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13年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工作办公室备案通过22种园艺作物94个新品种,其中番茄11个品种,辣椒8个品种,黄瓜4个品种,白菜3个品种,萝卜8个品种,甜瓜6个品种,豌豆2个品种,野生蔬菜4个品种,食用菌19个品种,苹果1个品种,李2个品种,葡萄1个品种,梨1个品种,观赏海棠6个品种,草莓2个品种,月季4个品种,羽衣甘蓝2个品种,百合2个品种,蝴蝶兰2个品种,菊花2个品种,草原龙胆2个品种,观赏草莓2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大豆混合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黑农29、黑农33、黑农34和合丰29四个大豆品种,按不同品种数,不同品种和不同比例配制成38个混合品种,产量结果表明,构成混合品种的品种数目不宜过多,一般以两个为宜。通常而言,两个品种以1:1比例混合构成混合品种效果优于其它的比例。品种数目相同,构成混合品种的原始品种不同,增产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早稻品种演变与产量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以来,我省种植的早稻品种达500多个,种植品种从高秆到矮秆,农家品种到引进育成品种,单一熟期到早、中迟熟搭配,产量稳步提高,但近10年来,早稻品种出现多,乱,杂,当家品种不突出,产量徘徊不前。本文通过省38年早稻品种演变的回顾,揭示品种与产量的关系,分析探讨当前品种  相似文献   

4.
三、主栽品种 中国现有红枣品种704个,其中干制品种224个,鲜食品种261个,兼用品种159个,加工品种56个,观赏品种4个。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新疆多年引种的情况,目前规模发展的主栽品种有:灰枣、骏枣、赞皇大枣、哈密大枣、冬枣和梨枣等。  相似文献   

5.
陕西小麦品种资源品质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2554份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高蛋白品种147份,高赖氨酸品种202份,优质品种83份,高蛋白高赖氨酸品种,优质品种均以泰巴山区为最高。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有差异,国内育成品种最好,国外引进品种次之,稀有品种较差,并与小麦品质和粒色有关,红粒品种优于白粒。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的大白菜共有6个地方品种,7个引入品种24个育成品种,将其中的杂种一代分解为亲本后,共有29年大白菜育成品种。这些育成品种共可追溯到13个祖先亲本,多数情况下,一个祖先亲本只衍生出一轮育成品种,仅有少数品种再次衍下一轮育成品种,而无第三轮衍生的现象。所淑及的13个祖行本,仅有3个为当地农家品种,其余均为引入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个外国胡芦巴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国外品种在基本形态特征上与宁夏品种无明显差异,但株形、分枝特性和结英特性上有较大差异,利比亚、以色列、埃及和印度品种表现为早熟,大多数国外品种千粒重较高,但产量偏低。引自摩洛哥的品种,生育期与宁夏本地品种相当,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株形较为理想,千粒重明显高于宁夏品种,具备了高品质产品的特点,初步认为是一个可以在大田中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河北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84.9%的参试品种抗枯萎病,65.41%的品种达抗枯耐黄水平,抗黄萎病的品种很少,双抗品种更少;年度间参试品种抗病性表现为抗枯萎病性达到较高水平后趋于稳定,不同类型品种有明显差异,杂交种优于常规品种,非抗虫棉好于转基因抗虫棉,低酚棉抗病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台湾省甘蔗育种的历史悠久,成绩显著,首先是引种,先后引进27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种,其中以NCO310为最好,贡献最大,1920年开始甘蔗杂交育种,到1979年先后育台糖品种(F)178个,由1979年起台湾将新育成的品种改为新台糖品种(ROC)称号,到1995年共16年,先后育成命名为新台糖的品种21个,目前的才老台糖品种基本上被新台糖品种所代替,1995年台湾推广商业品种18个,其中,老台糖品种只  相似文献   

10.
对3个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春小麦品种分别进行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收获期的田间试验,并对其产量,容重,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熟制的春小麦品种最佳播种期不同,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中晚熟品种应尽量早播,不同收获期对春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无论是早熟品种,还是中晚熟品种最佳收获期均为完熟期,掌握春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水稻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杂交中粳和常规中粳区域试验数据,对新选育的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中熟中粳相比,杂交中粳组合表现为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但穗数较少、结实率偏低;主要品质性状表现为整体水平低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但在整精米率和粒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的改良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阿魏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研究结果显示,PDA加富培养基、PDA阿魏菇残柄培养基、胡萝卜加富培养基可以取代常规PDA培养基。黄豆芽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也可以使阿魏菇母种组织块再生,而玉米粉培养基对阿魏菇母种菌丝体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对大青杨无菌苗叶片植株再生体系的影响,优化大青杨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对大青杨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最大为激素NAA,其次是培养基类型,最后是激素6-BA;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是NAA,其次是培养基类型,最后是6-BA;对丛生苗生根的影响最大是激素类型,然后是培养基类型;培养基类型和激素的质量浓度对大青杨再生体系有着较明显的影响。最适宜大青杨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5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率达100%;最适宜大青杨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0.05 mg/L 6-BA+0.01 mg/L NAA,芽健壮;最适宜大青杨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1 mg/L IBA,经过14 d生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了培养液容积、深度、更替时间对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减液层深度对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影响明显,理想的液层深度是6.2mm;在保持单位面积上培养液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培养容积大小对培养无影响;隔24h更换上清液,能使牛巴贝斯虫稳定地生长,延长更换增减液的时间能显著地抑制牛巴虫的生长繁殖。试验还在此基础上清液利用较大容积(16.0ml)对1株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栽培技术对尖头北虫草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液体培养基、菌种代数、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菌液接种量、补充液体成分等不同处理,按照常规方法栽培北虫草,测定子实体产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液体培养基成分对子实体产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F1代和F2代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5 ml菌液的处理产量极显著高于接种2 ml菌液的处理产量(P0.01);补充清水和营养液子实体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天然有机物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尖头北虫草菌种继代1~2次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栽培培养基营养液成分和VB1含量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足够的菌液接种量可以提高产量;培养过程中补充清水即可。  相似文献   

16.
芦荟试管微克隆繁育中芽增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库拉索芦荟茎尖组织、叶盘组织和茎盘组织的离体培养特性,发现芦荟茎尖组织芽增殖效率较低,叶盘组织无再生能力,而茎盘组织是芦荟试管克隆芽增殖系建立的最佳外植体。利用茎盘组织建立微克隆增殖系与茎盘组织在茎段上的位置有关,库拉索短宿茎的中部茎段不定芽形成能力最强。细胞分裂素是诱导库拉索芦荟芽增殖的主要激素,但质量浓度过高,不定芽生长弱,玻璃化现象严重。1.0mg/L6-BA,1.5mg/LKT和0.5mg/LNAA组合的MB培养基(该培养基由MS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B5培养基的有机物质构成)是库拉索芦荟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主处理)与3个氮水平(副处理)对烤烟产量、光合特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地上部生长具有正交互作用.2)种植密度、施氮量、种植密度×施氮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密度与中密度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两者均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高密度时光合速率在高氮时高于中、低氮处理;中密度时光合速率在中氮时与低、高氮时均无显著差异,高氮时显著高于中氮时;低密度时光合速率在高氮时低于低氮时,中氮处理与低、高氮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旺长期和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瓜疫病菌毒素的产生和生物测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疫病菌菌系Pm7在铵氮培养液、黄瓜籽培养基、修改的Cs培养液和Plich&Rudniki培养液中均能良好生长,其中以铵氮培养液和黄瓜籽培养基产毒能力较强。该菌系在适于生长的4种培养基中生长20天所产生的培养滤液对10个黄瓜种质有程度不同的毒性,该菌系培养滤液对辣椒、南瓜、茄子、番茄等蔬菜幼苗也有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香石竹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和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BA与NAA浓度比及KT浓度有关;芽诱导与BA、KT、NAA均有关;芽增殖与BA的浓度及BA和NAA的浓度比有关。MS+BA 0.3 mg/L+KT0.5 mg/L+NAA 1.0 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BA 0.5 mg/L+KT 0.5 mg/L+NAA 2.0 mg/L,芽分化率达65%;芽增殖培养基以MS+BA 0.3 mg/L+NAA 0.1 mg/L为最佳,增殖芽数最多,玻璃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10个新月弯孢和2个画眉草弯孢分离株作为测试菌株,分别比较了在KNI、MMC和KPS3种诱变培养基和KPS培养基6个KClO3浓度梯度下产生Nit突变体的情况。结果表明:①Nit突变体的数量、产生率等指标在KPS培养基与KNI、MMC培养基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KPS培养基更适合于Nit突变体的诱导。②KClO3浓度为2.5%的KPS培养基最适合玉米弯孢叶斑病菌Nit突变体的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