy maize inbred lines (W21019, B7, and QCL5036)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ability of forming callus and regeneration into plants. Immature embryos harvested at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tages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initiate callus on N6 basal medium with 0-3.5 mg L-1 of 2,4-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2,4-D). The concentration of 2,4-D, physiological age of immature embryos and genotyp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P<0.05) on the percentage of embryogenic callus formed. The optimum 2,4-D concentration for the initiation of embryogenic callus was varied among the waxy maize genotypes from 2.0 mg L-1 (B7 and QCL5036) to 3.0 mg L-1 (W21019). The shoots were gener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us which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regeneratio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2.5 mg L-1of 6-benzylaminopurine (6-BA). 6-BA in the medium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regeneration of embryogenic callus.Embryogenic size wa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ed regeneration capacity. 0.6-0.7 cm was proved to be the best size for regeneration from embryogenic callus and the mean number of shoots per primary callus in all genotypes achieved the highest number. The ability of the plant regeneration was also affected by genotype. W21019 had the highest number of shoots formed per primary embryogenie callus. With the optimum condition, the highest mean number of shoots per primary callus was up to 12.13, 5.73, and 3.33 in line W21019, B7, and QCL5036,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ful regeneration of the two inbred lines provides a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o improve priority traits such as enhanced insects and drought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玉米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对其进行诱导和继代,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16(4^5),研究不同品种、蔗糖浓度、pH值、2,4-D浓度4个因素及水平对非胚性愈伤组织转化为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次序是:品种〉pH值〉2,4-D浓度〉蔗糖浓度,其中品种和pH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品种产生胚性愈伤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是:H99〉D988〉7922〉D598。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为A1B4C4D1,即玉米自交系H99、蔗糖浓度35.0 g/L、pH值5.8、2,4-D浓度1.0 mg/L。[结论]基因型是影响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培养基酸碱度对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玉米骨干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87-1’、‘综3’、‘137’和‘K12’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建立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87-1幼胚在附加500 mg.L-1L-Pro5、00 mg.L-1L-Asn和2.5 mg.L-12,4-D的N6B5基本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平均可高达98.1%;初级愈伤组织在附加500 mg.L-1L-Pro5、00 mg.L-1L-Asn和1.25 mg.L-12,4-D的N6B5继代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平均可高达65.6%.在相同诱导、继代培养基和相同培养条件下,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继代培养次数对绿苗分化率也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次继代分化率最高;1/2MS培养基附加0.2 mg.L-1KT更有利于分化苗生根.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的组织培养比较困难,其再生体系还不完善,建立骨干自交系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玉米转基因技术的必要前提。以玉米常用自交系齐319、478、502、黄C和7922不同大小(1.0、1.5和2.0 mm)的幼胚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基因型、胚大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幼胚再生的影响,从而建立玉米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1.5 mm大小的齐319幼胚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6.2%;1.5 mg/L的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的形成和胚性的保持;两步法分化培养可以提高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成苗。确定了玉米自交系齐319较适合的培养程序为:将1.5 mm大小的幼胚盾片向上接于诱导培养基(N6+24-D 1.5 mg/L+L-脯氨酸0.7 g/L+蔗糖30 g/L+琼脂粉8 g/L+硝酸银5μmol/L),在25℃下暗培养20 d;挑选胚性愈伤组织在温度25℃、暗培养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培养基与诱导培养基相同,每14 d继代1次;将愈伤组织继代42 d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1(MS+肌醇100 mg/L+蔗糖60 g/L+gelrite 3 g/L),继续暗培养10 d左右,待愈伤组织形成象牙白色的块状物且有绿点出现时,将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2(MS+肌醇100 mg/L+蔗糖30 g/L+gelrite3 g/L)进行光培养,2~3 d即可分化出苗;待幼苗长到4~5 cm高时,移至生根培养基(1/2 MS+IBA0.8 mg/L+蔗糖30 g/L),14~21 d幼苗长出大量的根系,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培育耐寒性强的地被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Ramat.) Kitamura]新材料。【方法】 以Fall Color品种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胚状体诱导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诱导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叶片外植体在添加0.75 mg·L-1 2,4-D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15 d,再进行分生培养,不仅能够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还能够诱导胚状体发生,并进一步诱导芽再生,最终93%的供试外植体通过胚状体途径获得芽的再生。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35S启动子驱动的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导入该品种。转化株在低温下的种子发芽率、扦插苗生长以及植株露地越冬生长状况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地被菊花Fall Color体细胞胚再生途径,并成功地获得了具有越冬耐性的地被菊花转化株系。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黑龙江省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基因型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组织培养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强;愈伤诱导阶段需要较高的2,4-D浓度,继代过程中要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2,4-D浓度。同时对影响玉米愈伤组织的分化、植株再生及其移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