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陕西彬州尖顶柿和临潼火晶柿为材料,采用低温冷冻脱涩,基于脱涩时间、脱涩后柿果中的单宁、VC、黄酮、总糖含量,筛选出以陕西彬州尖顶柿为果冻制作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柿果营养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果冻为基准,柿果汁添加量24%,魔芋精粉添加量0.8%,白砂糖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16%。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得的果冻膳食纤维含量达到3.82 g/100 g,可用“膳食纤维来源或含有膳食纤维”来声称,此研究旨在为柿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黑米提取液为基料,以流变测试和感官评价为综合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获得富含花色苷可吸米醋风味果冻配方为魔芋胶-卡拉胶共混胶添加量0.04%(W/W,浓度比为1∶1),米醋添加量10%(W/W),柠檬酸钾添加量0.12%(W/W),白砂糖添加量10%(W/W)。最优条件下获得的可吸果冻制品色泽为淡黄色、组织形态均匀、米醋香味突出、酸甜适口、可吸性良好,且流变弹性模量值(G’)与市售产品非常接近,G’介于10.5~15.5 Pa,具备典型弱凝胶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稻米高值化利用及可吸醋基风味果冻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风味独特的低糖果冻,以雪莲果与猕猴桃果汁为原料,采用混料设计优化复配胶(卡拉胶、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比例,分别讨论复配胶、复合果汁(雪莲果∶猕猴桃=2∶1)、木糖醇及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果冻配方。结果表明,雪莲果猕猴桃果冻的最佳配比为:以500 g果冻为基准,复配胶添加量0.8%,其中卡拉胶∶魔芋胶∶CMC-Na=0.525∶0.355∶0.120,复合果汁添加量25%,木糖醇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在该配方下,所得雪莲果果冻口感细腻,弹性适中,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雪莲果香味。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火龙果和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色泽美观、独特风味的低糖保健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果冻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指标,优化果冻生产配方,得到最优果冻工艺为火龙果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20%,复配胶添加量2%(魔芋胶∶黄原胶∶卡拉胶=1∶2∶2),柠檬酸添加量0.12%。该产品具有火龙果清香味,色泽均匀、组织形态、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软枣猕猴桃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糖、柠檬酸及其他辅料,研制出口感优良、风味独特的软枣猕猴桃饮料。试验结果显示,酶的添加量为0.08%,酶解时间为8h的出汁率最高。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饮料最佳配方,即果汁15%,糖12%,柠檬酸0.1%,稳定剂0.05%。  相似文献   

6.
以马齿苋、柠檬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使用合适的胶凝剂,研究马齿苋柠檬汁复合型果冻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胶凝剂最佳配比为果胶∶琼脂为3∶2,产品配方为马齿苋添加量51%,柠檬汁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34%,复合胶凝剂添加量1%。试验所得果冻爽滑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软枣猕猴桃和玫瑰花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饮料的最佳原料及澄清剂配方。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玫瑰饮料的最佳配方为:30%软枣猕猴桃汁、15%玫瑰花汁、0.015%阿斯巴甜、0.02%柠檬酸;最佳澄清剂配方为:0.15%壳聚糖、0.1%硅藻土、0.05%明胶。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饮料具有清澈透明的浅黄色,猕猴桃与玫瑰的香气均匀浓郁,酸甜适口,味道协调。  相似文献   

8.
以海参和银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海参银耳果冻的配方。结果表明,生产海参银耳保健果冻的最佳配方为:银耳提取液添加量50%,复配胶粉添加量0.5%(卡拉胶0.3%,果胶0.2%),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1%(均以果冻质量计),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研制出的海参银耳果冻色泽美观,甜酸滑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9.
以香蕉粉为原料制作香蕉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香蕉粉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香蕉粉添加量4%,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14%,复合凝胶剂(卡拉胶∶魔芋胶的复配比5∶5)添加量1.2%时,产品综合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南瓜和高蛋白大豆东农42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得分确立了南瓜豆奶果冻的最佳加工工艺,配方为果汁原汁添加量45%,南瓜汁∶豆奶=3∶1,赤藓糖醇添加量15%,苹果酸添加量0.12%,复合胶添加量2%(卡拉胶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魔芋胶添加量=3∶2∶1)。采用该工艺制得的果冻产品色泽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香气协调,且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增加到糖尿病等低糖摄入人群日常饮食种类中。  相似文献   

11.
在固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条件下,研究五种溶剂提取鱼腥草活性物质中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与对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55%丙酮提取鱼腥草活性物质中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与对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最好,其最佳浓度下提取的鱼腥草活性物质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达92.81%,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达89.53%;当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和VC溶液浓度均为2 mg/mL时,二者对亚硝胺的阻断率分别为51.08%和66.91%,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分别为23.04%和38.22%。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药桑、鞑靼桑和白桑为材料,分析了它们的水分、pH值、可滴定酸、灰分、维C、葡萄糖、果糖、粗脂肪、粗蛋白、总酚和总黄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葚果实的营养品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药桑的可滴定酸、维C和总酚最高,分别为1.14%,97.3 mg/100 g FW和10.32 mg GAE/g FW;白桑的水分、pH值、粗脂肪、粗蛋白、果糖和葡萄糖最高,分别为83.98%,6.20,0.41%,1.21%,68.10 mg/g FW和73.94 mg/g FW;而鞑靼桑的灰分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1%和2.77 mg RE/g FW。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包装贮藏方式对哈密瓜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风干燥制得的哈密瓜片为试材,研究了充N2、CO2和常压包装结合25、5℃处理哈密瓜片贮藏期内硬度、色差、总糖、总酚、黄酮、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充N2包装、5℃低温处理条件有效保持了哈密瓜片的品质,在贮藏第10个月时,5℃充N2低温处理的哈密瓜片中总糖、总酚、黄酮、VC含量分别为0.814%、252.637 mg/kg、31.133μg/mg、1.600 mg/100 g;硬度和L*值为0.157 kg/cm2、67.140,其值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25℃充N2包装对哈密瓜片的总酚、黄酮和硬度均有较好的保持,分别为219.460 mg/kg、27.660μg/mg和0.137 kg/cm2,5℃充CO2贮藏对哈密瓜片的色泽保持较好,为64.290,仅次于5℃充N2低温贮藏处理。由此可得,5℃充N2低温处理方式能够减缓哈密瓜片中总糖含量、总酚含量、黄酮含量、VC含量的降低,有利于延缓货架期哈密瓜片色泽的降低和提高VC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14.
软枣猕猴桃是抗寒树种,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为推动软枣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加强产品开发,从软枣猕猴桃的资源分布情况、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产品开发等角度概述了目前软枣猕猴桃产品的研究现状,指出软枣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软枣猕猴桃雌雄株间光合特性差异,以野生软枣猕猴桃成龄雌雄株为试材,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雌株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而雄株为三峰型,雌雄株均出现“午睡”现象;软枣猕猴桃雌株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型,而雄株为双峰型,雌雄株“午睡”现象不太明显;雌株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而雄株为三峰型;雌雄株细胞间隙CO2浓度日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出现3次高峰,但出现的时间和峰值具有显著差异;雌雄株叶面温度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但高峰出现的时间和峰值均有较显著差异。软枣猕猴桃雌雄株间光和特性日变化在趋势和数值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性别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分析、评价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对70份种质资源果实的15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质间各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类型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贡献率分散,性状变异具有多向性。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由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果梗长决定,第2主成分主要由果皮颜色、表皮光滑度及果形指数决定,第3主成分主要代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第4主成分反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情况。因此在软枣猕猴桃育种改良过程中,第1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增大果实大小,第3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武兴菲 《保鲜与加工》2021,21(3):125-129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枣果褐变度不断提高,总酚、总黄酮含量不断下降;枣果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芦丁、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是其主要酚类物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是枣果的酶促褐变底物,儿茶素是最主要的酶促褐变底物;干制过程中枣果的褐变度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总酚、总黄酮参与了枣果褐变的进程。研究结果为红枣干燥过程品质调控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鲜切后的贮藏品质,以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为试材,分别使用0.5 mmol/L水杨酸、0.1%溶菌酶和6 mg/L二氧化氯3种保鲜剂和蒸馏水浸泡鲜切娃娃菜,通过测定鲜切娃娃菜的色差值、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对鲜切娃娃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溶菌酶、0.5 mmol/L水杨酸和6 mg/L二氧化氯均可有效保持鲜切娃娃菜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娃娃菜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活性。从总体效果来看,0.1%溶菌酶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鲜切娃娃菜叶绿素、抗坏血酸(VC)、总黄酮、总酚的消耗,使POD活性增加、PPO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处理下香椿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VC含量、谷胱甘肽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含量及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呼吸强度、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可溶性蛋白、VC、谷胱甘肽、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臭氧浓度为8.56 mg/m3处理组的香椿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但当臭氧浓度达到12.84 mg/m3时,对香椿造成了损伤并加速其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