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母猪APPⅠ型补体结合(CF)抗体未达4倍的12头仔猪(A群)和CF抗体达32倍的12头仔猪(B群),分别测定其生后4~48日龄和2~46日龄的抗体价及脏器中的抗生素浓度,结果从A群仔猪病料中来分离出放线菌,但B群仔猪2日龄就从气管分离出了放线菌,经凝集反应鉴定血清型为Ⅰ型,且对四不素类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次是A群仔猪的抗体价全过程未达4倍,而B群在2日龄就高达32倍,10日龄后略显下降,但在结束日龄又有所回升,此外,根据高速色层分离法测定结果,试猪采食或肌注的体内四环素浓度在肝、肾、肺都较高,在气管较低,群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仔猪猪瘟病毒(CSF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本研究随机选择36头待产母猪,产后采血,选择每头母猪对应的仔猪连续采血至8周龄,分离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CSFV抗体阻断率,所测结果利用EXCEL拟合指数曲线,计算分析母猪CSFV抗体水平与仔猪母源抗体衰减规律。结果显示,36头母猪中母猪抗体阻断率80%以上6头,母猪抗体阻断率70%~79%的11头,母猪抗体阻断率60%~69%的8头,母猪抗体阻断率50%~59%的5头,母猪抗体阻断率49%以下的6头。3周龄仔猪抗体阻断率整体与母猪抗体阻断率相近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99%。母猪抗体阻断率在80%以上时,母源抗体对所产仔猪8周龄时仍然具有保护力;母猪抗体阻断率在70%~79%时,母源抗体对所产仔猪7周龄时不再具有保护力;母猪抗体阻断率在60%~69%时,母源抗体对所产仔猪5周龄时不再具有保护力;母猪抗体阻断率在50%~59%时,母源抗体对所产仔猪4周龄时不再具有保护力;母猪抗体阻断率49%以下时,母源抗体对所产仔猪3周龄时不再具有保护力。以上结果表明仔猪母源CSFV抗体随着仔猪周龄的增加逐渐衰减,由试验得出仔猪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的计算公式:y=1.19x-46.55(x为母猪CSFV抗体阻断率,y为首免日龄)。因此,母猪抗体阻断率在80%以上时,仔猪母源抗体在60日龄不再具有保护力,仔猪猪瘟疫苗首免为56日龄;母猪抗体阻断率在70%~79%时,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持续到50日龄,仔猪猪瘟疫苗首免为42日龄;母猪抗体阻断率在60%~69%时和50%~59%时,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持续至36日龄和29日龄,仔猪猪瘟疫苗首免分别为28日龄和21日龄。本研究中所得母猪CSFV抗体水平计算母源抗体衰减变化,为选择母猪首免日龄,提高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仔猪首次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仔猪断奶后最佳的免疫时机,通过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干扰程度、免疫时机进行重复试验,发现一个免疫状况良好的母猪群,在30日龄左右有一半仔猪母源抗体开始没有保护力,最长的母源抗体能持续到5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确实能对猪瘟疫苗免疫造成一定的干扰,但是,并不能阻止免疫后抗体的产生,所以,仔猪首次免疫必须在母源抗体没有完全消失前进行,此时是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4.
吴凡 《兽医导刊》2012,(1):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5.
吴凡 《动物保健》2012,(1):54-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6.
仔猪吸吮经猪瘟疫苗免疫的母猪的初乳后,对10头母猪和各所产仔猪中的任意2头在14、21、28、35日龄分别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的消长规律,以探索金华猪仔猪猪瘟疫苗最佳首免时间;检测母猪抗体水平以探索对仔猪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仔猪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增大而逐级降低,半衰期为17d左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成正比,随着日龄的增加母猪对仔猪母源抗体影响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仔猪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3种疫苗的最佳首免日龄,课题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米东区一养猪场刚刚生产的30头仔猪开展了3种猪病母源抗体持续期测定,结果表明:母猪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是否吃到初乳决定着仔猪的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O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持续期分别为28~32 d、30~35 d和29~34 d,根据这3种猪病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确定了这3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8.
选择广东梅州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A、B、C场,通过采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产后母猪进行0、7、14、21 d猪瘟抗体检测,对新生仔猪进行0、1、7、14、21、28、35、42、49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检测,研究其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仔猪的首免日龄,通过二免后免疫效果的观察,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7日龄仔猪母源抗体较高,之后逐渐降低,A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21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B猪场和C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35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而且母源抗体对仔猪保护持续时间和母猪自身的抗体呈正相关。确定3个猪场不同的首免时间,首免后30 d进行二免,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因此生产中建议应根据科学的监测跟踪依据,制定合理的首免日期,以有效保护仔猪免受猪瘟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发生于出生一周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一头发病,1、2d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带菌母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病原性大肠杆菌由带菌母猪排出,污染圈舍和用具,仔猪经消化道感染。下痢仔猪粪便中有大量病原菌。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无论是初产母猪或者是经产母猪所产仔猪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10.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猪瘟的防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免疫日龄。仔猪通过母猪胎盘或吮吸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得到保护,但又给免疫接种带来影响。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过高,接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仔猪体内猪瘟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母源抗体保护水平,测定了断奶时母猪和仔猪抗体水平,并监测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至81日龄;分别对12头81日龄仔猪(来自5头母猪)和25头35日龄仔猪(来自5头母猪)进行了攻毒试验,并用RT—nPCR进行了跟踪检测,对7头攻毒耐过猪用兔体中和法测定了中和效价。结果表明,母猪抗体水平不均衡会导致仔猪群体母源抗体水平不均衡;仔猪群体抗体到60日龄时仍然有67%(12/18)的个体用ELISA检测阻断率在50%以上:81日龄攻毒组有3头(3/12)耐过,35日龄攻毒组能全部耐过(25/25),但有2头(2/25)在攻毒27d后仍然呈PCR阳性,此时中和抗体水平从低于1:4到1:16不等,推测中和抗体水平1:8~1:16是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线。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 2 15 )免疫接种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并绘制其消长曲线的基础上 ,确定了仔猪首免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于不同日龄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全部仔猪均获得了高水平母源抗体 ,7日龄高达 2 8.56 ,6 0日龄降至 2 2 .56 ;随着日龄增长 ,抗体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 ,2次大幅下降出现在 14~ 2 1日龄、30~ 6 0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分别于不同日龄免疫接种 1头份剂量疫苗 (SA2 15 ) ,7d后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表明 ,7日龄、14日龄、2 1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均未引起明显抗体水平升高 ,反而较同期仔猪略有降低 ,30日龄和 6 0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则出现了抗体水平的升高 ,其中以 6 0日龄仔猪升高幅度为大。结合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确定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 15 )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 30日龄  相似文献   

13.
有些养猪户给刚出生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不妥。因为初生仔猪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可预防猪瘟。如在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将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的作用。据试验,在仔猪40~45日龄、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母猪、怀孕母猪进行预防接种口蹄疫-O型BEI灭活疫苗后,经检测其血清抗体病度较高,其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可维持35天至60天。对35、60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O型BEI疫苗,其自身产生的抗体滴度可维持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规律,为仔猪口蹄疫疫苗首免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预产期相同、口蹄疫抗体水平(A型)有差异的5头母猪,每头母猪随机选取5头仔猪并分16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利用液相阻断ELISA对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抗体进行检测,评估其消减规律。结果显示:脐带血不传播母源抗体,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保护的唯一途径是吃母乳;仔猪采食初乳后体内A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可在吃初乳后当天达到峰值,而后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1024时,仔猪63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720时,仔猪56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当母猪分娩时抗体水平为1∶360时,仔猪28日龄左右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至1∶45。仔猪体内A型口蹄疫抗体衰减时间和分娩时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1畜禽动物机体因素 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过早疫苗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和,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有条件的,通过抗体监测手段获得畜禽群中总体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一些无条件检测的猪场,猪瘟免疫可采用20-25日龄(4头份)和60-65日龄(3-4头份)两次免疫的方法。母猪的免疫应选在哺乳后期或断奶时,不要在配种期或怀孕期注苗,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或仔猪免疫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后备公、母猪应配种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次免疫,经产母猪可于断奶时免疫一次,剂量均为4~6头份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17.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根据日龄及临床表现的差异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1流行特点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因此带菌母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用ELISA诊断试剂盒分别对母猪、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试验证明母猪在配种前15 d首免,怀孕2个月时二免,在下一次配种前15 d再免,如此按生产周期免疫可以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在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所产仔猪母源抗体60日龄时为阴性,故45日龄左右对仔猪进行首免最佳,为确定仔猪首免日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40日龄仔猪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后,仔猪58日龄时抗体S/P平均值最高,到160日龄育肥猪时抗体S/P平均值为阴性,这时不能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对40日龄仔猪肌肉注射2 mL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70日龄同剂量二免,85日龄时抗体S/P值平均值最高,到180日龄育肥猪时抗体S/P平均值仍为阳性,还能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如果作为肉猪可以安全上市;作为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免疫即可。非免疫母猪、仔猪对照组抗体均为阴性。通过试验基本上查明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为以后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可通过吮吸免疫母猪的初乳获得猪瘟母源抗体使仔猪获得对猪瘟病毒(HCV)的被动免疫保护,这种获得性免疫可以使仔猪在疫苗免疫之前免受HCV的感染,但这种保护会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和母源抗体滴度的衰减而降低。根据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选择最佳的首免时间对预防猪瘟的发生相当关键,为此我们选择了3个饲养条件不同、仔猪来源不同的猪场的仔猪进行猪瘟母源抗体情况调查,以了解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探讨首免日龄  相似文献   

20.
猪瘟的首免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防制猪瘟最有效的武器,仍是接种猪瘟活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搞好猪瘟免疫接种的关键是合理的免疫程序,猪瘟免疫程序的核心是仔猪的首免日龄。确定首免日龄的根据是仔猪的母源抗体是否己消失。对猪瘟抗体检测的结果表明,仔猪的母源抗体于断奶后1周才能完全消失。我国大多猪场的仔猪为25日龄前后断奶。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