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国内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型分布,2002—2010年间从国内5个省水貂养殖场暴发出血性肺炎的水貂肺中分离获得45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和对小鼠和水貂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主要生化指标除甘露醇和ONPG与人医临床分离株的不同外,其余均与绿脓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相同。45株菌共分为3种血清型:G型(42/45),B型(2/45)和I型(1/45),此结果与国外近几十年流行的水貂出血性肺炎和人医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主要流行血清型相同。45株菌对5种抗生素均较敏感,敏感性与分离的年份和菌株的血清型无关系。经动物试验证明,所选的4株菌毒力均不同,2株B型菌株毒力均较G型弱,4菌株对水貂的毒力均强于对小鼠的毒力,说明菌株对水貂较易感。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新研制的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活疫苗(CDV3-CL株,悬浮培养)的安全性,分别以一次单剂量(1头份)、单剂量重复和一次超剂量(10头份)接种动物,对疫苗进行全方位安全性评价,试验动物涉及水貂幼崽、育成水貂以及妊娠水貂等,重点观察注射动物的体温、食欲,生产性能是否发生改变、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炎症反应以及实验动物接种部位组织病变等,连续观察15d,结果发现,实验动物没有发生炎症反应,动物体温变化也处于正常范围内,证明疫苗是安全的,从而为疫苗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针对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特异性疫苗,试验从分离自2012年水貂出血性肺炎病例的24株绿脓杆菌中筛选出血清G型(D4株)与血清C型(C1株)各1株;同时研制血清G型、血清C型及血清G-C型二价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鼠与水貂,攻病原菌,测定疫苗的保护率、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分离株D4与C1在30代内菌体含量稳定,D4株在24代内毒力稳定,C1株在21代内毒力稳定;血清G型与C型单价疫苗都可对50倍LD50本型病原菌产生完全保护,二价灭活疫苗可对50倍LD50血清G型与C型病原菌完全保护。一免后第21天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G型与C型菌中和抗体效价为1∶3 200,1∶6 400,在35 d后抗体水平下降;二免后,水貂55 d内血清中和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D4株与C1株可以作为良好的水貂出血性肺炎疫苗的候选株,制备的二价灭活疫苗能对水貂产生良好保护力,为水貂出血性肺炎防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山东地区水貂出血性肺炎流行情况,从2012年山东省内多个养貂社区进行水貂出血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从病貂中分离获得48株绿脓杆菌,分别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以及部分菌株对小鼠与水貂的半数致死量(LD50),同时运用Eric-PCR方法对分离进行了进行分型。结果显示,48株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生化特性基本一致,血清型G型为36株,血清型Ⅰ型为7株,血清型C型为4株;48株分离株大多数对恩诺沙星最敏感;动物试验显示,48株分离株对小鼠与水貂均能致病,所选4株分离株对小鼠与水貂的LD50有差异,且水貂对所选菌株显著敏感于小鼠;分子分型分为13个基因型。结果表明,该地区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呈现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为水貂出血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1~2013年间,从山东省、河北省和江苏省等地的多个貂场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病貂的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到425株疑似绿脓杆菌。用绿脓杆菌的OprF和PEA基因的PCR引物对分离菌株的目的基因扩增,经核苷酸测序确定其均为绿脓杆菌序列。通过日本生研株式会社血清学分型系统进行分型:G型376株,占88.5%;B型34株,占8%;C型12株,占2.8%;E型3株,占0.7%。取其中6株细菌(G血清型3株,其他血清型各1株)进行详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6株菌均符合绿脓杆菌的生化特性,并且从这6株中选4株细菌(每血清型各1株)腹腔接种小白鼠和气管内接种水貂,结果表明4株菌对其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为确诊引起水貂死亡的主要细菌性病原,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分离出3株菌。通过对分离株的形态、生化和培养特性研究,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型鉴定,并对其中一分离菌株生长曲线、毒力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均为血清C型水貂源绿脓杆菌;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绿脓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为99.7%~99.98%不等;生长曲线结果表明,C型绿脓杆菌4~14 h为对数生长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8.11×105 CFU;制备的单价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良好,攻毒保护率为100%,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引起水貂发生出血性肺炎的病原体,试验采用病原分离鉴定、分离株16S rRNA扩增与序列分析、分离株对小鼠致病力试验、分离株血清分型鉴定、大肠杆菌H基因型鉴定、分离株药敏试验和分离株动物感染试验对来自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和黑龙江省的28份具有典型出血性肺炎症状死亡水貂的病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混合感染12例,单一病原菌感染16例,镜检可见短小的阴性杆菌和两端钝圆的阴性长杆菌; 16S rRNA扩增与序列分析共分离出22株绿脓杆菌和18株大肠杆菌,其中有4株对小鼠致死率达到50%以上,9株对小鼠致死率在10%~40%;从22株绿脓杆菌中共分离出8株G型、7株E型和7株D型,未检测出大肠杆菌血清型,大肠杆菌H基因型为H11;绿脓杆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6种药物敏感,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10种药物均耐药;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分离株均可导致水貂死亡并造成肺泡壁毛细血管瘀血、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肺脏上皮细胞坏死、红髓内巨噬细胞数量增多等明显病理变化。说明目前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病原体已由传统的绿脓杆菌单一感染逐渐转变为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2013~2016年山东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部分水貂养殖场发生了严重的水貂出血性肺炎,导致水貂大量死亡,为了客观评估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危害及为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对423个水貂病例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并且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1]、16SrRNA基因测序、血清型鉴定、小鼠毒力试验测定、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测定.结果表明:423个样本中分离到90株绿脓杆菌,其中最为流行的血清型为G型(25株)、B型(21株)、I型(17株)、C、E型及未定型(27株);并筛选出12株菌株对小鼠有很强的毒力性.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2株菌株对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为敏感;对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均为耐药或介于中间;对环丙沙星等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对氧氟沙星为敏感或介于中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起的乌苏里貉、狐狸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试验应用水貂出血性肺炎G、B、C 3种主要流行血清型绿脓杆菌制备多价灭活疫苗,皮下接种免疫乌苏里貉并开展效价跟踪检测。同时在蓝狐和乌苏里貉配种前期免疫,观察产仔率和流产情况。结果表明:乌苏里貉经过免疫后,在检测期内(12周)仍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在配种前期免疫的蓝狐和乌苏里貉的流产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大大降低,产仔数明显提高,没有出现因此病原体引起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说明该灭活疫苗具有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防控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导致的蓝狐和乌苏里貉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出血性肺炎的水貂往往呈急性经过,突然死亡,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发病情况2011年8月,山东省荣成市某水貂养殖户带2只病死水貂来我站就诊,据该养殖户介绍,养殖场饲养水貂2000只,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和流行特点,2011-2012年对山东省15个水貂养殖场进行水貂出血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从病貂中分离出19株绿脓杆菌,分别测定了分离株的血清型,同时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结果 19株分离株中血清型G型15株,血清型B型2株,血清型E型和I型各1株;ERIC-PCR谱型表现为7种基因型,其中15株G型株存在于谱型Ⅰ~Ⅶ中(Ⅵ除外),B型株属于谱型Ⅱ,I型株属于谱型Ⅳ,E型株属于谱型Ⅵ。表明山东地区水貂出血性肺炎由绿脓杆菌引起,其分离株血清型以G型为主,基因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一株引起水貂发病的致病菌,本研究从患病水貂肺脏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分别对该分离株进行形态、生化和培养特性研究;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型鉴定;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血清G型水貂源绿脓杆菌;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绿脓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为99.16%;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17×10~6CFU,对水貂的LD_(50)为1.5×10~8CFU。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活疫苗(CDV3-CL株,悬浮培养)冻干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分别在吉林、辽宁两省选择饲养规模相似的3个毛皮兽场进行疫苗安全性(10头份)和免疫效力实验(1头份)研究,接种后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检测抗体水平并随机选择部分水貂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超剂量接种水貂未见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水貂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水貂免疫疫苗后21 d即可获得达到免疫保护的抗体水平;免疫180 d仍能维持较高水平的抗体,且能够保护动物抵抗强毒攻击。试验表明,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活疫苗(CDV3-CL株,悬浮培养)冻干制剂具有较好的临床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10-1614
为了解国内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2012年从山东省发病的水貂肺内分离得到了22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基因分型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敏感率分别为97%、87%、78%、81%,对头孢哌酮中敏率为87%,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为68%。22株分离株可以分为G、B2种血清型,比例分别为82%、18%。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接种小鼠、豚鼠和仔猪,检验3个批次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小鼠、豚鼠未见任何局部和全身反应,对仔猪未出现任何口蹄疫症状和因注射疫苗引起的毒性反应。3批疫苗每头份的PD_(50)为13.59~15.59,疫苗攻毒保护效力批次间稳定且高于我国口蹄疫疫苗6 PD_(50)/头份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经细菌分离培养与小鼠接种实验,从急性死亡、鼻孔流血和剖检表现为出血性肺炎的急性死亡水貂脏器中分离获得可使小鼠死亡的革兰阴性,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的中等大小杆菌。应用绿脓杆菌16S核糖体DNA引物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一致的片段,经序列测定证明与假单胞菌属的绿脓杆菌16S核糖体DNA序列相一致。药敏试验表明该细菌对氟苯尼考敏感,临床应用该药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5):112-114
犬瘟热病毒和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肺炎是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的主要疫病。本文对一起水貂养殖场发生急性死亡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例剖检、分子生物学诊断、病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确诊为犬瘟热病毒和绿脓杆菌混合感染,并进行了疫苗紧急免疫、敏感药物治疗、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等综合管理措施。一周后该养殖场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明显减少,半个月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猪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以其流行广泛、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而长期威胁着养猪业的1健康发展。近几年我市春秋两季免疫抗体集中监测中,猪瘟抗体合格率均低于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并且养殖户在使用猪瘟活疫苗时,免疫接种剂量随意性很大,有的严格按照疫苗说明接种1头份,有的盲目加大剂量,接种4-8头份不等。为了探索猪瘟免疫不同接种剂量的抗体效价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数据支持,指导养殖户对猪瘟进行科学免疫,开展了本次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大群猪的预防接种中,抓猪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此试图用多种疫苗以不同部位同时注射于猪体,观察是否出现临床症状。我们用小猪分为10组,分别接种1种到5种数目不等的不同疫苗,检查其体温、精神、食欲和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结果健康小猪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炭祖和仔猪副  相似文献   

20.
免疫接种的原理是将免疫效应物质或免疫原输送到动物体内,以此获得防治疾病的效果。本文简述牛预防接种的类型:紧急预防接种和定期预防接种;提出了牛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正确选择接种牛群、控制好疫苗的质量和剂量、控制好疫苗接种的时间、注意牛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期为养殖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