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苗种整齐、纯正度还不够,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2.
正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青蟹苗种大都来源于天然捕捞的大眼幼体,然后培育成幼蟹销售给养殖户。国内外青蟹人工育苗尚不稳定,青蟹人工育苗都采取室内培育的方式,培育到大眼幼体后,再放到池塘中培育成蟹苗。近年来,开展池塘生态育苗,在池塘中孵化和幼体培育,然后移入室内培育成蟹苗。体重和形态性状差异,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养殖技术的改进和规模的扩大使蟹的产量不断提高,相应蟹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养殖青蟹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水域,为了满足巨大的生产需求,人们施加过度的捕捞压力,从而使青蟹野生资源量日趋减少,这对于大规模培育蟹苗的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有关青蟹的营养需求研究却起步晚,目前市场生产的饲料也不尽如人意。对于海洋生物(包括甲壳动物)来说,其幼体发育期间营养需求的满足是十分重要的。因  相似文献   

4.
何玉贵 《科学养鱼》2005,(11):52-52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肉质鲜美,卵巢更具美味,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也是向海外活运远销创汇的海产品。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滑坡,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青蟹易养殖,东南沿海各省、市掀起了青蟹养殖高潮,青蟹苗种供不应求,天然苗种不稳定,价格高,而大量生产苗种十分困难,制约了青蟹养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苗过程中病害多。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从事此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崇加荣 《水利渔业》2002,22(6):32-32
河蟹的苗种主要来自于捕捞天然蟹苗和室内全人工育苗 ,但近几年天然蟹苗量日趋减少 ,已难以形成生产规模 ,而室内全人工的苗种在培育过程中发病率较高 ,使蟹苗体质较差 ,抗药性增强 ,不利于成蟹的养殖。 2 0 0 1年 4~ 5月 ,笔者进行了河蟹土池育苗的生产性试验。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高质量的青蟹苗种是青蟹养殖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青蟹养殖生产上往往由于苗种无法满足,影响了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尤其是经越冬后的秋苗开春时节价格昂贵,且数量难以满足。而目前我市通常采取一年两茬的养殖方式,秋苗存塘越冬,冬季无法搁塘清淤,长年累月导致病原菌孳生,养殖成活率每况愈下,为解决这一矛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青蟹养殖模式,在省市有关部门的资助下,1999年秋季至2000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锯缘青蟹秋苗高密度越冬试验,并获得了一些试验数据,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7.
<正>拟穴青蟹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蟹。2020年拟穴青蟹养殖产量达15.94万吨,位居海水蟹养殖产量首位。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主要来自于海区野生苗和一些人工繁育苗。养殖户购买苗种后,放入低盐度的池塘中进行粗放式养殖。该养殖模式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少,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蟹苗成活率一般在15%~20%,  相似文献   

8.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或红蟳,属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主要养殖经济蟹类之一。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青蟹养殖技术的推广,青蟹养殖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锯缘青蟹的苗种尚未规模化生产,所养殖的苗种主要依靠天然捕获,因此苗种已成为抑制锯缘青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青蟹养殖业在我国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然而,与中华绒螯蟹人工苗占95%和梭子蟹人工苗占70%的养殖现状相比,青蟹养殖所用的苗种几乎全部来源于海区中的天然苗。由于天然苗具有数量和质量不稳定,且易携带病菌等诸多不利因素,因而严重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因此,开展青蟹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是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因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青蟹易于养殖,具见效快和市场容量大等优势,已成为我省和长江以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养殖苗种深受自然苗种丰歉制约,因此人工解决青蟹苗种是大面积发展青蟹养殖的根本途径。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解决青蟹生产性育苗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笔者于 1999~ 2000年在温岭市龙王水产开发公司和温岭市海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两年间共投入中间培育的大眼幼体 864.2万只,培育出稚蟹 (C3~ …  相似文献   

11.
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因其生长速度快,养成个体大,抗病力强而成为河蟹种苗市场的抢手货,但养殖成活率低是其不足,既浪费了宝贵的蟹苗资源,又使蟹苗供需矛盾更趋突出。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养殖实践,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有:   1.没有把好天然蟹苗的质量关,天然蟹苗的销售受潮水的限制,每天从捕捞船到成交点只能有两次机会,相对放在船上的时间较长,加之捕捞技术、暂养水平参差不齐,捕出的天然蟹苗质量相差较大。   2.苗源来自中间商,暂养时间长,有的甚至是假苗,影响了养殖成活率。   3.未经淡化,直接下池养殖,天然蟹苗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12.
<正>9月30日,浙江宁波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拟穴青蟹选育与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仅浙江省的年需求量就达约5亿只,而人工苗种在养殖苗种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且青蟹养殖生产上对早苗(4月底~5月)和秋苗(8月底~9月初)的需求量较高,为此,以金中文研究员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锯缘青蟹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刺激了养殖的快速发展。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弥补天然苗种的不足,提高养殖水平,开展锯缘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及高涂蓄水养殖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锯缘青蟹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刺激了养殖的快速发展.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弥补天然苗种的不足,提高养殖水平,开展锯缘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及高涂蓄水养殖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是广西防城港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方式有池塘单养、池塘虾蟹混养、池塘蟹鱼混养等传统养殖方式。但由于青蟹互相残食、捕捞困难等问题的困扰,青蟹养殖成活率无法提高,效益不高。2008年至2010年,笔直针对这些问题,在红树林滩涂上利用瓦缸1缸1蟹放养青蟹,提高了青蟹的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锯缘青蟹的工厂化苗种生产过程中,后期稚蟹的中间培育通常在小型水泥池中进行。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件限制,育苗单位无法将大批量的稚蟹培育至大规格蟹种,而养殖单位则希望购买大规格苗种直接放养到大的养成池进行养殖,以确保产量与效益。因此,必须寻求培育大规格苗种的新的途径。本试验的目的就是为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崇明岛“小金蟹苗开发公司”提供的首批100万只天然长江中华绒螯蟹蟹苗 ,日前在我市湖北五湖集团所辖胭脂湖、上津湖、北汊湖精养池等近2万多亩湖面落水。据统计 ,我市河蟹养殖面积每年稳定在7万亩左右 ,年投蟹苗1000万只以上 ,苗种款达1000万元 ,人工湖泊放流养蟹亩平产量、产值、效益、出口创汇连续几年雄踞全省同行业之首。今年 ,全市有5个国有渔场、10个乡镇养殖河蟹 ,并由大湖养殖向稻田养殖迅猛发展 ,但以长江中华绒螯蟹人工繁殖苗、黄河蟹苗、辽河蟹苗、瓯江蟹苗居多。上海崇明岛天然蟹苗落户石首 ,使正宗天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蟹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河蟹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天然蟹苗资源丰欠不定,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天然蟹苗的主产地——长江口的蟹苗连年不发,因此,苗种的供应任务就越来越重地压在了人工繁殖上,然而由于卤虫卵等幼体饵料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人工繁殖的蟹苗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增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人从1988年开始养蟹,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从开始时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大规模的较科学合理化的养殖,实际上是思想观念不断改变、进步的结果,现在把的一些养殖心得介绍给大家。一、选好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蟹苗有人工和天然的两种。天然蟹苗由于来源较杂,价格昂贵,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因此本人近几年来一直选用人工培育的大眼幼体(蟹苗)。人工蟹苗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严格控制其亲本规格的大小,选用规格在175克左右的长江中华绒螯蟹作为亲本,这样就保证了所育蟹苗的纯正性和存活率,规格在每公斤18万只左右,价…  相似文献   

20.
《渔业科技产业》2005,(3):38-39
据悉,近两年来对虾养殖业利润急剧下降;部分对虾养殖业主转向传统养殖品种——青蟹,这是造成近日青蟹蟹苗价格攀升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