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成年来航公鸡和5周龄肉用仔鸡,在纯合成日粮条件下,用真代谢能法测定了L—赖氨酸、DL—蛋氨酸等10种合成(或提取)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天然日粮条件下,用常规代谢试验(全收粪法)测定了合成赖氨酸的消化率。真代谢能法测定结果表明,除L—酪氨酸、L—苯丙氨酸和L—天门冬氨酸的消化率显著低于100%的假定值外,其它几种氨基酸的消化率同假定值100%均无显著差异(P>O.05)。常规代谢试验的结果表明,用两种基础日粮测得的合成赖氨酸表观消化率同100%假定值亦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利用合成L—赖氨酸、DL—蛋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组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酸进行鸡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时,可以按消化率为100%计算而不会导致氨基酸需要量估计值的偏低,但对其它3种氨基酸的消化率应预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设计三个试验以检测玉米—大豆粉日粮中(23%粗蛋白、3200大卡氮校正代谢能/千克,0.2%添加蛋氨酸)添加过量DL—蛋氨酸或L—赖氨酸(同L—赖氨酸·HCl)饲喂1~3周龄雏鸡的影响。实验1、2采用新汉普夏×哥伦比亚公鸡的杂交鸡,实验3采用HubbardxHubbard公鸡的杂交鸡。实验1基础日粮添加DL—蛋氨酸为0.5%、1.0%、2.0%或4%,添加L—赖氨酸为0.4%、0.8%、1.6%或3.2%。DL—蛋氨酸添加水平1.0~4.0%,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直线下降。添加L—赖氨酸水平高于1.6%,体增重小于饲喂基础日粮的雏鸡,但对饲料转化率没有明显影响。添加1.6%或3.2%L—赖氨酸的日粮中增加碳酸钾没有改进生产性能。实验2估测:(1)在添加2.0%DL—蛋氨酸的日粮中加入1.0%甘氨酸或1.0%L—苏氨酸;(2)在高赖氨酸日粮中加入碳酸氢钠以便缓冲L—赖氨酸·Hcl中的过量氯化物。增加的这些氨基酸或缓冲剂有改善,但没有完全调整过量蛋氨酸或赖氨酸引起的负效应。实验3检测商品肉仔鸡对添加DL—蛋氨酸或L—赖氨酸在0.5%或1.0%是允许量。过量物没有影响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是每种氨基酸在1.0%水平时采食量减少。这些结果证明,不论是蛋氨酸还是赖氨酸过量0.5%时,对玉米—大豆粉型日粮饲喂肉仔鸡没有危害。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18.40 g稚鳖180只,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分别饲喂赖氨酸缺乏的(赖氨酸水平1.51%),添加晶体赖氨酸和包膜赖氨酸(赖氨酸水平均为2.62%)等能等氮半合成饵料,试验期60d。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组鳖晒背率、惊吓逃跑率、特定生长率、肝脏赖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酶活性较低,腐斑率和饵料系数高。添加包膜赖氨酸显著提高了鳖生活力,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作用效果优于晶体赖氨酸。赖氨酸缺乏组和晶体赖氨酸组鳖摄食后6 h内血清游离赖氨酸在2 h左右达到高峰水平,而包膜赖氨酸组在4 h左右达到高峰水平。说明包膜赖氨酸可延缓血清游离赖氨酸达到高峰浓度的时间,促进氨基酸的有效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630尾初始体重为(12.67±0.07)g健康湘云鲫,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63 d。对照组分别设高蛋白对照组(HP,粗蛋白质为35%)和低蛋白对照组(LP,粗蛋白质为33%),不添加赖氨酸。试验组是在LP组的基础上,分别为添加0.25%包膜赖氨酸1(试验Ⅰ组)、0.27%包膜赖氨酸2(试验Ⅱ组)、0.47%包膜赖氨酸3(试验Ⅲ组)和0.24%晶体赖氨酸(试验Ⅳ组),使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达到HP组水平。所用包膜或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分别是74.9%、68.9%、39.4%、77.6%。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成活率均达到100%。试验Ⅰ和Ⅳ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LP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与LP组相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但是,试验Ⅱ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仍然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HP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晶体赖氨酸和包膜赖氨酸1不能改善湘云鲫的生长性能,而添加包膜赖氨酸2或包膜赖氨酸3能够显著提高湘云鲫的生长性能,且添加包膜赖氨酸3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试验1,对32只成年公鸡在供给不含氮口粮的基础上,再添加(或不添加)人工制造的L赖氨酸,DL—蛋氨酸、L—亮氨酸、L—组氨酸或苯基丙氨酸,或在以上几种氨基酸的基础上再添加L—色氨酸、L—异亮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广西化工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广西赖氨酸厂,利用当地糖厂榨糖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甘蔗废糖蜜,共同研制生产的“桂元”牌L—赖氨酸畜禽营养液,经广西畜牧局桂饲添字(90)23082号文获准生产,投放市场至今,深受区内外用户的欢迎。“桂元”牌L—赖氨酸畜禽营养液,呈棕黑色,无异味,其L—赖氨酸含量25%,并含有L—苏氨  相似文献   

7.
试验所用的基础饲粮由芝麻饼粉和干乳清组成,每公斤饲粮含蛋白质200克,加入欲测蛋白质以代替玉米淀粉。标准饲粮是以每公斤加入1.0,2.0,3.0克 L-赖氨酸 HCl 制成。用试验饲粮可以成功地测定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小麦和大麦中可利用的赖氨酸。经过统计分析证明,这一赖氨酸生物分析的方法和饲粮是正确、可靠的。建议在分析、评价植物蛋白质中的有效赖氨酸时采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估测8%粗蛋白基础日粮(氮校正代谢能为3220千卡/公斤、赖氨酸含量为0.24%、DL—蛋氨酸添加量为0.15%)中添加L—赖氨酸HC1对肉用种公鸡氮(N)平衡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两个饲喂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青年肉用公鸡可以较好地利用玉米蛋白,但老龄公鸡则不能改善N平衡。  相似文献   

9.
以平均体重为8.6公斤的杂交新生断奶仔猪进行了6组试验,时间为16天,常规仔猪日粮用含蛋白质20%的玉米大豆粉料作为基础日粮,并以(NRC,1979)为标准,把过量4%的 DL—蛋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L—赖氨酸或 L—精氨酸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基础日粮加过量4%蛋氨酸、色氨酸或精氨酸第一天增重就明显降低;过量4%蛋氨酸和色氨酸,采食量同时也减少。过量赖氨酸或苏氨酸,饲喂一天后增重和采食量也降低。饲喂16天以后,喂日粮加过量4%蛋氨酸的猪,增重和采食量均减少。而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在选育高赖氨等玉米同时,对玉米籽粒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畜禽以饲养试验进行了大量的营养价值评定工作。七十年代,我国引进含高赖氨酸基因的奥帕克-2(以下简称O_2)玉米,培育出一批含赖氮酸高的自交系和杂交种玉米,也进行了喂猪试验,效果很好。证明了高赖氨酸玉米是猪的优良廉价饲料。一、国外对高赖氨酸玉米喂猪效果的评价1.高赖氨酸玉米在猪饲粮中的价值哥伦比亚Gallo等(1969)用50—90千克的猪试  相似文献   

11.
以固定 PH 法测定多元弱酸(碱)盐酸赖氨酸的纯度,可以避免由于两种盐酸盐(Lys·HCl 和 Lys·2HCl)的存在而造成的分析结果的复杂性(如滴定 Cl 离子)。该法直接进行水溶液滴定,不需确定等当点,也无需标定滴定剂浓度,可用单标准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或线性回归法对试样进行分析计算,用层析纯测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96。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200尾平均初始体重18.0g的异育银鲫鱼种,随机分配至60个缸,20尾/缸(0.24m3/缸),水温控制在20~24°C,溶氧大于6.0mg/l,氨氮小于0.02mg/l,pH值为8.4±0.2,试验周期为56d,每天表观饱食投喂4次。每种饲料10个缸,合计6种饲料,其中处理①:正对照,以进口鱼粉(15%)、豆粕和菜粕为主要蛋白源(无晶体氨基酸添加);处理②:负对照,原料组成和处理①相同,但鱼粉用量减至10%,同时补充0.5%赖氨酸;处理③~处理⑥:组成和处理②一致,但梯度添加晶体DL-蛋氨酸(0%、0.1%、0.2%、0.3%、0.4%),以谷氨酸调节各组等氮。试验结果表明,鱼粉用量减少至10%但同时补充0.5%晶体赖氨酸时,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和15%鱼粉用量的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负对照基础上梯度添加晶体DL-蛋氨酸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补充晶体赖氨酸和晶体DL-蛋氨酸,可以减少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鱼粉用量,异育银鲫能够利用外源晶体DL-蛋氨酸及赖氨酸。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牛肉中的硒,通过消解液、预还原剂、介质酸的选择等优化了试验条件并测定其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2∶1的混合酸作为消解液,6mol/L HCl作为预还原剂,体积比为10%的HCl作为介质酸。硒在0~8μ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1ng/mL。在20、30和40μg/L 3个添加水平下牛肉的回收率为9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0%。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等特点,对肉制品中硒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日粮添加外源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0只出生日期相近,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8.2±2.5kg)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单笼饲养。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组),基础日粮+1.27g蛋氨酸(M组),基础日粮+1.96g赖氨酸(L组),基础日粮+1.27g蛋氨酸+1.96g赖氨酸(m L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臀中肌氨基酸组成比例和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对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所占比例亦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臀中肌氨基酸组成无不良影响,用蛋氨酸和赖氨酸代替部分蛋白饲料饲喂湘东黑山羊,具有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收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常州味精厂,经过两年的努力,用发酵法生产L—赖氨酸和L—异白氨酸中试成功。不久前召开了由十一个省市三十三个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和生产单位参加的鉴定会。大家一致认为,这项中间试验的工艺路线是合理可行的,已达到投产的要求。L—赖氨  相似文献   

16.
<正> 普通玉米(指中单2号、维尔156号等)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赖氨酸含量只有0.2%左右,直接影响饲料报酬。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引种了高赖氨酸玉米(赖氨酸含量为0.35—0.50%)。为了证实高赖氨酸玉米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价值,故进行了猪的高赖氨酸玉米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经新疆石河子科委组织,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主持,于1984在饲养试验,1985年做重复试验。 一、试验方法 本试验以本地产普通玉米为基本饲料的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蛋氨酸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荷斯坦奶牛25头,分成五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30克未保护蛋氨酸),试验2组(45克保护性蛋氨酸),试验3组(30克未保护蛋氨酸 50克L—赖氨酸),试验4组(45克保护性蛋氨酸 50克L—赖氨酸)。试验表明:产奶量试验4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分别提高11.71%和9.75%;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提高6.80%;试验2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提高10.66%,试验2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提高8.68%。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试验3组、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25%、6.55%;试验3组、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P<0.05),分别提高5.60%、5.92%;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体细胞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玉米—豆饼型猪及家禽日粮中蛋氨酸和赖氨酸常常是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所以饲料中常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并提高饲料利用率。然而,过量添加氨基酸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而且目前的研究表明还会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为了探索饲料中过量的L—赖氨酸和蛋氨酸对鸡的影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Y.Han和D.H.Baker进行了3个试验。他们根据NRC推荐标准,使玉米—豆饼基础日粮能够满足所有营养物质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求。第一个试验:在基础日粮中,另外添加不同浓度的DL—蛋氨酸和L—盐酸赖氨酸(0.5%、1.0%、2.0…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第六版NRC猪饲养标准中,生长猪的赖氨酸需要量为0.75%,这是用总赖氨酸含量表示的。由于各种饲料的赖氨酸利用率差别很大,为了合理利用饲料中的赖氨酸,提高饲料配方的优良水平,有必要研究生长猪的有效赖氨酸需要量。美国德克萨斯期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两次进行,试验1用始重21公斤的生长猪 182头,进行了35天的饲养试验,基础日粮为玉米花生饼型,蛋白和总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6%和0.54%,然后在基础日粮中按0.08%的差距添加5个梯度水平的盐酸赖氨酸,最终使6个试验日根的总赖氨酸含量为0.54~0.94%。另外在试验日粮中还添加了晶体型的色氨酸和苏氨酸,使其二者在日粮中的最  相似文献   

20.
曲玉 《饲料工业》2002,23(7):37-37
L-赖氨酸属高价原料,掺假现象严重,而即使不掺假,就本身纯度而言,也常与包装说明不相符,其包装上的技术指标(常指L-赖氨酸·HCl的指标,而赖氨酸有一元或多元赖氨酸之分);纯度≥98.5%;水分≤1.0%;有效赖氨酸的含量≥78.8%等;而事实上往往达不到,特别是有效赖氨酸含量这一指标。就此而言,检测赖氨酸的纯度应同时用几种方法测量,并注重有效赖氨酸的含量是否达标。1国标法试样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称取干燥试样0.2g,准确至0.0001g,加3ml甲酸溶解后再加50ml冰乙酸,再加入5ml乙酸汞的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