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112 和野生苦瓜自交系THMC170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采 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734 和半野生苦瓜自 交系AVBG1602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对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遗传符合2 对等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6 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为 15.81%,多基因遗传率为7.83%。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对不分叉受1 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卷须分叉表现为显性,卷须不分 叉表现为隐性。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苦瓜植株卷须发生及发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苦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的苦瓜优良品种,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育的优良苦瓜杂交组合苦瓜A×苦瓜B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确定该苦瓜杂交组合的综合优良性状以便在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嗑种与药剂处理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促进苦瓜种子发芽试验中,采用嗑种和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云大-120、盐酸处理苦瓜种子,观察对于苦瓜种子发芽的作用。结果表明150mg/LGA3的嗑种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发芽率达到100%,而且芽势较高。说明赤霉素在促进苦瓜种子发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嗑种解除了苦瓜种皮对萌动种子的束缚作用,促进了苦瓜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4.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LG010 对苦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同时为了探明苦瓜白粉病的病程相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白粉病菌接种处理、白粉病菌+BLG010 接种处理和蒸馏水喷施处理后8 d 和15 d 时苦瓜叶片的代谢物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BLG010 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9.49%;苦瓜感染白粉病菌后,D- 葡萄糖、延胡索酸和肌醇半乳糖苷含量在8 d 和15 d 均上调表达,而甘氨酸、甘油酸、L- 谷氨酸和咖啡酸则表现为下调。这7 种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与苦瓜白粉病病程相关,施用BLG010 可以降低苦瓜白粉病病情指数,避免这7 种代谢物质含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张衍栋 《蔬菜》2003,(1):5-5
根据黄瓜前期生长快、产量高,而苦瓜前期生长慢、后期耐高温的特点,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节能日光温室黄瓜与苦瓜间作套种试验,每667 m2产黄瓜10 000 kg以上,苦瓜3 000 kg以上,产值达到2万多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黄瓜选用适宜温室栽培的品种冬棚优优8号;苦瓜选用生长势强,适宜本地种植的绿冠苦瓜。二、适期播种黄瓜与苦瓜分别于9月下旬进行育苗。黄瓜使用黑籽南瓜种作砧木,培育稼接苗,苦瓜用营养钵育苗,育苗期间温室内白天保持25~30 ℃,夜间15~20 ℃,定植前夜间温度降至10 ℃…  相似文献   

7.
以江门大顶苦瓜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设置EMS 溶液不同浓度(0、0.3%、0.6%、0.9%、1.2%、1.5%)和不同诱变时间 (2、4、6 h)处理组合,通过统计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以及M0 植株表型观察来确定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EMS 溶液浓度、诱变时间以及两者的互作均对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半致死条件原则, 初步认为清水浸种8 h,然后利用1.5% 或1.2% EMS 溶液处理2 h 是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将1.2% 或1.5% EMS 溶 液处理2 h 所获得的共129 株M0 苦瓜幼苗进行田间定植和表型观察,发现苦瓜植株表型突变频率分别为5.12% 和7.85%,且 表型变异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表明所筛选的诱变条件可以用于苦瓜种子EMS 诱变研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EMS 诱变 技术开展苦瓜突变体库构建以及创制苦瓜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的广泛使用,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疫病病原菌大量积累,苦瓜疫病发生日趋加重,据报道,苦瓜疫病发病率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疫病流行时田间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湖南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苦瓜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型苦瓜饮料生产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瓜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蜂蜜、白砂糖及其它辅料,研制出口感清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稳定的苦瓜汁饮料,对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抗氧化、稳定剂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有效解决了苦瓜脱苦、护色、稳定等问题.该试验对应用于苦瓜饮料中稳定剂的种类、用量、配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稳定剂在苦瓜饮料中最佳用量和配比.  相似文献   

10.
苦瓜苦味物质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竣杰  李波  程蛟文  胡开林 《园艺学报》2015,42(9):1707-1718
苦瓜的苦味物质属于葫芦烷型三萜化合物,迄今已发现的主要有苦瓜皂苷元与苦瓜皂苷两类,并被证明对人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苦瓜提取物及其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苦瓜苦味物质生物合成的可能调控网络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CPPU对苦瓜果实生长和单性结实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化长白苦瓜为材料,研究了CPPU对苦瓜果料生长的影响及CPPU对苦瓜单性结实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10 ̄50mg/L的CPPU液在开花当开处理可以促进苦瓜果料的生长,20mg/L处理效果最明显,而高浓度(100mg/L)处理则抑制果实的长生;50mg/L处理能诱导苦瓜单性结实的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2.
苦瓜是武汉市栽培较为广泛的蔬菜品种之一,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识,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苦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本地区消费者对苦瓜的需求,筛选出适合本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进行种植和观察,  相似文献   

13.
郑岩松 《西南园艺》2004,32(5):51-52
苦瓜,又名凉瓜,因其果实中含有特殊的苦味得名,属葫芦科苦瓜属。苦瓜耐热、耐雨水,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按嫩果的皮色,苦瓜可分为绿皮苦瓜和白皮苦瓜,白皮苦瓜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北方部分地区栽培,种植面积较;华南地区主要种植绿皮苦瓜,其果肉较厚,肉质脆嫩,苦味适中,清香爽口,由于当地高温潮湿的季节很长,而苦瓜本身具有促进食欲、凉血解毒和预防中暑的  相似文献   

14.
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瓜的抗虫性很强。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苦瓜的抗虫表现及抗虫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抗虫表现 苦瓜对黄守瓜、西葫芦红守瓜(Aulacophorafoveicollis),(ChandravanaM.V.1987)、Spodopteralitura、东方粘虫(Pseudaletiaseparata)(YasuiH.KatoA.etal.1998)、Athalisproxima(KumarA.1979)具有抗性。苦瓜对这些昆虫的抗性程度不一样。YasuiH.等(1998)报道,苦瓜对东方粘虫的…  相似文献   

15.
李志  李跃建  常伟 《中国蔬菜》2005,(10):127-127
秋月苦瓜的母本是从国外引进的资源材料9820中筛选出的果皮纯白色、果面为粗瘤的早熟强雌性株系,父本是从四川地方品种0211中筛选出的果皮白色、果面为粗条瘤的中熟大果型株系。2001年秋配制组合,2002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郫县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3-2004年在中江、南充、彭州等地进行区域试验。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秋月苦瓜。  相似文献   

16.
山苦瓜作为一种新兴的小型苦瓜,以其果小、肉实、耐贮运及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有更多的市场需求,研究山苦瓜冬季大棚栽培技术,对延长山苦瓜的上市时间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濮阳市菜农充分利用苦瓜和西葫芦各自的生长特性,采用西葫芦和苦瓜间作套种模式取得了每667mz西葫芦和苦瓜各收入1万多元,总收入2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消阳市西葫芦种植的主要模式。其种植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西葫芦选择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早熟性好、耐寒、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早育一代、山东小白皮等作接穗,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苦瓜选用生长势强,耐热性强,病虫害少的长白苦瓜、夏丰苦瓜等品种。2育苗西葫芦要在春节前上市,并在春节前后获得较高产量,必须在10月上旬播种,并进行嫁接,采用操作比较简便的靠接法嫁接…  相似文献   

18.
苦瓜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瓜MomordicaehararttiaL.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植物.又称癞葡萄和锦荔技,属蔓性一年生蔬菜。苦瓜营养价值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此外,苦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瓜中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突变、抗肿瘤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苦瓜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植物,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苦瓜果实性状遗传、雌性系育种及性别分化、抗病育种、单倍体育种以及新品种选育方面,综述了苦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苦瓜育种面临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苦瓜是广东省栽培最普遍的蔬菜之一,近年来.广东苦瓜栽培发展迅速,逐渐辐射至整个华南、西南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迫切需要优良品种。为此我所于2003年春季对近年来新育成的7个苦瓜新品种进行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状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