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自组织理论探讨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6个自组织特性,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有序性、非线性、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涨落性。认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及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才能产生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状态;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必须抓住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控制,特别是要控制系统内部生态的、经济的、技术的因素以及生产劳动因素之是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郭志霞  刘任涛  赵文智 《草业学报》2022,31(10):206-216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以人工灌丛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是土地荒漠化防治最有效、最经济、最持久、最稳定的措施之一。土壤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生物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养分流动和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荒漠灌丛和土壤动物互相作用能够促进灌丛“肥岛”演变,有利于灌丛生态功能发展和退化生态系统有效恢复。降水变化条件下,基于“荒漠灌丛和土壤动物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在总结荒漠灌丛分布特征、荒漠灌丛和土壤动物分布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荒漠灌丛土壤动物分布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规律及内在机制。在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从荒漠灌丛土壤动物对地上的反馈效应、研究方法与先进技术应用及荒漠灌丛土壤动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探索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荒漠灌丛土壤动物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科学问题,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建设及响应气候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生产力是持续农业的必要内涵,它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的情况下所表现的生产水平。生态生产力的本质是生态系统自由能合理的积累能力,产品是自由能积累的异化。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当自由能积累过多时,系统通过“自调节”降低其功能,使生态系统趋于顶极状态。此时自由能积累趋近于“0”。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稳定状态,但少产品输出。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的干预下,将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化”的结果。农业生态生产力是将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环境合理组合、运转,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表现的产品输出能力。它通过:给自由能以出路;保持生态系统的非成熟阶段;保持系统内若干组分的非成熟状态;加强系统内部各组分(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生态生产力。动物生产层(子系统)在生态生产力提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共同组织申请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项目正式启动。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项目力图揭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农牧复合系统中土壤——植被——大气转换系统的能量、物质与生产力的形成与转化机制、农牧林系统耦合放大功能,重构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建立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草地与农牧交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内部自由能的积累,使系统失去平衡并趋于同其它生态系统结合,自由能驱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系统或亚生态系统,通过会聚,超循环和耦合而联合,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结构一功能的更高一级的新系统。系统耦合可以多途径解放生态系统中的自由能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亦即从催化潜势,位差潜势,多稳定潜势及管理潜势中取得能输出。上述过程可作用于农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各有自己的产品:前植物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外生物生产,从而大幅度提高其生产力。在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本文分别计量了各个子系统的能流单位及其流程,证明它的子系统也可以成功的发生系统耦合,其中绿洲子系统应居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6.
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植物竞争、维护食肉动物多样性以及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等,是改变生态系统内部各构件配置的最基本动力。植食性小哺乳动物挖掘、觅食所产生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多个层次,对植物种间关系、土壤理化条件等均可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亦是诱导出  相似文献   

7.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林慧龙  王军  徐震  陈钟 《草业科学》2005,22(4):59-62
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并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发展和稳定性机制等相联系.通过对草地植物碳库、草地凋落物碳库、草地土壤碳库等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旨在把握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特征及规律,从而深入研究碳元素各个贮存库间的定量迁移和转化关系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8.
生态养猪的主要模式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养猪就是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将猪作为农业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元素,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方法,自然有机地组织生猪生产系统,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安 《草业学报》2021,30(2):190-198
我国现行《草原法》对草原的定义为“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梳理了植物学阶段、生态学阶段、生态系统阶段、人类生态学阶段等不同历史阶段对草原的不同定义,认为现行《草原法》中对草原的定义在生态学和法学中都已经过于陈旧和狭窄。“草原”至少应该是指“天然草原、人工草地,以及包含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在内的草地生态系统。”但这需要突破传统法理学中的法律关系,即将“人与自然(准人类)”的关系上升为新的法律关系,指出从“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理论的视角,重新审定《草原法》法学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小哺乳动物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植物竞争、维护食肉动物多样性以及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等,是改变生态系统内部各构件配置的最基本动力。小哺乳动物挖掘、觅食所产生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多个层次,对植物种间关系、土壤理化条件等均可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诱导植物物理、化学防卫最本质的因素。该类动物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强调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对其生存环境具有依赖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栖息环境条件,调整食草动物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使物种间相互制约效率最大化,才能达到长期控制其种群数量及危害,遏制草地生态系统恶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雅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4,23(3):290-301
本研究将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为4个步骤进行,分别为:内涵确认、功能分类、指标设定及价值核算,并按此顺序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做了阐释,发现现有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在内涵确认、指标设立、评估方法及计算结果方面都存在很大分歧。主要原因有三:1)没有充分认识到草地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的异质性特征;2)对评估对象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找到真正的评估对象,从而导致评估过程中出现重复计算问题;3)对价值评价的主观性特点,以及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针对以上分析,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实践方案,包含确定研究空间尺度及其内部草地类型,确定研究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选择评估指标和合适的评估方法四步骤,并强调实地研究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荒漠草原是天山北坡广泛分布的草地类型,对天山北坡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气象观测系统和LI-840 CO2/H2O红外分析仪获得连续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荒漠草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植被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在日尺度上呈倒“U”型曲线;在季节尺度上,6、7、8月表现为碳汇,9、10月表现为碳源;6-10月荒漠草原总固碳量为15.50 g C·m-2,8月固碳量最高为23.03 g C·m-2;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季节尺度上,碳排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7月碳排放量最高128.42 g C·m-2,10月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不明显。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主导因子,二者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大而减小;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关系符合Van,t Hoff模型,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1.69;最适土壤含水量是0.16 m3·m-3,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16,33(8):1451-1453
我治农业生态系统科学逾40年.其中前20年,我一直认为农业生态系统科学就是农业的哲学.农业生态系统探讨了农业的结构、功能、生存条件、运行规律和内外关联,以及由此衍生的科学后果.我想,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已经追究到农业系统认知的终极.因为生态系统有比较确定的界说,其物质流程和通量都是可以计量的,能查明其漏卮,优化其结构,这些都有明确的是与非、真与伪的界限. 但后来发现生态系统的“是”与“非”,“真”与“伪”的判定,它没有解除我作为一个草地农业学者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绿化达标后广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系统”、“全过程”、“综合”和“永续利用”的观点认识林业,用“生态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思想指导林业,并提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五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黎吉星  綦群高 《草业科学》1999,16(3):55-61,67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三环式开发草类资源生产蛋白质的工艺,并采用双复锭工厂化立体生态工艺技术,优化组合光、热、水、气、料、场、时、序八个生态因子,调整复加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吃”、“用”和生产、加工顺序,缩短生长、生产及加工周期,加快节奏,提高效率,以加速大生态系统中碳物质的有效大循环和能量的集中定向流动,促进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缓解食物造丰的人口压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小哺乳动物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植物竞争、维护食肉动物多样性以及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等,是改变生态系统内部各构件配置的最基本动力。小哺乳动物挖掘、觅食所产生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多个层次,对植物种间关系、土壤理化条件等均可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诱导植物物理、化学防卫最本质的因素。该类动物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强调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对其生存环境具有依赖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栖息环境条件,调整食草动物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使物种间相互制约效率最大化,才能达到长期控制其种群数量及危害,遏制草地生态系统恶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系统生产效益的放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金字塔”规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变型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营养级之间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包括营养物质的金字塔结构。较低的营养级向高一级营养级过渡时,其营养物质逐级存在着大约十分之一的减缩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资料和实践,提出了草地农业生态工程系统的一般模式,论述了其重要组分和基本特征,并与世界著名的生态农业模式——“马雅农场”进行了比较,还对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及综合生产效率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三环式开发草类资源生产蛋白质食物的工艺,并采用双复链工厂化立体生态工艺技术,优化组合光、热、水、气、料、场、时、序八个生态因子,调整复加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吃”、“用”和生产、加工顺序,缩短生长、生产及加工周期,加快节奏,提高效率,以加速大生态系统中碳物质的有效大循环和能量的集中定向流动,促进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缓解食物紧缺造成的人口压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草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地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等子系统。如果各子系统间耦合性高,系统则表现为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和子系统间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流等功能的作用效率高。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管理下,子系统之间相悖性表现得尤为突出,阻碍了当地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利用系统耦合理论,建立系统间的和谐关系,实现草地畜牧业高效、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