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石榴、芦荟和柠檬为材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石榴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石榴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石榴∶芦荟∶柠檬=6∶7∶4,菌种接种量1%,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 h,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3.6,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石榴芦荟柠檬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94分,口感较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乳酸菌-柚子核共发酵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Design Expert 8.0 (MSR)软件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接种量作为响应面分析试验的因素,优化乳酸菌-柚子核共发酵体系制备多肽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10℃,发酵时间40 h,料液比1∶15,接种量50%,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为7.04%±0.23%,显著提高了原柚子核中的多肽得率3.00%±0.11%,为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柚子核共发酵体系中多肽的生理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小白杏干为原料,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制作格瓦斯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小白杏干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接种量4%(V/V),其中酵母菌与乳酸菌比例为3∶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8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酒精含量为0.49%(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6.0~7.0 g/L,外观呈深黄色,澄清、透明,具有明显的杏干香气和风味,口感醇厚,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4.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链球菌(1∶1)进行发酵制作南瓜发酵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与配方,结果表明,南瓜浆∶水(W/W)为1∶1.75、蔗糖添加量为7%、蛋白糖为0.05%、乳酸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8h,所得到的南瓜汁乳酸发酵饮料产品,其外观均一稳定,口感酸甜适中,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白果及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探讨了白果发酵乳的加工工艺。以白果浆酶解液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10 min,中性α-淀粉酶添加量0.014%。以白果发酵乳产品的感官品质及黄酮含量为评价依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16%白果汁酶解液(料水质量比1∶3)、11%全脂乳粉、6%白砂糖、0.4%复合稳定剂(m_(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m_(黄原胶)∶m_(瓜尔豆胶)=3∶1∶1)、0.1%乳酸菌冻干菌粉、发酵温度42℃以及发酵时间4.5 h。经此工艺制成的白果发酵乳产品感官评分为39分(满分40分),组织均匀细腻,口感丝滑适口,营养丰富,具有银杏的风味,银杏黄酮含量为47.14 mg/100 g,银杏酸残留量1.56 mg/kg,符合国家药典(2015版)规定。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南瓜、木瓜、菠萝为原料,选用直投式乳酸菌作为发酵菌进行液体酿造复合果蔬汁饮料,确定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胡萝卜、南瓜、木瓜和菠萝的配比4∶3∶1∶2,果蔬汁添加量60%,接种量0.2%,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2 h,黄原胶0.02%,CMC6 0.02%。  相似文献   

8.
番茄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番茄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番茄汁乳酸发酵饮料。通过对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3个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然后对其稳定性、风味进行试验,从而确定出这种番茄汁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制有甜杏仁风味的乳酸发酵饮料。研究饮料的工艺条件,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甜杏仁浆与复原脱脂乳配比5∶5,木糖醇4.0%,蔗糖2.0%,接种量4.0%,发酵时间6.0 h;饮料最佳稳定条件为PGA∶CMC-Na(1∶2)添加量0.20%,GMS∶SE(2∶2)添加量0.30%,均质压力30 MPa,均质温度55℃,所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综合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混合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3%;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10%,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11.
以小球藻、红枣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海藻特殊芳香及兼具红枣营养价值的小球藻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结果表明,球藻液与红枣液最佳配比为3∶7(V/V),小球藻红枣发酵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小球藻红枣原液添加量30%,脱脂乳70%,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接种量0.10%;最佳调配配方为:小球藻红枣发酵液50 m L,水50 mL,白砂糖5 g,柠檬酸0.2%,稳定剂(CMC)0.2%。研制出的饮料为均匀的淡乳黄色,清新的红枣味和发酵乳香味,无藻腥味,具有独特的口感。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甘薯汁口感,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以适于发酵饮品的甘薯黄肉品种“运薯9801”和紫肉品种“漯紫4号”为原料,以乳酸菌葡聚糖明串珠菌(Polysaccharide actinomyces)为发酵菌株,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甘薯浆添加量、接菌量和加糖量对甘薯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构建4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甘薯浆添加量、接菌量)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并建立发酵甘薯汁感官评分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运薯9801”甘薯汁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红薯浆添加量30.0%,接菌量10.4%,发酵温度34.0℃,发酵时间为36.0 h,加糖量为10.0%;益生菌发酵“漯紫4号”甘薯汁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紫薯浆添加量39.6%,接菌量9.8%,发酵温度32.3℃,发酵时间31.0 h,加糖量10.0%。品种的筛选及工艺的优化可为发酵甘薯汁的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椴树蜜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混合多菌株共生发酵,研究共生发酵接种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接种比例4个因素对蜂蜜醋饮料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共生发酵7 d。结果显示,优化条件为共生发酵温度32℃,混合接种量4%,接种比例1∶3∶1(酵母菌∶醋化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在此发酵条件下,蜂蜜醋饮料中总糖含量为6.5 g/dL,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5.1 g/dL。  相似文献   

14.
以小米为原料,采用打浆、糖化、液化、发酵等工艺制备富含L-乳酸的小米发酵饮料。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L-乳酸含量及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6.6℃,发酵剂接种量3.15%,氮源添加量2.86%,发酵时间7.76 h。由此得到L-乳酸含量为10.53 mg/mL,感官评分为88.3分。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赛买提杏干为原料,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酵母接种量、初始pH值、初始糖度和发酵温度4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杏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杏水比1∶3(m/m),果胶酶添加量0.04%和纤维素酶添加量0.3%,25℃酶解24 h下,杏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5.2%,果肉与汁比例适宜发酵杏酒。通过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杏酒发酵最佳工艺为:发酵初始p H值为3.5,发酵温度22.4℃,初始糖度22.35%,酵母接种量0.25 g/k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杏酒酒精度为12.4%vol,感官评分94分。该研究结果为杏酒发酵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蓝莓为原料,考察了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配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蓝莓出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复合酶酶解蓝莓汁的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制取蓝莓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20%,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配比3∶1(m∶m),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84 min,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达78.38%,与模型预测值78.54%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20%,表明在蓝莓汁复合酶法制取过程中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菠菜汁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菠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生产出色泽纯正、风味优良、质地细腻的乳酸发酵菠菜汁。菠菜汁发酵的主要参数是:保加利亚乳杆菌与从酸马乳中初步分离得到的乳酸菌群及肠膜明串珠菌的比例为1∶1∶1,接种量为3%,番茄汁和水的比例为2∶1,发酵温度为41℃。  相似文献   

18.
酸菜残糖量是影响酸菜变质胀袋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制低残糖量酸菜,以残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低残糖量酸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低残糖量酸菜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5.7℃,发酵时间20.5 d,发酵pH值4.8,接种量3.0%,在该条件下发酵酸菜的残糖量为1.48%。  相似文献   

19.
为降解蓖麻饼粕中的蓖麻碱毒素,采用实验室筛选的1株细菌和1株酵母,经初步鉴定分别为节杆菌属和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蓖麻饼粕,以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寻找最佳工艺条件,借助Design Expert 7.0软件进行3因素(培养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3水平试验设计,将蓖麻碱降解率作为响应值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31℃培养,接种量14.35%,发酵131 h,在此条件下处理蓖麻饼粕,蓖麻碱降解率为94.19%,较单菌发酵降解率明显提高,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山药和葡萄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山药与水的最佳配比为1∶6(g∶g);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经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最终确定山药葡萄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5.17%,柠檬酸添加量0.16%,山药汁∶葡萄汁配比值0.59,在此配方下山药葡萄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92.10分。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产品的最佳稳定剂配方,即黄原胶添加量0.15%,CMC添加量0.30%,海藻酸钠添加量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