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简称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危害偶蹄动物的以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播迅速。不仅能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还能以气溶物的形式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陈静 《养猪》2010,(5):60-6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发生,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并且很难根除。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口腔、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烂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形物(如饲料、饮水、用具、运输工具等)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已列入动物一类传染病,为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国家采取对易感动物全覆盖免疫和对疫源地病畜的严格扑杀、消毒灭源政策。从该病的特征、检疫和防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动物口蹄疫临床表现主要是偶蹄动物的蹄部、乳房皮肤及口腔黏膜上出现水疱性疹。由于口蹄疫具有传播渠道广、传播速度快及危害性大等特点,因此极易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主要对动物口蹄疫的预防原则及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传染偶蹄动物的一类烈性传染病。该病毒以间接传播为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黏膜和皮肤感染传播,感染率高,幼龄畜禽较成年动物易感且病死率高。介绍了口蹄疫病原学特点、口蹄疫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口蹄疫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为一种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导致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主要侵害偶蹄兽,但也会侵袭人与其他动物,症状多见为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此病症传播途径多、快,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文章探讨了几种肉用动物检验与防疫口蹄疫,并提出了实用性措施,为肉用动物检验与防疫口蹄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  相似文献   

11.
牲畜口蹄疫的研究进展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其发病特征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原变异大,危害严重等,因此曾多次在世界上引起流行.FMD可侵害多种动物,以偶蹄兽最易感.口蹄疫病毒传播迅速和传播范围广,其传播具有蔓延式也有跳跃式,一般呈流行性,但也可形成跨地区的大流行.在自然状态下,数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即可引起动物发病.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以口、蹄部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在偶蹄动物的蹄部、口腔粘膜以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疱性诊为主要临床特点,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鉴别诊断,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旨在强化口蹄疫疾病的安全管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多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感染的传染病.该烈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几乎达100%,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因而口蹄疫的进出境检疫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口蹄疫的病原学、病理症状、传播与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检疫工作实践,阐述了口蹄疫卫生检疫目的意义、方法及重要性.以期对进出境动物的口蹄疫检疫工作具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不易控制和消灭,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疫病。笔者在山区乡镇从事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有20多年,现就猪口蹄疫免疫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而著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之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泡而得名。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外,还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超远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猪口蹄疫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15个A类动物疾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的第一位,是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因此,掌握该病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一、流行病学猪口蹄疫具有发病快、危害大、传染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家畜中以牛最易感染,其次是猪。传染源包括隐形感染动物排泄物、发病动物排泄物及其口腔、蹄部水疱液。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为主,接触传播中的直接接触包括圈舍、牧场、集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每年因口蹄疫的暴发给社会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是惟一有效的措施。由于口蹄疫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病毒类型多、为多种动物共患等原因,迫切需要了解口蹄疫的流行现状、病毒结构特性、流行传播特点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镜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运用相应的现代科学技术,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禁止口蹄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的第一病,本病传播途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