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胰蛋白酶对魁蚶蛋白进行不同时间的酶解,比较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选取抑菌活性较好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细菌呼吸抑制研究。通过RP-HPLC对该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0.5h所得到的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希瓦氏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希瓦氏菌的HMP途径。RP-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4个抑菌活性较好的组分。对其中第2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得到3个目标多肽,其m/z分别为679、792及905,将这3个目标多肽导入De novo Explorer(TM)Software(AB SCIEX;Version 4.1)进行分析,获得了候选抑菌肽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2.
海洋鱼、虾、贝类的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与蛋白质是海洋生物中含量极其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诸如免疫、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血脂、抗菌和促生长等生理活性。本文就鱼类活性肽中的鲨肝肽、鲨鱼多肽、鱼精蛋白肽、鱼类抗菌肽、鱼类抗高血压肽,虾类活性肽以及贝类中的扇贝多肽和贻贝肽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简述。为该领域研发海洋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合成或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物质,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是一种内源性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同种移植炎症因子(AIF-1)是一种由干扰素r诱导的钙离子结合蛋白.本文概述了DAD1和AIF-1的结构特点、功能表达、生物学作用及在水产动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动物细胞因子的研究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海产品蛋白酶水解多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捷 《渔业现代化》2008,35(2):53-57
对海产品蛋白质进行脱脂、酶水解并进一步分离纯化,制备生物功能活性多肽。生产出的海产品水解多肽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海洋鱼、贝类水解活性肽的制备流程以及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胶原多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鳕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本实验以鳕鱼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从鱼皮中提取胶原多肽,以氨基含量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加酶量4.5%、酶解温度50℃、pH8.5、酶解时间5小时,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13.87%。  相似文献   

6.
南极磷虾酶解多肽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复合酶酶解南极磷虾,对酶解多肽进行多肽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南极磷虾酶解多肽及各分级级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副溶血弧菌6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法所得的南极磷虾酶解多肽的含量达81.44%,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54~10 000;酶解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分级级分Ⅲ(1.0×103相似文献   

7.
WSSV具蛋白酶活性肽段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蛋白酶活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确定WSSV呈蛋白酶活性的肽段。采用凝胶电泳技术的蛋白酶酶谱分析法确定WSSV蛋白酶活性,研究非变性条件下WSSV多肽裂解的条件,确定低温(20℃)裂解WSSV多肽可满足实验的要求。同时使用SDS-PAGE分离胶切割法结合蛋白洗脱分离出Vp19、Vp22、Vp24、Vp26和Vp28共计5个肽段,并对分离的5个组分进行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初步结果表明,Vp19具有蛋白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加工方式对刀额新对虾主要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冻干、烘干、虾丸化以及油炸4种加工方式处理刀额新对虾,通过检测可溶性蛋白、主要过敏原含量和免疫活性的变化以及体外模拟胃液消化实验,分析加工方式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及抗酶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分子量为35 ku左右的主要过敏原蛋白仍然存在,免疫印迹显示其免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虾丸化处理对免疫活性的降低程度最大,达87%,冻干处理的影响最小,仅达6.8%;而主要过敏原蛋白抗酶解能力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同的加工方式对虾过敏原活性的降低有比较大的差异,但对于抗酶解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鲣鳔蛋白抗氧化酶解物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提高鲣鳔蛋白的附加值,研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采用蛋白酶酶解制备活性多肽的工艺,选用菠萝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7种酶在各自最适的条件下酶解,筛选出复合蛋白酶为最适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加酶量、溶液初始p H、酶解温度和时间对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响应面法优化鲣鳔抗氧化酶解物的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8.53 U/mg,p H 5.54,温度50.03°C,时间5.07 h。此外,利用超滤法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酶解物进行初步分级,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大于10 000 u、3000~10 000 u和小于3000 u的3段组分,且这3段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64、0.52和0.37 mg/m L。研究表明,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酶解物的DPPH清除率达72.00%,与模型预测值71.60%接近,且其中小于3000 u的组分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酶解法提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抗肿瘤活性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5种蛋白酶在相同的料液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各自最适温度和pH的条件下酶解菲律宾蛤仔。通过甲醛电位滴定法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分别测定了菲律宾蛤仔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和酶解多肽的抗肿瘤活性,分析了氨基态氮含量与A549抑制率之间的相关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抑制率为指标,正交分析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5种酶解产物中,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最高,而胃蛋白酶获得的酶解多肽抗肿瘤活性最高。胃蛋白酶酶解菲律宾蛤仔正交实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w/w)1∶1,pH 2.0,酶解时间1 h,酶添加量2 000 U/g,酶解温度37℃。当设定最佳酶解工艺获得的酶解多肽浓度为20 mg/m L时,其对A549的抑制率为99.83%。研究表明,酶的种类对菲律宾蛤仔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和酶解多肽的抗肿瘤活性有较大影响,菲律宾蛤仔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与A549抑制率没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文蛤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硫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半胱氨酸含量丰富、易于被外界刺激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法,首次获得了文蛤金属硫蛋白(Mm—MT)的全长eDNA序列,序列全长657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31bp,可以编码76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达27.6%,含有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征序列。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该序列具备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是金属硫蛋白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文蛤(Meretrix meretrix)转录组中微卫星序列(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文蛤转录组SSR中,单碱基重复序列的数量最多,有3001个;其次为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序列,分别为2254和2200个;二碱基重复序列1052个;五碱基重复序列332个;六碱基重复序列最少,仅13个。文蛤转录组SSR共包含26种重复基元,其中优势基元为单碱基重复A/T有2809个,其次为三碱基重复AAC/TTG有907个,四碱基和二碱基重复中的AAAC/TTTG和AT/TA分别有588和561个,说明文蛤转录组微卫星位点的分布对A/T具有偏好性。文蛤完整SSR的平均长度为18.34 bp,长度分布在12~20 bp,约占41%。研究结果将为研究文蛤SSR标记开发、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遗传育种等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系统净化文蛤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文蛤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文蛤的净化生产证明,这些净化条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地理群体为一组,丽文蛤为另一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6.70%、17.04%、13.82%和10.40%,累计贡献率为67.95%。第一主成分主要受楯面长/壳长、小月面长/壳长的影响。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98.75%,P2为76.67%~95.18%,综合判别率为82.80%。  相似文献   

15.
文蛤二倍体和三倍体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担轮幼虫为材料,采用热滴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二倍体和三倍体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文蛤二倍体的核型为2N=38,24M 14SM,NF=76;三倍体的核型为3N=57,36M 21SM,NF=114。二者染色体类型基本相同,均未发现有异型和具随体的染色体。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文蛤与帘蛤目(Veneroida)及帘蛤科(Veneridae)的其他种类之间的核型异同,为探讨它们之间的亲源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nsis)不同组织中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虾夷马粪海胆肌肉组织和成熟性腺组织中的PGM有较强的表达活性和表达位点差异,两种组织中GPI活性稍差。刺参的肠道组织和肌肉组织只有PGM和GPI表达活性的差异,而无位点差异。半滑舌鳎肌肉组织检测到两个PGM位点,三个GPI位点。文蛤闭壳肌组织PGM表现出非常高的多态性,而GPI表现为单态。虾夷扇贝闭壳肌组织的PGM和GPI各只检测到一个位点,遗传变异程度比较低。以PGM和GPI为指标,对我国北方5种重要海水养殖品种的同工酶遗传变异水平和其它相关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对群体遗传结构可能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某些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这些参数对它们的遗传选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贝类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贝类含有丰富的、结构多样的生物活性肽。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已经发现的有抗氧化、抗肿瘤、抗高血压、抑菌和抗凝血等生物活性。酶解法制备海洋贝类活性肽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在制备、分离和纯化海洋贝类活性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概述了海洋贝类活性肽的活性及其结构鉴定方法,并就有关海洋贝类活性肽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江苏文蛤暴发病的发生机理与综合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省文蛤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机理。认为一种球状病毒感染是文蛤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文蛤病害的暴发还与致病性细菌、寄生虫、滩涂底质及海区环境、养殖密度、文蛤的机体抵抗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从文蛤种质选育、养殖环境改善和合理养殖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沿海不同群体文蛤遗传差异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运用RAPD对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7个地理群体的文蛤进行了分析。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的随机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7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相似度在0.7251~0.8972之间,依次排列为:辽宁营口(0.8972)>广东湛江(0.8756)>山东日照(0.8729)>山东潍坊(0.8643)>福建云霄(0.8245)>江苏启东(0.7653)>广西合浦(0.7251)。群体间遗传距离指数及用UPGMA和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山东日照与山东潍坊两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广东湛江群体与其它群体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