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在舟山东极岛养殖区检测海水和水生动物中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含量,对该地区EDCs的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为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扩展东极岛养殖区EDCs的基础数据。[方法]在舟山东极岛养殖区采集3个点位的水生生物样品及海水样品,测定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双酚A(BPA)、壬基酚(4-NP)、六氯环己烷(HCHs)和滴滴涕(DDTs)浓度。[结果]海水和水生动物样品中均未检出BPA、HCHs与DDTs。在海水水样中,雌激素E1、E2、E3未检出,4-NP浓度为2.94~6.70 ng/L。生物样品中,E1、E2、E3浓度为0.24~9.36 ng/g;4-NP在厚壳贻贝中含量为104.40 ng/g,在近江牡蛎中的含量为11.86 ng/g。[结论]EDCs对东极岛养殖区已经造成一定影响,E3的最大风险熵大于1,表明已对该地养殖海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需进行定期监控以防止危害扩大。  相似文献   

2.
开沟起垄穴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前期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对甲烷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步深施肥精量穴直播(30 cm)、宽窄行(35 cm+15 cm)精量穴直播和25cm固定行距精量穴直播3种直播方式,以人工撒直播、机插秧、手抛秧和人工移栽为对照,利用静态箱法测定水稻分蘖前期甲烷的排放通量.【结果和结论】对2010和2011年2年采集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精量直播对照组相比,精量穴直播可以降低田间54.55%甲烷气体排放(P=0.011);不同栽种方式的甲烷平均排放通量顺序为:深施肥精量穴直播[(1.48±0.44)mg·m-2·h-1]宽窄行精量穴直播[(1.65±0.30)mg·m-2·h-1]固定行距精量穴直播[(2.57±0.56)mg·m-2·h-1]人工撒直播[(2.89±0.61)mg·m-2·h-1]机插秧[(3.77±0.64)mg·m-2·h-1]人工移栽[(4.76±0.90)mg·m-2·h-1]手抛秧[(5.33±0.84)mg·m-2·h-1].研究结果表明开沟起垄穴直播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分蘖前期甲烷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 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单一浓度的Hg(0.020mg·L-1)、Pb(0.10mg·L-1)、Cd(0.10mg·L-1)重金属混合液暴露15 d后测得Hg和Cd在近江牡蛎体内的蓄积量最大,整个积累阶段蓄积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61 mg·kg-1湿重和7.66 mg·kg-1湿重,而3种贝类体内蓄积的Pb含量差别不大.其平均值在1.08~1.85 mg·L-1湿重范围变化;在排放阶段,蓄积于3种贝类体内的Pb和Hg的含量在释放过程的第3d就明显下降.其释放比例最高可达72%,最低也有12%左右,但之后一直到释放阶段结束,Ph和Hg的含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浓度水平而未有显著变化.而Cd在3种贝类体内的含量始终未发现有明显改变.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随暴露时间延长重金属在3种生物体内积累量的增加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近江牡蛎对Hg、Pb、cd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积累阶段其平均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435.6、11.3、76.5)远高于菲律宾蛤仔(分别为53.7、18.5、19.5)和翡翠贻贝(分别为121.8、1.1、15.2).  相似文献   

4.
枸杞岛紫贻贝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嵊泗马鞍列岛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内枸杞岛海域开放式浮筏式养殖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生长存在差异[组织干重(0.200±0.017)g]的现象,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紫贻贝生长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含量[(15.73±5.724)mg/L]、颗粒有机物(POM)浓度[(5.43±1.092)mg/L]和颗粒有机物与悬浮颗粒物(SPM)比值(0.200±0.057)对紫贻贝生长影响显著(P<0.05)。其中,POM与SPM的比值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最大。从水动力角度探究影响POM和SPM分布的原因,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该海域流态进行监测发现,紫贻贝浮筏式吊养设施对该养殖海域水流交换产生重要影响,潮流从表层(L1MAX31.88 cm/s)至底层(L1MAX37.68 cm/s)逐渐增大,且涨落潮迎流面的流速(L1MAX31.88 cm/s,L3MAX35.53 cm/s)大于养殖区内部流速(L2MAX20.21cm/s)。养殖区域内水流的交换影响浮游生物及颗粒有机物等饵料的分布,饵料分布对紫贻贝生长产生影响。养殖区域外围的贻贝生长速度(0.017 g/M)显著高于中间区域的贻贝生长速度(0.011 g/M)。因此,在大规模的贻贝养殖区内,合理规划养殖区块,沿着潮流方向预留相应的通道以改善贻贝养殖区域内部的水交换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哲罗鱼稚、幼鱼耗氧量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体重规格的哲罗鱼(Hucho taimen)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哲罗鱼的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耗氧量和窒息点与体重呈正相关。水温在13.5~15℃范围内,平均体重(0.67±0.19)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72±0.08)mg.h-1.g-1,平均耗氧量为(0.48±0.06)mg.h-1.tail-1;平均体重(2.60±0.61)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60±0.1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62±0.23)mg.h-1.tail-1;平均体重(61.83±8.44)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20±0.9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2.36±6.14)mg.h-1.tail-1。在13.5~15℃温度范围内,三组哲罗鱼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 mg.L-1;哲罗鱼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耗氧率明显大于夜晚;A1、A2和A3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0 mg.L-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分别以未改性贻贝壳及3种不同浓度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TP)进行去除,并对4种贻贝壳BAF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磷含量为14.03~14.73 mg/L时,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BAF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90.11%;在2种不同磷浓度的条件下,4种贻贝壳BAF对NH3-N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磷含量为2.26~2.61 mg/L时,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BAF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91.89%。磷含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OD和NH3-N的去除,但TP的去除效率降低。[结论]4种贻贝壳填料BAF中,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填料BAF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和TP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的耗氧率、二氧化碳排出率及氨氮排泄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能源物质的供能比.结果表明,体重(22.25±14.35) g的克氏原螯虾在水温(20.0±0.5) ℃时,耗氧率为(0.191±0.081) mg*g-1*h-1,CO2排出率为(0.207±0.085) mg*g-1*h-1,NH3-N排泄率为(0.669±0.199) μg*g-1*h-1,能耗率为(2.94±1.19) J*g-1*h-1;试验虾代谢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为2.7∶29.9∶67.4;耗氧率(R0)与体重(m)负相关,关系式为R0/( mg*g-1*h-1)=1.356 5(m/g)-0.688 2.  相似文献   

8.
华南沿海近江牡蛎体中硫丹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种植业近年仍在使用的硫丹杀虫剂对沿岸海域的污染状况,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作指示生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软组织中硫丹的含量(按μg·kg-1湿重计),分析硫丹含量的时空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华南沿岸海域牡蛎体中硫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平均值相对高低依次为广东沿岸(2.13μg·kg-1湿重)海南沿岸(1.23μg·kg-1湿重)广西沿岸(0.76μg·kg-1湿重),且在23个观测站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按牡蛎体中硫丹异构体组成初步推测,近几年华南沿岸地区使用硫丹的可能性依次为广东广西海南岛。共观测样本115份,在检出硫丹的40份样本中,硫丹残留量在1.03~12.2μg·kg-1湿重程度范围内,其中2份略高于欧盟的限量,16份略超过日本的限量,但远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限量和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的人体安全摄取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P-糖蛋白(P-gp,编码基因Abcb1)对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大,本试验旨在探究黄连素对肉鸡组织Abcb1mRNA表达及对恩诺沙星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研究药物间相互作用提供依据。[方法]15只1月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2个黄连素(40和80 mg·kg~(-1))处理组(n=5)。不同剂量黄连素处理AA肉鸡1 d后采集组织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内Abcb1 mRNA表达的差异;另取15只1月龄AA肉鸡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个黄连素(40和80mg·kg~(-1))处理组,各组鸡处理后口服恩诺沙星10 mg·kg~(-1),并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恩诺沙星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统计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荧光定量的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的黄连素处理能显著降低肾脏(P=0.021,P=0.003)、十二指肠(P=0.036,P=0.008)、空肠(P=0.028,P=0.086)和回肠(P=0.026,P=0.003)中Abcb1 mRNA的表达水平,但对肝脏Abcb1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药动学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单剂量口服后在肉鸡体内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0.96±0.25)h-1,消除半衰期(T1/2ke)为(4.19±0.26)h,达峰时间(Tmax)为(2.66±0.45)h,血浆中峰浓度(Cmax)为(1.83±0.25)μg·m L-1,AUC0~∞和AUC0~2 h分别为(21.78±1.59)和(5.30±0.45)μg·m L-1·h;40和80 mg·kg~(-1)黄连素处理肉鸡后,能显著促进恩诺沙星在肉鸡体内的吸收,减慢其排泄过程,表现为Ka显著升高为(1.66±0.17)和(1.78±0.18)h-1,AUC0~∞和AUC0~2 h显著升高为(28.04±0.54)、(29.80±1.68)μg·m L-1·h和(7.07±0.36)、(7.60±0.58)μg·m L-1·h(P0.05),Tmax显著下降为(2.13±0.18)、(2.07±0.35 h)(P0.05)。[结论]不同剂量黄连素引起肉鸡各组织内P-gp编码基因Abcb1的mRNA表达量有所下降,并导致恩诺沙星吸收加快,排泄减慢,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该结果可为研究黄连素作为P-gp抑制剂候选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8头健康猪按体质量单次深部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5 mg.kg-1林可霉素,10 mg·kg-1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的血药浓度,使用非房室统计矩分析方法处理得到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林可霉素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e=(0.21±0.01)h-1;t1/2β=(3.38±0.09)h;tmax=(0.29±0.02)h;Cmax=(5.15±0.18)μg·mL-1;AUC0~LOQ=(10.27±0.38)μg·mL-1.h;MRT=(3.52±0.11)h;ClB/F=(0.46±0.01)L·h-1·kg-1;VZ/F=(2.26±0.12)L·kg-1.大观霉素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e=(0.43±0.01)h-1;t1/2β=(1.64±0.06)h;tmax=(0.44±0.03)h;Cmax=(20.05±0.70)μg·mL-1;AUC0~LOQ=(51.82±0.98)μg·mL-1·h;MRT=(2.39±0.04)h;ClB/F=(0.19±0.01)L·h-1·kg-1;VZ/F=(0.46±0.02)L·kg-1.结果表明,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混悬注射液后,两药均迅速吸收并快速消除,但后者吸收稍慢,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1.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优化组合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下行生物膜池、上行生物膜池、下行牡蛎壳滤池和上行牡蛎壳滤池4个单元串联构成,各单元底部均设置了曝气装置.设计了仅其中1个单元或者3个单元曝气的4种工况,来研究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总氨氮质量浓度为0.52~0.72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5~0.72mg·L-1,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59~9.26mg·L-1,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81—2.40mg·L-1,水温为15.3~20.4℃时,采用仅上行牡蛎壳滤池曝气工况时水处理效果最好,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7±7.5)%、(94.9±3.6)%、(12.2±38.7)%和(17.8±17.4)%,各项指标的出水浓度分别为0.16、0.04、6.76、1.91mg·L-1.其中:总氨氮和硝酸盐氮出水浓度分别达到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和Ⅲ类水标准,亚硝酸盐氮出水浓度低于鳗鱼养殖安全浓度,但活性磷酸盐出水浓度高于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过滤后养猪废水厌氧发酵与固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养殖废水高效处理方法,文章采用粉碎玉米秸秆过滤养殖废水中悬浮性固体,并对过滤后养猪废水作厌氧发酵和固氮研究。经过滤,总固体(TS)去除率达47.55%,在中温(35±2)℃条件下,研究5、15、25 d 3种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过滤后养猪废水全混合厌氧发酵特性。厌氧发酵过程运行稳定,产生沼气甲烷含量均稳定在70%左右,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时,产甲烷效率为239.17 mL CH4/gVS,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60.94%。沼液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固氮处理,经过试验参数优化在物质的量比n(Mg2+)n(PO43-):n(NH4+)=1.021.061、pH为9.6条件下,氨氮(TAN)去除率达86.66%,处理后沼液中氨氮浓度为160 mg·L-1,研究结果可为养猪废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叶白蜡幼苗生长对不同光强遮荫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幼苗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最大,分别为70.0 cm、6.84 mm、31.95 cm、798.80 cm2、10.28 g、31.13×10-3g.d-1和3.25×10-5g.cm-2.d-1,而且随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比叶面积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增大后减小,在3.47%NS处理最大(597.43 cm2.g-1)。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市及周区共采集65个土壤样品和46种155个蔬菜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镉含量,对兰州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菜地土壤镉积累明显,其范围为0.11~0.72 mg.kg-1,平均值为0.22 mg.kg-1,变异系数为61.93%;土样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反映了人为活动已对土壤中镉含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兰州市蔬菜镉含量范围、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2~76.0μg.kg-1、14.01μg.kg-1和30.3%;叶菜类和葱蒜类蔬菜的镉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茄果类和根茎类.兰州市居民人均从蔬菜中摄入镉的量为19.6μg.d-1,部分蔬菜镉可能给食用者带来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6.
福建主要港湾悬浮有机碳和悬浮有机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1年福建主要港湾水体中悬浮物质的调查资料,讨论了悬浮有机碳(POC)、悬浮有机氮(PON)的含量和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OC的季度平均含量为0.43~0.54 mg·dm~(-3),PON的季度平均值在0.22~0.26 mg·dm~(-3),属中等水平.潮流和底质对悬浮物质含量的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沉积物再悬浮对悬浮物分布影响很大,冬季尤为显著.现场调查的结果表明POC与PON存在显著相关,反映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海洋生态系统区水体中POC与PON之间的自然本底关系.各调查海区C/N比值平均为1.65~2.32,根据判断悬浮有机物(POM)来源的标准,小于8为海源有机物,并且POM中主要是浮游植物的碎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仙客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N、P、K元素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不同浓度氮磷钾对仙客来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仙客来的叶面积、株高、冠幅、开花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仙客来营养生长期N、P、K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263.4~300.0、20.0~60.0、250.0~325.0 mg.L-1,即N、P、K为3.0∶1.0∶3.7;在生殖生长期N、P、K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86.6~263.4、60.0~100.02、50.0~400.0 mg.L-1,即N、P、K为3.0∶1.0∶6.5。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研究了在福建养殖的太平洋特蛎二倍体和三倍休的生长,结果表明,经17个月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壳长、壳高、体重和软体部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增加14.41%、7.66%、35.27%和73.25%。在太平洋特蛎繁殖季节5 ̄8月,三倍体体重和软体部重量生长明显超过二倍体.还就温带及亚热带海区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生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水解酸化-UASB-A/O工艺处理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解酸化-UASB-A/O工艺对一规模化养猪场污水进行了处理工程设计,对于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COD_(CR)=10000~12000mg·L~(-1).BOD_5=4000-4500mg·L~(-1),SS=300~500mg·L~(-1),pH=9~11,NH_3-N=3000~4000mg·L(-1)的养猪场污水,拟出水水质为:COD_(CR)≤400mg·L~(-1),BOD_5≤150mg·L~(-1),SS≤80mg·L~(-1)pH=6-9,NH_3-N≤600mg·L~(-1),满足GB18596-2001的要求.本文从水质水量、工艺、各构筑物规格以及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对此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在福建养殖的太平洋特蛎二倍体和三倍休的生长,结果表明,经17个月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壳长、壳高、体重和软体部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增加14.41%、7.66%、35.27%和73.25%。在太平洋特蛎繁殖季节5 ̄8月,三倍体体重和软体部重量生长明显超过二倍体.还就温带及亚热带海区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生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