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21日龄、体重为8.4 kg左右的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三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和0.15%核苷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以及球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核苷酸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和0.15%核苷酸可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断奶应激对肠道的损伤,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组织形态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66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的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0、1500、2000、2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0和2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500、2000、2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对饲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球蛋白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10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二胺氧化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对饲粮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仔猪饲粮中添加1000~1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可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饲粮中添加2000~2500 mg/kg三丁酸甘油酯不仅可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而且可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肠组织形态,增强免疫力,提高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1)日龄、体重(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250和1 0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50和5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的腹泻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40.99%和44.32%(P<0.05)。2)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空肠绒毛高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23%、35.71%、33.59%和47.36%(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47.24%(P<0.01)、48.03%(P<0.01)、19.69%(P<0.05)和22.83%(P<0.05)。3)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添加250~500 mg/kg丁酸梭菌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白术多糖(PAM)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确定仔猪日粮中适宜白术多糖添加量,为白术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44日龄、平均体重8.94 kg的DLY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5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及0.05%、0.10%、0.15%的白术多糖,正试期为30 d。从试验第1天开始测定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指标,30 d后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计算出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平均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P 0.05);0.1%PAM处理组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0.1%PAM处理组的料重比与0.05%PAM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各处理间仔猪的腹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十二指肠段和空肠段中0.1%PAM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在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十二指肠段、空肠段、回肠段中0.1%PAM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在十二指肠中和空肠段中0.1%PAM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与各处理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蛋白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5.1%,料重比降低4.67%;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VH)显著提高40.66μm(P<0.05),且绒毛隐窝比值提高了9.94%(P<0.05);试验组空肠的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升高,分别提高了2.89U/mL和23.25U/mL(P<0.01)。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明显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和成本,且促进了肠道绒毛和隐窝结构的发育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改善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96头平均体重为(5.7±0.2)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氧化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 000 mg/kg锌(氧化锌)的试验饲粮;3)纳米氧化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锌(纳米氧化锌)的试验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26%(P<0.05),腹泻率降低了70.82%(P<0.05),但与氧化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锌组仔猪28和35日龄绒毛高度分别提高了12.64%和10.80%(P<0.05);28日龄隐窝深度降低了15.42%(P<0.05);28和35日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分别提高了33.61%和17.11%(P<0.05);28和35日龄血浆D-乳酸含量分别降低了28.97%和20.23%(P<0.05),二胺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8.61%和24.92%(P<0.05)。氧化锌组和纳米氧化锌组之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300 mg/kg锌(纳米氧化锌)可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黏膜形态,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其效果与添加3 000 mg/kg锌(氧化锌)相当。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白三叶对肉兔肠黏膜形态、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2)日龄新西兰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白三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20%、30%、40%白三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盲肠隐窝深度(P<0.05),以20%白三叶组的空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最大,但对盲肠黏膜厚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P<0.05),以40%白三叶组的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但是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白三叶添加量的增加,盲肠pH、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丁酸)显著上升(P<0.05),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白三叶对盲肠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盲肠重和盲肠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白三叶能够影响肉兔的肠黏膜形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发酵。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8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和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个组分别饲喂对照饲粮、0.15%酵母壁多糖饲粮、0.30%酵母壁多糖饲粮和0.45%酵母壁多糖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酵母壁多糖有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料重比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添加0.45%酵母壁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由此可知,酵母壁多糖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并改善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综合生长性能、小肠黏膜形态及经济成本等指标,其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30%。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钩吻生物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对腹泻仔猪治疗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4头健康仔猪和32头腹泻仔猪,各随机分成4个组。对照组饲喂未添加钩吻生物碱的基础饲粮;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bw)(低剂量)、50 mg/(kg·bw)(中剂量)、100 mg/(kg·bw)(高剂量)的钩吻生物碱,健康仔猪喂养28 d,腹泻仔猪喂养7 d。试验结束后,对于健康仔猪,统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计算仔猪各段肠道长度与肠道全长的比值,以及小肠重、大肠重分别与肠道总重、体重的比值,测量各肠段的圆周、管壁厚度,观察肠道组织形态测定肌层厚度、绒毛高度(V)、隐窝深度(C),并计算V/C;对于腹泻仔猪,测定每天的腹泻指数和腹泻率。结果显示:在健康仔猪日粮中添加钩吻生物碱可提高其ADG、降低F/G(P<0.05);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绒毛整齐、密集,且高剂量组的空肠隐窝深度、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也显著增加(P<0.05);而各组间...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1)日龄、体重(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250和1 0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50和5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的腹泻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40.99%和44.32%(P0.05)。2)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空肠绒毛高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23%、35.71%、33.59%和47.36%(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47.24%(P0.01)、48.03%(P0.01)、19.69%(P0.05)和22.83%(P0.05)。3)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添加250~500 mg/kg丁酸梭菌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型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根据胎次、体重相近原则,选用26日龄断奶体重为(4.75±0.38)kg的90头杜枫姜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日粮+17.5%发酵豆粕)和试验Ⅱ组(日粮+35%发酵豆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为期2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P<0.05)、Ⅱ组(P<0.01)仔猪日增重效果均显著;料重比分别降低4.21%(P>0.05)、19.47%(P<0.05);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试验组仔猪胃内容物pH值均显著降低(P<0.01);而胃黏膜厚度及胃壁厚度显著增加(P<0.01)。试验Ⅱ组的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显著降低;试验Ⅰ组肠道发育也有所改善。表明新型发酵豆粕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且完全替代普通豆粕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59-863
选取妊娠第45天民猪母猪1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L-精氨酸。采取初生仔猪小肠,制作切片,进行小肠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小肠IL-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组初生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微绒毛长度均有升高的趋势,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升高,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空肠绒毛宽度以及微绒毛长度均有升高趋势,而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22.89%、64.15%和降低37.12%(P0.05)。回肠绒毛宽度以及微绒毛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及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极显著增加34.38%、86.75%及降低40.63%(P0.01);试验组初生仔猪十二指肠IL-2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IL-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回肠该基因表达量呈现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精氨酸能够有效提高初生仔猪的肠道免疫力及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4.
选用128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uSO4组、纳米蒙脱石(MMT)组和MMT-Cu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78 mg/kg Cu2+(CuSO4.5H2O,相当于MMT-Cu中Cu2+的量)、基础日粮+2.0 g/kgMMT、基础日粮+2.0 g/kgMMT-Cu。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MT-Cu组能显著提高(P<0.05)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及小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及小肠、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而MMT组也显著降低(P<0.05)仔猪腹泻率,提高(P<0.05)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与MMT组或CuSO4组相比,MMT-Cu组能显著(P<0.05)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P<0.05)小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三丁酸甘油酯对乙酸刺激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乙酸(ACA)刺激仔猪小肠黏膜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重接近、健康的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乙酸组和TB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 d。试验期内对照组和乙酸组饲喂基础日粮,TB组饲喂基础日粮+0.1% TB。于试验第15天清晨,乙酸组和TB组仔猪直肠灌注10 mL 10%乙酸,对照组直肠灌注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8、21天清晨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力;第21天屠宰取样,取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仔猪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未用乙酸刺激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 TB对仔猪平均日增重有一定程度提高(P=0.089),且显著降低了仔猪料重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乙酸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回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及空肠绒毛表面积(P<0.05);③与乙酸组相比,TB组显著降低了血浆DAO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了回肠ARE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综合上述结果,日粮中添加0.1% TB能缓解乙酸诱导的仔猪肠黏膜生长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8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60头,平均体重7.50kg左右,随机分为六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猪.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第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中草药复合多糖;第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复合多糖;第四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9%复合多糖;第五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白术多糖;第六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正式饲养14d后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计算出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结果表明添加0.6%的复合多糖组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和8.43%.0.3%复合多糖组显著提高小肠绒毛与隐窝深度比,并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高出11.99%和11.41%.其它肠段的各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7.
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54头 ,随机分为9组 ,分别饲喂3种不同日粮处理 ,每种日粮处理组为3个重复。3种日粮分别为添加0.05 %异麦芽低聚糖组(IMO组)、添加110mg/kg阿散酸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于35和42日龄从各重复中选1头屠宰 ,测定盲肠、结肠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pH值及盲肠、结肠粘膜上皮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 ,35日龄时 ,IMO组盲肠乙酸、丙酸 ,结肠乙酸、丙酸及总VF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2日龄时 ,IMO组盲肠乙酸、丁酸及总VFA浓度 ,结肠乙酸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 ;结肠绒毛高度受处理影响显著 ,在两次测定中 ,IMO组结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大于(P<0.05)对照组。35日龄时 ,抗生素组结肠绒毛高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血浆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和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形态等指标的测定,探讨壳聚糖锌(CS-Zn)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7.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基础日粮不添加外源锌(对照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mg/kgCS-Zn、100 mg/kg硫酸锌和3 000 mg/kg氧化锌(均以锌计),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S-Zn-100组血浆D-乳酸水平,DAO活性和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壳聚糖锌具有调节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黏膜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和海藻多糖微量元素螯合物在断奶仔猪上应用的效果,试验将160头胎次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依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断奶教槽料+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试验组饲喂断奶教槽料+海藻多糖微量元素螯合物,试验期为18 d。试验结束时,计算猪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每组每个重复选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取免疫器官(胰腺、脾脏、淋巴结与胸腺),计算器官指数;取十二指肠近端段、空肠中段和回肠远端段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切片,测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5%、18.6%(P<0.05),料重比降低7.7%(P<0.05),腹泻率下降48.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胰腺指数与淋巴结指数分别提高20.5%和14.9%(P<0.05),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对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三丁酸酯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0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的葡萄糖三丁酸酯。试验期32 d。结果显示:1)15~42日龄时,低、中和高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2)28日龄时,高剂量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2日龄时,低、中和高剂量组腿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3)28日龄时,中和高剂量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42日龄时,中和高剂量组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4)高剂量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高剂量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和高剂量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高剂量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低和高剂量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盲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中剂量组盲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葡萄糖三丁酸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并改善肠道黏膜形态,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