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入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电控机械式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功能、对象结构、行为和活动以及实现方式等建立了一整套模型.UML模型经过适当转换,可以基于量子平台实现从模型到代码的自动生成.该方法在开发、维护和代码重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前后台系统开发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UML在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是世界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农业资源数据库是“数字农业”最核心、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数字农业数据库的建设也是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标准化建模语言UML是最广泛的、可视化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语言。为此,讨论了如何将UML利用在农业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刘婷婷  李娜 《农机化研究》2022,44(5):124-127,162
针对冬小麦自动灌溉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UML对冬小麦灌溉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的硬件主要组成为实时监测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水泵控制系统、可视系统、通信系统和报警系统,系统采用UML作为建模语言,配套Rational Rose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建模,以保证系统软件的设计人员、开发人...  相似文献   

4.
机械产品专利作用结构知识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产品专利包含了产品改进和创新的技术知识,对专利知识有效提取和合理表示是利用专利知识辅助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现有专利技术方案提取方法和知识表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英文专利包括技术对象和技术关系两方面提取任务的专利作用结构知识提取方法,建立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结构XSD表示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专利作用结构知识表示模型.研究了机械产品专利语言的特点,采用最大熵原理和专利术语词典识别提取技术对象,通过建立组成类动词库识别核心动词提取技术关系.该专利作用结构知识表示模型具有表达直观和提取过程计算机自动处理等特点.结合专利实例,提出了从专利中提取专利作用结构知识,写入XSD结构化文档,最后转化为专利作用结构表示图的获取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使用UML语言对其总体设计进行建模.介绍了如何利用UML对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建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建立了监控系统的用例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系统总体设计的系统化与规范化,更有利于总体设计的评估与优化,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轻型汽车法规检测和研究开发的需要设计了排放测试主控计算机系统。基于虚拟仪器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硬件,采用统一建模语言设计了系统软件,实现了轻型车气袋采样、连续稀释采样和直接采样的数据采集、流程控制和数据处理。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适合轻型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测试,其测试功能全面,控制可靠,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7.
介绍遵循IEC61970标准中的CIM建立电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接口。通过对电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的定义,系统可以与同类系统或其他系统交换信息。重点阐述交换信息格式,采用两种统一框架描述,即RDF资源描述框架和E语言描述框架。系统根据交换信息的不同和实时性要求的不同,定义4种接口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C/S和B/S结构为基础,应用UML技术设计农村电网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介绍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流程,阐述该系统的开发环境、架构和功能,设计了系统用例,并重点介绍作业指导书的设计。经运行实践表明,应用该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可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遵循IEC61970标准中的CIM建立电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接口.通过对电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的定义,系统可以与同类系统或其他系统交换信息.重点阐述交换信息格式,采用两种统一框架描述,即RDF资源描述框架和E语言描述框架.系统根据交换信息的不同和实时性要求的不同,定义4种接口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C/S和B/S结构为基础,应用UML技术设计农村电网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介绍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流程,阐述该系统的开发环境、架构和功能,设计了系统用例,并重点介绍作业指导书的设计。经运行实践表明,应用该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可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以156起有大型车参与的事故为例.从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大型车与大型车碰撞事故(包括卡车单车事故)、大型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为分类,分别对三种类型的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法规对大型车的侧面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以及大型车驾驶室的安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渠道衬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U形渠与梯形渠、矩形渠衬砌工程量的分析比较在相同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U形渠比梯形渠和矩形渠节省多少衬砌工程量 ,教科书和有关资料没作回答。本文试图作较系统的量的分析比较 ,这也是推广U形渠的主要依据和关键问题所在。设U形渠和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厚度相同 ,在一定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比较U形渠、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工程量 ,等于它们的湿周比较。1.1 U形渠的水力计算公式水深h =12 +β D过水断面W =π8+β D2湿周 χ =π2 +2 β D水力半径R =wχ =π8+β D/π2 +2 β谢才系数C =R1/ 6/n断面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