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胆石斑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近几年.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开始从台湾省引进龙胆石斑鱼在池塘进行养殖。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这里只介绍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2.
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水源热泵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石斑鱼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水源热泵加温系统,达到在北方大规模养殖石斑鱼的目的。养殖系统由养殖池、弧型筛、循环泵、蛋白分离器、浸没式生物滤池、脱气池、溶氧池、紫外线灭菌器、液氧站组成。采用养殖废水收集及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作为水源热泵的水源,通过2个冬季的运行,其冬季制热的平均制热能效比(COP)为2.66。在系统中养殖的第1批青斑鱼11个月内由24.41 g生长到480.66 g,存活率超过97%。养殖的第2批青斑12个月内由23.36 g生长到400.46 g,存活率达到84.5%。养殖的珍珠龙胆石斑7个月内由48.46 g生长到511.36 g,存活率达到71.24%。养殖的东星斑12个月内由41.13 g生长到223.56 g,存活率达到65.52%。本系统可实现青斑、珍珠龙胆石斑、东星斑等品种的常年均衡生长,并可降低石斑鱼的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3.
钟鸿干  张旭  黄海 《中国水产》2016,(11):101-102
正龙虎斑又称珍珠龙胆、珍珠斑,是龙胆石斑(♂)与老虎斑(♀)杂交的新品种。龙虎斑头似老虎斑,尾似龙胆石斑,具有抗病力强和生长快等特点。但目前龙虎斑的标粗成活率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作者于2016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养殖基地采用水泥池、高位池塘、高位池加网箱三种模式标粗龙虎斑鱼苗,取得了较好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4.
龙胆石斑鲈人工育苗仔鱼开口及前期饵料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石斑鲈,学名宽额鲈(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是已知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该鱼为新兴高档石斑鱼类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快,养殖两年可达3kg~6kg,上市规格越大价格越高。人工养殖在台湾得到迅猛发展,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亦开始引进养殖。我国不是龙胆石斑的天然苗种主要产区,人工育苗成为养殖苗种的重要来  相似文献   

5.
斑鳠是名贵经济鱼类,目前资源遭到破坏,因此开展斑鳠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对其资源保护与增殖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如何提高斑鳠养殖技术水平,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池塘精养斑鳠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斑鳠(图见彩中插2)人工养殖经验,笔者曾分别在池塘和网箱中进行斑鳠养殖试验,在池塘中养殖,由于池水富营养化、透明度比较低等原因,斑鳠体色变黑,肉质品味远不如在河道野生的斑鳢。而存河道中设置网箱饲养的斑鲮体色不变,肉味和在河道野生的斑鲮一样鲜美,价格也相差无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网箱养殖斑鳢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斑鳜的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志 《内陆水产》2006,31(5):14-15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脂科。斑鳜喜栖息在深潭、岩缝、石隙中,属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水产养殖中珍品,养殖效益较高。近年来,斑鳜的利用价值为人们所重视.许多养殖户在水库、池塘、网箱中莽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探讨水库网箱养殖斑鳜的生长技术,笔者于2005年在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水库进行了斑鳜的网箱养殖试验。现将主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漠斑牙鲆肉质鲜美细嫩,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广温、广盐等特点,并适合于池塘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为充分利用盐碱地低盐水池塘,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盐碱地低盐水池塘网箱套养漠斑牙鲆技术研究。2004~2005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9.33hm^2,产虾55.065t;池塘网箱套养漠斑牙鲆349.5m^2,产鱼3.749t。总产值184.49万元,获利税105.76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病害,单一品种的养殖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南美白对虾塘内病菌、病毒的传染,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调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塘搭养漠斑牙鲆养殖技术试验。经过一个养殖季节的实施和管理,获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5~2006年我们在吴江市虎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温室快速培育的河豚鱼、中华鳖一龄种苗,投放到30亩露天池塘进行生态养殖试验,成功地摸索出河豚鱼与中华鳖、青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09,30(1):24-24
记者从天津市水产局获悉,由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节水型设施渔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已通过专家组审核,在国内首次完成了覆膜池塘漠斑牙鲆养殖技术示范,为漠斑牙鲆淡水池塘养殖的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据介绍,项日组针对天津市池塘养殖的技术特点,将池塘覆膜、低扬程汽浮提水、  相似文献   

13.
我县江河和大的水库都有江黄颡鱼存在,但是在池塘中从未开展人工养殖,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在铜梁县玖龙渔场的2号池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是铜梁县玖龙渔场的3号池,面积4亩,池深2.0米,水深1.5米,池坎由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内陆淡水池塘网箱养殖漠斑牙鲆试验,探索出内陆淡水池塘漠斑牙鲆网箱养殖的模式,总结出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25m2网箱总产漠斑牙鲆102.9kg,平均单产4.12kg/m2,漠斑牙鲆平均规格为306.25g/尾,成活率达84%,使池塘产量比往年养殖产量增加5.94%。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于2009年在国内首次批量培育出石斑鱼新品种青龙斑与虎龙斑。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众多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对青龙斑和虎龙斑兴趣极浓,纷纷  相似文献   

16.
李建星 《河北渔业》2006,(10):33-33,52
漠斑牙鲆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备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养殖前景.2005年东营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内陆池塘进行漠斑牙鲆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宝石斑引种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洲宝石斑是鲈形目中 ,当今生栖于淡水水域的上品 (或珍品 ) ,是澳大利亚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于维多利亚淡水鱼类资源中刚刚开发的一个可以人工养殖尤其适合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优良品种。 2 0 0 1年 6月青岛现代农业开发中心 ,从澳大利亚引进了 5 (6 )cm的宝石斑苗种近 1 0万尾 ,在下属晟华种苗有限公司的设施渔业工厂 ,养殖至商品鱼。历时一年取得了引养的初步成功。试验证明 ,宝石斑可以作为当今适合我们国情的引进养殖品种首选之一。宝石斑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户外池塘单养以及水库网箱养殖均获成功。毋庸置疑宝石斑是一个可以…  相似文献   

18.
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天津市汉沽神堂育苗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3日至2013年10月10日进行57d的养殖试验,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块化钢结构平底网箱养成青石斑鱼。结果表明,该模式养殖的青石斑鱼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而且该模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任何疾病和异常现象,摄食积极,生长良好。57d内体长增长约1.47cm,体重增加220g,比同期工厂化养殖青石斑鱼增重量提高29.4%,成活率达95.6%,说明青石斑适合海水池塘网箱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马野 《内陆水产》2014,(9):74-76
海蜇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1999年,辽宁省锦州市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进行海蜇土池养殖,首次获得成功。东港市的海蜇养殖起步于2002年,利洋药店于2011年在菩萨庙市场开接触海蜇养殖,当地海蜇养殖起步较早,产量,效益较周边其它地区也要好些。海蜇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围网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但在东港市主要为池塘养殖。以小岛农场、盐厂为例介绍一下池塘养殖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内陆池塘进行漠斑牙鲆养殖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