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澄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澄湖水体富营养化后底栖动物的种类及数量。1998-2000年在澄湖中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1种,隶属于17科26属,底栖动物平均密度332个/m^2,优势种群为河蚬,湖球蚬,日本沙蚕,栉水虱,中华颤蚓,摇蚊幼虫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文蛤苗种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促进文蛤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文蛤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亲蛤取自浅海滩涂,催产后在水温21~24℃、水体比重1.015~1.020、弱光条件下孵化,再在自然水温、水体比重1.015、光照500 lux、溶氧5 m g/L以上,pH 8.0~8.6条件下培育幼虫,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时投放附着基。结果,从受精卵发育至稚贝的育苗率近60% ,从D形幼虫到稚虫的成活率为94% 。  相似文献   
3.
昆承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昆有水体富营养化后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1998-2000年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2种,隶属于16科27属;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2767个/m^2;优势种群为日本沙蚕、中华颤蚓、河蚬、摇蚊幼虫等。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萍  崇加荣 《水利渔业》2003,23(2):65-66
主要介绍了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10余种疾病及其防治技术,指出寄生虫病是黄颡鱼养殖中的主要病害。此外还简要阐述了黄颡鱼因水体pH值过高而引起的疾病以及作为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所带业的危害,并初步探讨了黄颡鱼养殖取得高产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5.
pH对黄颡鱼红细胞脆性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颡鱼在pH值分别为5.2、5.8、6.4、7.0、7.6的5个试验水体中饲养7周后,发现红细胞脆性和Hb都与水体pH值有密切关系。在pH为5.2-7.0范围内,红细胞Hb含量随水体pH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19.538 8.0408X;红细胞最小脆性及最大脆性均随水体pH值的升高而下降,都与后者呈负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6396-0.0367X和Y=0.3938-0.0177X。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6大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苏州地区6个湖泊在1998~1999年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4种,分属于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8种,甲壳动物3种和水生昆虫6种共4大类。漕湖、独野湖、金鸡湖、昆承湖、澄湖、尚湖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3164、3784、2784、2448、2208、4348、5284个/m^2;它们的年均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06、1.796、1.824、1.626、1.822、1.339。  相似文献   
7.
2002~2003年对昆承湖水中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52个种属,年平均数量为161.10万个/L,生物量为2.47mg/L;浮游动物4门56个种属,年平均数量为582、36个/L,生物量为3.40mg/L。通过对湖泊鱼类结构调整,恢复水生植物,力求昆承湖渔业朝生态渔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pH对黄颡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96h时pH=8.2试验组有半数死亡,pH=3.4试验组有42.9%的试验鱼死邙,说明黄颡鱼耐酸能力较强。黄颡鱼生长试验,pH=7.6组增重最多,而pH=5.2增重最少,在pH5.2-7.6范围内生长和pH密切相关,最适于黄颡鱼生长的pH范围为7.0-7.6。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区湖泊浮游植物主要有8门53属,优势种3月份为隐藻、金藻,6月份为蓝藻、绿藻,10月份为硅藻;浮游动物主要有4门31种,优势种3月份为枝角类,6月份为原生动物,10月份为轮虫动物。并对湖泊资源的利用和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沼虾促雄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日本沼虾促雄腺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变化过程以及其分泌激素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具有促雄腺1对,位于输精管末端至端壶腹的表面,呈短索状贴于其上,长约2mm,由许多实心腺泡和血窦组成。腺体结构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可分为增殖期、合成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促雄腺分泌的激素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