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黑岗口引黄灌区生态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黑岗口引黄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子和障碍因子,最后提出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促进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动引黄灌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松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04-6807
[目的]对湘中丘陵盆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湘中丘陵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中选取13个评价指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分析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强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权重值最大,为0.140,其次是森林覆盖率(0.137)。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以中度脆弱为主,衡南县的脆弱度最大,衡阳县次之,均为强度脆弱区;耒阳市的脆弱度最小,为微度脆弱区。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呈现出外围低、中间高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与农业生产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典型农民用水户收支情况调查,从水费占生产成本、水费占农业产值、水费占净收益、水费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例4项指标分别分析农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从中得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我国最为主要的河流之一,对于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黄河水具有非常大的含沙量,使引黄灌区在引水的同时必然会引入非常多的泥沙。对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来说,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引黄放淤之后大多转变成为了良田,可沉沙的洼地大多用完。在进行泥沙处理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堆沙场地耗尽等,对于泥沙的处理利用已经成为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方面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判出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度水平。[方法]以安定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平衡程度3个方面选取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采用均方差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结果]安定区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治理以来,生态脆弱度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1993年的0.713 2下降到2003年的0.286 8,经历了1993年的中等脆弱阶段,到1999年进入一般脆弱的相对稳定阶段,最后过渡到不脆弱阶段,其生态环境向良好阶段发展,并据此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论]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沿岸各大灌区的正常引水确保了沿岸农业丰产增收,并能有效的抵抗旱情,保障粮食供应稳定。位山灌区作为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为灌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补给,改善着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控制了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同时,还在旅游业、工业方面发挥着经济建设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使用了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灌区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河南引黄灌区自身的特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引黄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度法,建立了灌区工程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用此模型对该灌区20022、004和2006年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计算过程简单,可比性强,表明将该方法运用于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黄河下游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因素、非技术因素,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探讨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思路,提出实现引黄灌区灌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要坚定可持续发展信念;二要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三要建立用水民主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对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对脆弱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非脆弱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借鉴作用。对我国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的脆弱性机理、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脆弱度评价方法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平罗县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下游,是一个以扬水和自流相结合的灌区,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主要依赖于黄河,平罗县的农业经济为黄河发展而发展。为了充分利用、保护、节约黄河水资源,在推进水价改革节约用水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房宏  杨培英 《现代农业科学》2009,(2):146-146,162
通过分析引黄灌区灌溉用水现状以及农业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菏泽引黄灌区节水灌溉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71-797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3大三角洲之一,所涉辖区面积达2.65万km2。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该研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现状,针对该地区存在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开发效益低、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晓芳  朱姗姗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94-94,F0003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由于引黄农业灌区水费征收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水费征收难度较大,导致许多引黄农业灌区经营管理不能良好运行。对引黄农业灌区水费征收难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结合引黄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河南省黄河滩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在滩区建设绿色草业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的重点在于提出建立以发展“三元”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绿色草业工程、发展绿色畜禽产品小区以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绿色综合建设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黄河滩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滩地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滩区湿地以及周边地区农田和草地的科学化利用,促进滩区农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形成及其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洪水泛滥对滩区土地的威胁依然很大;滩区气候灾害严重;滩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土地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后,按照河南黄河滩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地利用总体分类对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物调整对宁夏唐徕渠水量调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丽芝 《宁夏农林科技》2013,(10):106-107,112
为适应宁夏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变化,唐徕渠在灌溉调度中摸索经验,总结提出了提前放水,积极促灌;集中水权,上下协调,解决难点,优化调度;井(沟)渠结合,联合调度;积极应对,防汛保灌等做好水量调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学经济理论,通过分析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揭示了常见灾害发生的规律;结合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要求,探讨了滨州市有关防灾模式,包括“上农下渔”、“暗管改碱”、“枣粮间作”、“生物发酵床养殖”及“工业生态链”等模式,并提出了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盐碱地改良、开发耐盐药用植物、利用天敌防虫害、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灌区改造、新能源开发等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持续变暖,低碳环保日益提上议程。发展低碳农业成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遏制环境恶化、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农业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主题。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要求,提出了5个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控制稻田土壤硝态氮流失,对宁夏黄灌区稻田设置不同量秸秆还田处理:常规施肥不还田(CK)、常规施肥条件下稻秆分别半量(T1)与全量(T2)还田,采用树脂芯法测定了稻秆还田10、20、30 cm土层硝态氮淋失量.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30cm处硝态氮淋失量,减少比例在5.5%左右.从生育期内来看,前期流失量大于后...  相似文献   

20.
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化发展变化趋势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先进的“3S”信息技术,应用GIS先进的空间图层叠加分析功能对宁夏引黄灌区各级盐渍化耕地分布规律和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演变规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对策是:进一步完善的灌排体系与防渗措施;对灌区干渠进行砌护防渗治理;加强排水,调控地下水位;平田整地减少灌溉量;耕作培肥,提高土壤肥力;农艺栽培措施的运用;实施动态监测,加强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