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能液及精子密度对牛性控精子体外受精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不同的精子获能添加物、精子密度、精子获能液对牛性别分离精子体外受精(IVF)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精液中同时添加10μg/mL的肝素与5mmol/L的咖啡因,能促进牛性控精子体外获能与受精。精子密度在1.0×10^6个/mL时其囊胚发育率最高。用BO液和mTyrode’s液对牛性控精子进行获能和受精处理.其受精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BO液作用时间短对早期胚胎的发育影响较小,比较适合牛性控精子IVF。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获能是精子能够与卵母细胞发生顶体反应和受精的一个重要生理前提。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相当复杂,许多报道表明精子获能受到多种细胞信号途径的调控。尽管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获能精子发生许多结构和生化变化,包括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精子膜胆固醇外流、活性氧的产生及精子膜超极化,这些变化都有助于精子获能的发生。Ca2 和HCO3-通过对cAMP的调控有助于获能完成,葡萄糖、孕酮和肝素作为获能液的重要添加物,通过不同途径促发精子获能。文章从这些方面对获能做一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BSA在精子获能中的作用及其替代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精子获能(Capacitation)是受精过程能否完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殖机理研究和体外受精(IVF)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精子获能的机理仍然不甚明确。精子获能孵育液和促获能物质的研究是研究精子获能的基础,牛血清白蛋白(BSA)是经典的精子获能液中不可或缺的添加物,具有促使大多数哺乳动物精子获能、防止精子质膜之间发生黏连等作用。但由于BSA 是生物制剂,化学成分不确定并且作用复杂,给试验研究带来不便。因此,成分和功能相对确定的替代物被研究,像聚乙烯醇(PVA),环化糊精(Cyclodextrin)和合成蛋白等。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对和田羊精液进行冷冻保存,以比较冷冻对和田羊精子获能、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冷冻保存对绵羊精子获能有一定的影响,解冻精子的获能比新鲜精子的获能数量显著增多(P〈O.05)。解冻过程使得显示获能的B型精子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②冷冻使精子质膜破损,致使解冻精子无论是在质膜完整性还是在顸体完整率上都与新鲜精子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冷冻过程对精子膜结构造成了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精子体外获能的分子机制和体外获能的影响因素等两个方面对牛精子体外获能的发展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同时指出了各种处理精子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牛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究猪精子获能处理对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影响以及添加泛素结合酶(E2)抑制剂NSC697923对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和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实验设6个处理,即空白对照组(未添加任何试剂)、阴性对照组(添加DMSO)和4个NSC697923处理组(5、10、15、20μmol/L NSC697923)。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定量分析获能精子的泛素化水平以及抑制泛素化后精子的获能水平;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NSC697923处理组精子与成熟卵母细胞共孵育6 h后精子的黏附率。结果表明:猪精子获能后精子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显著高于鲜精组;NSC697923处理组未能检测到精子获能状态;NSC697923处理组精子黏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猪精子获能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获能伴随着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上调,抑制泛素化后精卵结合能力下降,据此提出把精子蛋白泛素化作为检测精子获能标志的可能性,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分析17℃保存对获能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通过精子蛋白亚组分分离及酪氨酸磷酸化鉴定,研究精浆以及中药水提液对保存精子获能相关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选择获能指标-酪氨酸磷酸化分析新鲜猪精子和17℃保存猪精子,提取精子全蛋白、膜蛋白、核蛋白以及骨架蛋白,利用WB分离及鉴定酪氨酸磷酸化差异。结果显示:17℃保存条件下,获能精子在40~45、46~50 ku分子量膜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减弱;未获能精子在30~35 ku分子量胞浆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强,出现似"获能"现象;精浆在保存中起到提供营养的作用但易导致细菌滋生;中药水提液对精子保存过程中的保护效果体现在精子获能培养后,鞭毛中段、主段酪氨酸磷酸化和新鲜精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对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试验随机取塔里木马鹿冻融精子,添加到SP-TALIP获能液中并添加不同浓度(0,10,20,50,100μg/m L)的肝素,在显微镜下检测0,2,4,6,8小时时的精子活力,试验采用金霉素(CTC)染色法检测精子获能率及顶体反应率等指标,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对塔里木马鹿精子活力、存活时间、获能率、顶体反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子活力随肝素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4 h后10μg/m L和20μg/m L肝素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20μg/m L肝素组精子存活时间最长,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精子获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2小时、4小时时20μg/m L肝素组精子获能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说明获能液中添加20μg/m L肝素可有效诱导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  相似文献   

9.
精子获能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获能是精子发生顶体反应以及精卵结合受精前重要的生理过程,许多因素参与调节精子获能,其中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精子运动力、精子超激活运动、精子获能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重要调控因素。本文就目前有关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与精子获能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精子体外获能是模仿体内获能的环境条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使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精子获能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过氧化过程,产生了过量的氧自由基是导致体外受精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体外受精用精子的筛选及抗氧化方法、影响体外获能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