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虾夷扇贝苗种生产中,出现了出池稚贝质量差、中间保苗率低等问题。这除了与近海水域环境及种质等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亲贝的促熟方法不当。现就影响虾夷扇贝促熟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探讨。1亲贝入池时间为提前出苗,不少育苗单位在1月初甚至头年的12月下旬就开始将亲贝入池升温。虽然稚贝出池时间大幅提前,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一是室内蓄养时间过长、促熟效果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2.
一、亲贝选择和培育1郾亲贝选择及入室用做亲贝的海湾扇贝为壳高5~6厘米的1龄贝,体质健壮,肥满度大,外套膜伸展好,性腺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清除贝壳上的附着物,洗刷干净后可入池培育。在选择亲贝时,一定要注意产地,注意亲贝的质量。现在一般入池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2郾促熟培养(1)培养方式亲贝培育密度一般为100~120个/米3,利用扇贝养成网笼或者单层浮动网箱蓄养。采用单层浅水浮动网箱蓄养的优点是浅水层中饵料丰富,氧气充足,亲贝的代谢产物、残饵等可沉积在底层,便于清除死贝和池底积物,亲贝接近成熟时,也不易受到刺激,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3.
1 人工育苗1.1 亲鲍生殖腺的促熟培育 育苗所用的亲鲍是山东胶州湾自然采捕的8~10cm的个体和海上人工养殖的6~7cm的成鲍。2月中下旬移入蓄养池中,升温培育(每日升温0.5℃),直至水温达  相似文献   

4.
人工促熟青蛤亲贝是青蛤早繁的关键,模拟自然环境室内蓄养青蛤亲贝,亲贝成活率达90%以上;采取控温、控光、强化投喂饵料等技术措施,成功促熟青蛤亲贝,获得优质受精卵7.27亿粒,较当年青蛤自然繁殖期提早产卵一个月。孵化D型幼虫6.73亿粒,培育出壳长0.5 mm稚贝2.83亿粒。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亲贝的强化促熟,突破青蛤自然繁殖期对人工育苗的制约,为北方地区青蛤早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缩短了苗种到商品贝的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亲贝人工育肥促熟的若干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亲贝人工育肥促熟是当前海湾扇贝育苗生产的必由阶段。我国开展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研究与生产虽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地方,亲贝死亡率高、培育周期长、性腺生长发育不良、产卵不集中,对人工育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优质高效搞好亲贝培育工作,仍然是当前人工育苗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在亲贝人工育肥促熟工作中,重点抓好温度、饵料和病害防治工作,顺利完成亲贝的培育,不仅适时为人工育苗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亲贝,而且在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1亲贝选择与促熟选2~3龄的大连湾牡蛎,清除壳上附着物挂入池中,亲贝蓄养方式可采用浮动网箱或网笼式吊养,每立方米水体可蓄养50~60个,日升温1~2℃,到20~22℃恒温培养,有效积温450℃·日以上,性腺充分成熟。  相似文献   

7.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亲贝选择及采捕挑选壳长7 ̄12cm的魁蚶做为亲贝,将壳面有蚀孔和受伤的魁蚶剔除,视个体大小,一般每立方水体准备亲贝2 ̄6个。升温培育在3月中、下旬亲贝入池,室内强化促熟40 ̄50d,待海湾扇贝出池后产卵。常温培育在5月中、下旬以后进亲贝,亲贝室内促熟20 ̄…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亲贝进行升温促熟,有利于早出苗、出大苗、海区吊挂养殖、滩播养殖、虾池混养等,当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进行收获,缩短了养殖周期。同时升温促熟进行太平洋牡蛎控温育苗,可进行多茬育苗,提高了育苗池的利用率。升温促熟与产卵时间的确定是太平洋牡蛎人工控温育苗的关键之一。具体方法: 1.亲贝的入池时间 亲贝入池在3月份为主,最晚不要迟于4月初。北方沿海自然水温在5~10℃范围内,此时将壳长8.0cm以上的亲贝经挑选、洗刷干净后,按每层5~7  相似文献   

9.
王丽 《科学养鱼》2002,(12):13-13
提高海湾扇贝的孵化率是育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莱州市水产研究所的有关技术人员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一、亲贝的选择与越冬1.选择生殖腺饱满,个体大,外观完整的亲贝。亲贝入车间后先稳定2天,水温为自然温度3℃,;暂养密度为90~100个/米3。2.建议采用室内越冬,每天换入1/3或1/2的自然海水,5~6天吸污一次。二、亲贝的暂养促熟亲贝的培养是基础,亲贝生殖腺发育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获卵质量的高低。1.注意有效温度的积累,控制水温升降的速度。亲贝前期每天水温提高1℃,…  相似文献   

10.
尤颖哲 《福建水产》2016,(6):481-485
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对亲贝进行促熟培育获得高质量受精卵是开展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亲贝存在性成熟同步率低、产卵不集中的问题,研究对波纹巴非蛤亲贝分别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人工暂养促熟培育,经5、10、15、20 d的暂养促熟培育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产卵,比较不同的暂养促熟方法和促熟培育时间对亲贝的性腺发育及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室外土池人工促熟法,波纹巴非蛤亲贝性腺发育的成熟情况比室内水泥池促熟法好、死亡率低;且经室外土池人工促熟培育10 d,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及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6):32-33
3鳜鱼的苗种培育3.1夏花培育近年来,鳜鱼苗种培育技术不断提高,培育方式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现在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3.1.1培育方式3.1.1.1水泥池微流水培育水泥池规格一般为4m×6m×8m,设有进排水装置,采用微流水的方法。主要用于培育开口3天后的鳜鱼苗,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3.1.1.2土池培育鳜鱼长到2.0~2.5cm时,可以投放到小型池塘…  相似文献   

12.
虾夷扇贝高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虾夷扇贝育苗一般在1~4月份,正是比较寒冷冬季,室内育苗的成功率较低,由于海水温度较低,海上稚贝的保苗率也很低,有的甚至为零。为此我们近几年在虾夷扇贝育苗中,通过种贝蓄养、幼虫培育、下海保苗等措施入手,探索一套虾夷扇贝稳产高产育苗技术,并于2001年春在文登市北海综合育苗基地,取得单位水体平均出商品苗近100万粒(5毫米)的较高记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虾夷扇贝种贝购于大连长海县海区,2~3龄,大小10~16厘米,共260个雌贝,20个雄贝。2.育苗设…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常采用提早加温育苗的办法,这样需要近一个月的亲贝蓄养,以使其性腺成熟,保证采到足够的优质卵。因此海湾扇贝亲贝蓄养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多采用网笼进行蓄养亲贝,但因室内海水温度比海区的升温幅度快,温度对其刺激厉害,亲贝死亡率高。同时,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劳动强度也大,特别是死亡亲贝因挑选麻烦,不能及时清  相似文献   

14.
陈爱华 《水产养殖》2002,(1):28-29,3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是泥蚶人工育苗的基础,单胞藻饵料培养的品种、质量以及投喂数量,直接影响着泥蚶亲贝性腺发育、幼虫、稚贝的成活与生长。根据泥蚶幼虫发育的不同阶段,需培养和投喂不同品种的饵料,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1 材料方法1.1 单胞藻品种有硅藻:三角褐指藻、小硅藻。金藻:湛江叉鞭藻、3011、大溪地等。扁藻:亚心形扁藻、青岛大扁藻。1.2 泥蚶亲贝购自浙江温州自然海区,性腺尚未发育。亲贝经促熟培养后催产,获得所需的幼虫及稚贝。试验用池为5m× 6m ×1.1m的水泥池。1.3 饵料培养 藻种培养:5 …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北方如胶州湾,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10月。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甚至直接导致育苗生产的失败。因此,海湾扇贝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是育苗生产中最为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98年进行了虾夷扇贝控温育苗高产试验。亲贝室内人工暂养促熟,16℃产卵孵化,16.5℃幼虫培育,投喂金藻3011,8701和扁藻,14天投放附着基,稚贝培育18天,中间保苗70天,出苗量达到42.19万粒/m^3。  相似文献   

17.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毛蚶全人工育苗的过程和相关要点。亲贝通过蓄养促熟,经12h阴干、1h流水刺激可获催产成功;经选优、幼虫培育、附着基的选择和洗苗、疏苗等相关措施,在28-30℃,pH8.0-8.2,比重1.016-1.018条件下经40余天的培育获800~1.000um出池稚贝3.98亿。通过对无基质培育的试验,改变了毛蚶育苗模式,简化了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19.
1 亲贝室内越 在自然海区越冬的亲贝受海区条件影响很大,室内越冬则可以有效避免风浪。温差的急剧变化对亲贝成活率和体质造成的影响。室内越冬应注意以下问题: 1)水温 越冬时的水温一般保持在3~6℃。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地下温井水调温。没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加满水的育苗池或饵料池上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辐射能升温。一般情况下,1℃左右的自然海水,3~5天可达到3℃以上。 2)管理 亲贝密度 120~150个/m3,每天充气4~6次,每次20分钟,5~7天倒池1次。 3)饵料 人工培养的单细胞藻、自然海水繁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升温促熟培育海湾扇贝产卵的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峰 《水产科学》1989,8(2):14-18
我国北方沿海的海湾扇贝养殖,为了充分利用夏秋季高水温期养成、达到当年底收成的目的,在人工育苗时需将种贝于早春移入室内,在升温给饵条件下进行人工促熟培育,这项工作已成为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生产环节。种贝促熟培育的生物学依据,是当性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