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代畜牧》2012,(7):56
<正>单产——牛奶质量搞上去,奶牛头数稳下来。从需求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kg,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快,群众对奶类消费将呈刚性增长。据专家预测,如果每人每天奶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从目前的1.5g增加到推荐的15g,全国奶类需求量将增加10倍。从生产看,我国奶牛单产水平只有5.4t,过去牛奶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奶牛数量的增长。1997年到2010年,我国牛奶产量从601万t增加到3575万t,同期奶牛存栏从442万头增加到1260万头,增加了818万头。这种靠增加奶牛饲养头数来提高牛奶总产量的路子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目前我  相似文献   

2.
陕西奶业科技六十年(194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陕西奶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奶牛数量和产量的发展 至1949年解放,全省奶牛存栏仅260余头,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当时,全西安市有大小奶牛场28个,奶牛存栏220头,年产牛奶29万kg,泌乳牛单产仅3 000 kg.1978年全省奶牛存栏0.8万头,牛奶产量14 504 t,泌乳牛平均单产3 600 kg,人均占有奶类1.6 kg.2008年奶牛存栏53.38万头,牛奶产量164.4万t,牛奶总产值41.02亿元,泌乳牛平均单产5 020 kg,人均占有奶类52.5 kg.其中单产比1978年增长了40%,人均占有奶类是1978年的32.8倍.详见下表1.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奶类生产、乳品加工和市场消费实现了快速增长,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改善乳品市场供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3年全国奶牛存栏893.2万头,奶类总产量1846.6万吨,其中牛奶产量为1746.3万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109.4%、147.7%和1  相似文献   

4.
2006年,辽宁省奶牛存栏25.74万头,比2005年增长了5.6%;奶类总产量97.36万吨,比2005年增长23.5%,牛奶产量93.7万吨,比2005年增长25.3%;奶牛存栏超过2万头的城市6个,占全省奶牛存栏量的87.2%;奶牛平均单产5470kg,比2005年有所提高,辽宁省奶牛存栏量、奶类总产量、牛奶总产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为8、8、9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我国奶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 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 919万吨,比上年增长 13.9%, 2001年奶类总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创记录的 1123万吨,比上年增长 22.2%.从 2001年下半年开始,有的地区出现了牛奶的相对过剩,前段时间个别地方甚至发生了"倒奶事件",农民卖奶难.乳品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加工企业压级、压价收购原料奶,奶农利益受到损害.而从全国看,奶牛养殖发展的势头不减,奶牛价格仍处于高位,还有的单位竞相到国外购牛.如何看待目前的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奶业还能不能快速发展?应如何发展?这是业内人士和各有关部门均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统计,我国奶类总产量呈上涨的趋势,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奶类产品人均消费量尚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收入水平和营养知识的逐步提高,奶类的消费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这势必带动奶牛饲养量相应增加,使我国奶业实现快速增长,随之也增加了奶牛生产中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四川奶牛》2008,(1):11-13
2006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302万吨,奶牛存栏1363万头。平均单产从2000年的2.8吨提高到3.9吨。2007年奶类产量的增幅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全国奶类总产量1718万吨,同比增长12~%;奶牛存栏1429万头,同比增长8.7%。2006年,乳制品产量为1495万吨,是2000年的6.7倍,年均增长37.4%。其中液态奶产量1244万吨,是2000年的9.3倍。2000年乳制品工业产值193亿,比2006年的1041亿增加4.4倍。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奶类消费量25kg,比2000年增长了76%。  相似文献   

8.
李兴稼 《畜牧市场》2004,(11):21-22
一.中国奶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奶业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奶业资源以奶牛为主,牛奶产量占奶类总产量的90%,2002年,全国良种和改良种奶牛687.3万头,牛奶总产量为1400.4万吨。 奶牛生产区域主要由牧区、农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牧区饲养数量较多的是内蒙古和新疆,占全国奶牛头数的35.8%;农区和农牧结合区饲养奶牛头数超过全国总饲养头数的50%;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最大。 奶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省份为黑龙江、河北、内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04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2 368.4万t,奶牛存栏1 108万头,牛奶总产量和牛奶消费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1].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国牛存栏数为1·07586亿头,奶牛存栏数为463·3万头,总产奶量713·8万t,平均每头年产奶量1 540·7 kg;云南省奶牛存栏数为8·64万头,总产奶量13·55万t。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7·3 kg,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15。而云南省人均占有奶类只有3·8 kg,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4月16日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宗旨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会议的主题是“奶牛养殖标准化与现代奶业”。农业部领导、上海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说明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近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1636万头,奶类总产量3302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预计2007年全国奶牛存栏1470万头,奶类总产量3650万吨,奶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下面我围绕大会的主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以来,我国奶业实现了连续的高速发展,奶类生产持续增长,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表明,2007年全国奶牛存栏1219万头,牛奶总产量3 633万t,奶牛单产达到4140kg,奶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奶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奶牛单产较低、原料奶品质低下等问题严重障碍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业发展概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一)奶类生产概况我国奶业经过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到2001年,全国存栏良种及改良奶牛达566.2万头,比1978年增加了518.2万头;奶类(牛奶和羊奶)产量由1978年的97万t增加到1122.9万t,其中牛奶产量为1025.5万t,占世界总量的1.9%。特别是1997-2001年的5年间,牛奶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我国奶类产值比重占畜牧业产值的10%左右,约为  相似文献   

14.
刘成果 《中国奶牛》2008,(4):I0002-I0005
同志们: 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宗旨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会议的主题是“奶牛养殖标准化与现代奶业”。农业部领导、上海市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致辞,说明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近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1363万头,奶类总产量3302万t,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预计2007年全国奶牛存栏1470万头,奶类总产量3650万t,奶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下面我围绕大会的主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奶牛饲料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进入新世纪,我国奶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奶类产量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截至2004年,全国奶类产量2368.4万吨,奶牛存栏1108万头,5年间,乳品业成为食品工业中成长最快的产业,奶牛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人均奶的占有量也由1999年的7千  相似文献   

16.
刘致臻 《中国牛业科学》2000,26(3):56-57,61
1 概述 奶牛业是我国农业结构中最薄弱的一个产业.多年来,我国的粮食和肉类总产已跃居全球首位,肉蛋总产已分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8.9%和36.6%,而奶类总产仅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4 %. 1997年,我国人均肉类51.44kg,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6%;人均蛋类13.84kg,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2%;而奶类人均仅8.44kg,是世界人均占有量93.46kg的1/12,是印度人均占有量的1/ 10. 全世界人均26人有一头奶牛,我国人均282人才有一头奶牛.可见,不论从奶牛头数还是从人均占有奶类水平看,我国都大大落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7年全国奶类产量3650万吨,同比增长10.5%,奶牛存栏1470万头,同比增长7.8%。由于奶类产量的持续增长,加工能力的明显增强,乳品消费的稳步提高,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乡乳制品市场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经营目的就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控制和优化经营成本是规模化奶牛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核心任务.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奶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及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奶源基地的建设得到了行业内外和国家的格外重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和推广.2011年,全国奶牛存栏1 440万头,奶类产量3 810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17%和0.8%;全国奶农盈利面达到80%,比2008年提高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打造牧区新奶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布仁2006年,内蒙古奶牛存栏301.6万头,养殖户达到39.2万户;牛奶产量869.2万吨,占全国奶类总产量的1/4;人均奶类占有量  相似文献   

20.
1奶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进入新世纪,我国奶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奶类产量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截至2004年,全国奶类产量2 368.4万t,奶牛存栏1108万头,5年间,乳品业成为食品工业中成长最快的产业,奶牛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人均奶的占有量也由1999年的7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