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橄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研究工作,现已建成我国目前保存品种最多最齐全的橄榄种质资源圃。至今已收集、保存来自福建、广东、浙江、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市127份橄榄种质资源,涵盖我国绝大部分橄榄地方品种和重要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2.
《福建果树》2010,(1):55-5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橄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研究工作,现已建成我国目前保存品种最多最齐全的橄榄种质资源圃。至今已收集、保存来自福建、广东、浙江、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市127份做榄种质资源,涵盖我国绝大部分橄榄地方品种和重要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3.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评价是果树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库)在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评价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各自的发展进程及优缺点,以期为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提供参考,完善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体系.同时结合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的20年来,我国果树科技人员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实验室和农村基点相结合,广泛开展科学实验,果树科研取得了很大成绩与进展。1 种质资源搜集与鉴定  (1)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圃 在组织全国果树资源普查、搜集的基础上,建成了苹果、梨、柑桔、葡萄、龙眼等果树19个树种16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圃地总面积123.5hm2,保存种质资源10003份。苹果、梨、葡萄等果树茎尖试管保存和超低温保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  (2)果树资源性状鉴定与评价 通过对果树19个…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是美国农业部直属的公益性研究所,主要任务是收集、保存、分发无性系种质资源。保存草莓种质资源1951份,主要保存方式是隔离网室保存和低温保存。从草莓资源的保存、脱毒、鉴定和分发利用4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围绕草莓资源开展的相关工作,同时介绍了我国草莓资源的保存现状,并为我国草莓资源保存和利用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夏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宁夏果树资源共有25个属、75个种、832份。其中,苹果282份、梨117份、葡萄238份、桃104份、李34份、杏67份。(1)种质资源引种保存我所果树品种资源圃面积7.8hm2,共保存6个树种,苹果(160个)、梨(10...  相似文献   

7.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2020,47(10):1917-1929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 ~ 1.3993和0.2188 ~ 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8.
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中的321份芋属(Colocasia)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并修订了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园艺学分类,研究了芋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正为系统总结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充分展示我国枣品种资源的现状和性状特性,满足广大枣树科研、教学和生产者的迫切需求,实现枣品种资源的有效共享和进一步提高枣品种资源、育种研究及利用水平,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科研团队编辑出版了大型专著《中国枣品种资源图鉴》。该书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等项目资助,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山西果树》2013,(6):24-24
为系统总结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充分展示我国枣品种资源的现状和性状特性,满足广大枣树科研、教学和生产者的迫切需求,实现枣品种资源的有效共享和进一步提高枣品种资源、育种研究及利用水平,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科研团队编辑出版了大型专著《中国枣品种资源图鉴》。该书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等项目资助,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优质鲜食橄榄新品种‘甜榄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榄1号’是从大量橄榄实生树中选出的橄榄鲜食新品种。果实梭形,果皮黄绿色,纵横径3.0cm×1.7cm,平均单果重5.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食率78.2%。在福建省闽清县,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清脆,化渣,风味香甜,回味好,鲜食品质明显优于‘檀香’等现有主栽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2.
云南枇杷野生种质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份云南枇杷野生资源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枇杷种质资源的叶姿、叶形、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叶背茸毛、叶面形态、叶片横切面形状、叶面光泽、叶片颜色等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叶背无茸毛的种质占77.62%,初步断定这个群体中的多数种质不是普通枇杷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宽菜薹(菜心)种质资源,筛选优良亲本材料,进而选育菜心雄性不育系杂交种,本试验利用菜心与大白菜亚种间杂交、菜心与芥菜种间杂交及自然突变体筛选等3种途径,创制和鉴定优良的菜心育种材料,并广泛转育菜心CMS96细胞质不育系和配制CMS96细胞质不育系组合。结果表明,菜心与大白菜杂交、菜心与芥菜杂交及自然突变体筛选等方法是创制菜心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利用亚种间杂交,获得菜心CMS96细胞质不育系、菜心瓣化型萝卜胞质Ogu CMS,叶片深紫色菜心,叶片塌地菜心;利用种间杂交,获得圆叶锯齿菜心,叶色翠绿菜心和叶片浅紫色菜心;基于自然突变,筛选到橘红色花菜心,乳白色花菜心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突变体。同时,以菜心细胞质不育系CMS96.农家菜心8与新西兰50天自交系杂交,成功选育出菜心新品种18A1菜心,中熟,叶色深绿,菜薹油绿,臺质脆嫩,口感好,适合广州等南方地区秋冬季和菜场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发掘更好的彩叶观赏树种蓝果树种质资源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存,采用400 m2的标准样法对黔中地区11个县(市、区)的蓝果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观察土壤颜色、测量土层厚度和海拔;测量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及代表植株的5~12片叶的叶长、叶宽,并观察其叶形和叶色;记录样地内所有伴生植物的种类。结果表明:蓝果树生长的土壤多为酸性的黄壤,土层厚度在24~212 cm 之间,海拔在1021~1439 m 之间。平均叶长在8.1~12.7 cm 之间,平均叶宽在3.6~6.2 cm 之间,叶色方面主要变化有绿色间紫红色或红色、铁锈红色、绿色。21个样地中蓝果树的平均年龄多在10~20年,多数胸径小于10 cm,平均胸径最大的30.9 cm,其次为19.0 cm。21个样地中均有的伴生植物都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初步查清了黔中地区蓝果树种质资源,为发掘更好的蓝果树种质资源和良种选育、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存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抗Ty番茄资源,对引进分离纯化的15份番茄材料进行观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有4份材料表现为高抗,7份材料表现为中抗,3份材料表现为抗,1份材料表现为感。试验结果为聚合优良基因和培育适应福建种植的优良新优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瓜种质资源若干性状描述与数据采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 & Nakai]资源性状描述的规范化和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是种质评价、共享、利用的前提。笔者针对西瓜资源性状描述中遇到的易混淆性状(子叶颜色和子叶颜色稳定性、叶片姿态和叶柄姿态、叶片缺刻类型和叶片缺刻级数)和不易描述性状(果实形状、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具体数据采集方法上进行了总结,为西瓜种质资源性状描述和数据采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钙在橄榄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果园土壤及橄榄树体各器官中钙量和不同组分钙的含量。结果表明:0~30cm土层中钙含量最高为0.65mg/g。橄榄器官中叶的钙含量最高为4.523mg/g,其次为根、果、结果枝。地上部器官钙含量由主干一主枝一结果枝一叶片逐渐增加。在各器官中钙主要以醋酸溶钙和盐酸溶钙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
山楂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在1979-1984年参加全国山楂资源考察的基础上,于1985-1987年对当时拟定的性状描述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40个代表性山楂品种近百个性状在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的研究,发现原调查项目中幼茎颜色、托叶形状、单花雄蕊数等19个项目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对鉴别品种无价值,应予删除,占原调查项目 63项的30%。原调查项目中未列,但品种间差异显著,有助于鉴别品种的项目33个,建议增列,如叶片厚薄、叶缘腺体大小和颜色、叶刻距、刻基距等,占现有描述系统此类调查项目77项的43%。研究了资源调查中的取样部位、方法和取样数量问题,并按种质资源数据电子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山楂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鉴定项目及其分级归类标准、数据库结构及数据类型、不同数据项的合理容量等,为山楂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山苦瓜资源田间性状和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var.abbreviate Seringe)是一种野生苦瓜,为筛选优良的山苦瓜资源,对6份山苦瓜资源进行田间性状比较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苦瓜资源的叶片、花、果实性状差异明显,参试的6份资源叶片缺刻3~7裂,第1雌花节位为6.59~16.23节,雄花直径为2.1~3.8 cm,雌花率为16.40%~56.21%,单果质量为2.3~41.2g。2014号、2017号和2019号的产量较高,为1 658.3~1 921.6 kg·(667 m^2)-1。各山苦瓜资源和普通栽培苦瓜在蛋白质、水分和粗纤维含量方面差异不大,但VC、钙和铁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栽培苦瓜,钙含量是普通栽培苦瓜的5~7倍,铁含量是普通栽培苦瓜的9~36倍。综合各性状指标,2014号和2019号2个山苦瓜资源的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种植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