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鱼肉本身存在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和消费,探讨鱼肉腥味物质的产生原因及脱腥技术对鱼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鱼肉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鱼肉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鱼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其头骨及脊骨等均为软骨质,虽钙化但非骨化,无真骨组织.罗非鱼软骨中除富含钙,磷,镁等矿物质外还含有多种粘多糖及硫酸软骨素.但由于罗非鱼具有较浓的上腥味,使罗非鱼加工出口产品主要是粗加工产品(如冻罗非鱼片),缺少深加工产品.因此本文对影响深加工罗非鱼土腥味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并对脱腥后的鱼肉进行加工工艺的探索,研制出不同风味的罗非鱼即食五香鱼片方便食品.从而为罗非鱼的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皮明胶的脱腥方法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非鱼鱼皮明胶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比较活性炭吸附法、酵母菌发酵法及乳酸菌发酵法的去腥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脱腥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脱腥条件对明胶溶液透明度及腥味感官评分值的影响。同时对经脱腥处理后的明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为工业化制备无腥味罗非鱼皮明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酵母菌发酵法及乳酸菌发酵法均对明胶溶液具有脱腥作用,它们之间的脱腥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最好。正交试验确定的活性炭吸附脱腥的适宜条件为添加1.5%(w/v)活性炭到5%(w/v)明胶溶液中,40℃吸附30min。经脱腥处理后制得的明胶无腥味,粗蛋白含量为91.3%,凝胶强度高达301g,透明度增加,水不溶物减少;GC-MS分析结果显示,明胶溶液脱腥前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33种,其中大部分是酯类物质,其次是醇类、酮类和烯类等物质,明胶溶液脱腥后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有26种,种类及相对含量比脱腥前的少,减少的主要是烯类和酮类物质。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法能有效去除明胶的腥味,改善其理化性质,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无腥味罗非鱼皮...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资源丰富的大宗鱼类开发水产软罐头食品,进行了鱼肉汉堡包软罐头制作工艺技术的研究,对配料和加热灭菌条件作了调试,以期得到能在常温下流通的方便即食食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增加,高蛋白、低脂肪特点的即食休闲水产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休闲淡水鱼产品加工的现状,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调研的方法,采用网页信息抓取和感官评价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全面的调研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休闲淡水鱼块制品在调味、腥味、分量、包装、鱼刺、碎肉、鱼鳞残留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市面上的鱼类休闲食品通常通过加重产品的口味来掩盖鱼肉存在的腥味等不好的气味。此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中国休闲淡水鱼产品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 13(6):40-47]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即食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本文探讨了不同脱腥、腌渍、护色及干燥工艺对蛤制品口感风味、水分含量及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组合试验确定了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脱腥工艺参数:2.0%茉莉花+2.0%姜汁,时间80 min;腌渍工艺参数:食盐5%、味精2.0%、白砂糖8%,时间4 h;护色工艺参数:D-异抗坏血酸钠0.10%,时间1 h;干燥工艺参数:温度75℃,时间3 h。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即食菲律宾蛤仔制品,风味独特,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7.
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脱腥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所有水产品(包括水解产物)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土腥味、腥臭味等不良气味。随着我国水产品产量的逐渐增加,水产品深度加工利用成为迫切需要,而作为水产品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脱腥处理,必然成为水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1脱腥技术1.1微生物转化法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小分子的腥味物质参与合成代谢转变成无腥味的大分子物质,或者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分子结构的修饰,转化成为无腥味的成分,从而达到脱腥的目的。以紫菜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脱腥,可以制成口感良好且无腥味的饮料;对海带脱腥时,采用海带质量的0.2%酵母,在30~40…  相似文献   

8.
鱿鱼肉质好,味道鲜美,鱼肉中粗蛋白占16%~21%,粗脂肪约占1%,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将鱿鱼加工成软罐头,携带食用方便,既符合现在人们对食品休闲方便化的追求,又满足了人们对食品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含气调理杀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 ,方便即食的调理水产食品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对于水产品来说 ,尽管对鲜活原料的保鲜至关重要 ,但是方便即食的调理水产食品的保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含气调理杀菌技术是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冷冻法和高温高压杀菌等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而开发的一种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其杀菌工艺是通过新含气调理杀菌装置 (TechnicalGasCookingMachine ,简称TGCM)来实现的。这种杀菌工艺是将食品物料在包装之前的减菌化加工工艺技术 (或称栅栏技术 )与充氮包装…  相似文献   

10.
信息总汇     
《渔业现代化》2000,(1):45-46
“十五”需重点研究的水产品加工技术 淡水鱼加工:按照“一保活,二保鲜、三加工””原则,即以活、鲜销售为主、在冰鲜或冷冻条件下发展三去、分割、切片、配送。对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鱼肉存在泥土味、冷链技术及运输保活技术进行研究;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主要研究鱼类成分、肉质结构、保鲜技术及食品工艺等;贝类加工:必需加快净化工艺和设备研究;水产食品:利用食品有效成份的改性、重组、成型技术研制即食方便水产食品;继续进行低温冷冻粉碎和干燥的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研究等。 ’99全国农业引智成果水产类项目 国家外国专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感官评分对即食地瓜参的生姜水脱腥工艺、调味配方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营养成分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即食地瓜参脱腥时间为15 min最佳,调味配方为白砂糖3.5 g、鸡精2.5 g、酱油2.5 g、食盐3.0 g、食用油20.0 g、胡椒粉0.2g、蒜末18.0 g、生姜18.5 g、料酒7.0 g。制备的即食地瓜参含有丰富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卫生指标符合即食海参SC/T 3308-2014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型即食海带脆片产品的加工工艺,采用盐渍海带为原料,对真空预干燥的海带进行微波膨化加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海带规格(长×宽)为2.0 cm×0.4 cm,经3%柠檬酸溶液浸泡脱腥处理,调味液浸泡30 min后沥干,60℃下真空干燥至海带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20%,微波膨化功率为320 W,微波工作/间歇时间为10 s/10 s,按照这样的加工工艺可制得营养即食海带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去除鱼皮制胶原蛋白中的脂类物质和小分子物质易造成产品的严重腥味,实验研究和比较了活性炭吸附法、酵母菌发酵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3种方法对罗非鱼鱼皮水解液脱腥的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自最佳的脱腥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效果不仅最佳,还能回收脂类成分,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5 h。  相似文献   

14.
热加工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热煮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鱼肉经过热煮处理会产生组织脆弱化、结构松散等问题,对其食用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提高鱼肉的耐煮性是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的基础。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关于热煮对鱼肉质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热煮引起质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变化原理分别从改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高肌肉持水性和提高肌肉凝胶特性3个方面阐述保持鱼肉质构的方法,提出将食品加工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法相结合以提高鱼肉耐煮性的研究方向,旨在为鱼肉热煮过程中的质构保持技术及食用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保鲜加工 即食海带营养丰富,是一种食用方便,经济实惠,深受大众喜爱的方便食品。但由于海带本身含有的脂肪及加工时添加的油脂易被氧化,导致即食海带容易变质,货架期较短。通过试验,我们证实在即食海带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其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复合型维生素E(VE)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鲤和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分离鉴定了其背肌挥发性腥味物质。本实验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操作条件,并对比了鲤和草鱼挥发性腥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15 m L顶空瓶中加入3 g鱼肉和3 m L饱和Na Cl溶液(0.36 g/m L),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40 min,解析时间为5 min。采用上述方法从两种鱼肉中萃取出35种挥发性腥味物质,对比分析发现鲤肌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的含量高于草鱼肌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新技术对水产品进行综合深度开发,生产新型的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深加工水产品,如即食食品、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已成为当今国际水产食品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水产食品深度加工仍然较慢,出口品种仍靠速冻品、鱼类罐头、干品和鲜活品等,出口值较低,因此,组织科技力量开发加工水产食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研究,当前国内外市场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和努力:第一是加快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的综合开发利用。根据国外经验,过去被用作动物饲料或废弃的低值水产品、小杂鱼,可将它加工成精制食用鲜血浆,然后…  相似文献   

18.
白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脱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主要研究比较了3种最常用的脱腥剂对白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脱苦的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自最佳的脱腥脱苦条件,经过比较发现,使用活性炭和酵母粉的效果要比β-糊精好。根据它们的脱腥脱苦效果作者采用酵母粉和活性炭联合脱腥脱苦处理,即酵母粉先作用,其条件为温度35℃、酵母粉添加量1%、时间1.5h;然后用活性炭脱腥脱苦,条件为活性炭量1.5%、pH4.5、时间0.5h,制得的鱼蛋白水解液基本上无腥苦味,且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4.48%。  相似文献   

19.
以风干鲢鱼为原料,开发了鱼松片加工工艺:经高压蒸煮、打击成绒、压制成型、干燥等工序后,制成即食型的方便食品鱼松片.通过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评定为指标,得到了鱼松片成型的最优工艺:糕粉添加量为20%,成型压力为3 MPa,保压时间为20 s.为满足工艺条件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设计了自动化程度高的鱼松片成型机,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海带精粉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艺流程原料→挑选→清洗→脱腥→干燥→粉碎→过筛→杀菌→称量→包装→成品二、加工技术1.原料处理优质海带应为深褐色或深绿色。经挑选去除杂质,并将海带的黄白边梢除去。洗净后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克/米3的洁净水浸泡2~3小时,以除去盐分并使其软化。2.脱腥将海带浸入2%的柠檬酸水溶液中5~10小时,除去海带的腥味。然后用清水漂洗二次,去除残留溶液,然后将其沥干。3.干燥将沥干后的海带置于烘干机内,烘烤约4小时。采用分段干燥工艺,各段烘干温度和时间分别为:第一段为45~55℃,1小时;第二段55~65℃,45分钟;第三段65~75℃,45分钟;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