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宋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84-16385
[目的]观察“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采用0.33‰、0.67‰和1.33‰ 3种不同浓度的“复方板蓝根制剂”饲喂病鸡,对7 340只自然发病鸡进行治疗,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2个鸡场的7 340只病鸡所患疾病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服用“复方板蓝根制剂”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自愈率为85.18%,症状恢复缓慢;3个“复方板蓝根制剂”组的治愈率均在97%以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症状恢复较快;0.33‰“复方板蓝根制剂”组与病毒灵组疗效相当;0.67‰和1.33‰剂量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0.33‰剂量组与病毒灵治疗组。[结论]“复方板蓝根制剂”可有效治疗自然感染发病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推荐剂量为0.6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鸡为靶动物进行肌肉注射给药,然后对试验鸡的临床症状、体重变化、饲料报酬及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安全性评估,以确定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或耐受范围。【结果】鸡只注射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后,能明显增加其日均增重和降低饲料报酬,促进鸡体生长发育,尤其以5倍剂量组(10.0 mL/kg)的效果最佳;在血液常规指标方面,除血小板数呈明显降低趋势外,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且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注射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后1周内各项生化指标呈无规律的升高或降低变化趋势,至给药后第14 d(31日龄),则以5倍剂量组的各项指标较接近于正常水平。【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能促进鸡体生长发育,且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在靶动物(鸡)上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0.0 mL/kg。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临床给药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剂量。【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属于实际无毒。局部刺激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适合于黏膜给药和肌肉注射用药。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剂量〈1.60g/kg时,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也无可见病理变化。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剂量在2.50~5.00g/kg时,ALT、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出正常值范围。对肝脏、肾脏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也发现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核破碎、溶解,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增生。【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安全无毒,既可黏膜给药又可肌肉注射用药,但用药剂量应小于1.60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临床给药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剂量。【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属于实际无毒。局部刺激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适合于黏膜给药和肌肉注射用药。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剂量<1.60 g/kg时,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也无可见病理变化。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剂量在2.50~5.00 g/kg时,ALT、AST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出正常值范围。对肝脏、肾脏和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也发现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核破碎、溶解,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增生。【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安全无毒,既可黏膜给药又可肌肉注射用药,但用药剂量应小于1.60 g/kg。  相似文献   

5.
自拟复方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丽娟  谢慧  吴玉臣  阴正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41-11842
[目的]探索自制的复方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兽医的基本理论筛选组建中草药方剂,并通过体外抑菌、人工感染治疗和自然感染治疗试验研究该复方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结果]该中草药的抑菌圈直径达14mm。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表明该中草药方剂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中、高剂量组的鸡只死亡率均低于乳酸环丙沙星组,且明显低于发病对照组。自然感染治疗试验表明,用中剂量的中草药方剂治疗鸡大肠杆菌病较为有效,经治疗后发病鸡群的平均存活率为96.9%。[结论]自拟中草药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中度敏感,在人工感染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时中、高剂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应使用中剂量复方中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有效防控猪伪狂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头不带野毒感染的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分别设为猪伪狂犬病疫苗+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Ⅰ~Ⅲ)、猪伪狂犬病疫苗+瘟毒清药物对照组(Ⅳ)、猪伪狂犬病疫苗对照组(Ⅴ)和空白对照组(Ⅵ),以探讨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后抗体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中剂量组(Ⅱ)的血清抗体水平相对较稳定,其平均抗体阻断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至给药后第28 d,Ⅱ组的血清IL-2水平升至108.75±34.15 pg/mL,且在整个试验过程均维持在90.00 pg/mL以上,前后波动不明显;在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方面,注射给药前均以Ⅱ组的水平较低,分别为56.22±7.04和28.11±3.52g/L,至给药后第28d则以Ⅱ组的水平最高,分别为80.50±2.43和40.25±l.21g/L,均显著高于Ⅴ组和Ⅵ组(P<0.05);血清溶菌酶水平方面,以Ⅱ组和Ⅲ组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波动较小,均维持在50.00μg/mL以上.各处理组间的血清XOD活性与NO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增效作用,其临床推荐用法用量为: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后按0.125 mL/kg的剂量进行肌内注射,1次/d,连用3d.  相似文献   

7.
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的海赛鸡采用瘟囊克注射液胸肌注射,按高(0.4 ml/只)、中(0.2 ml/只)、低(0.1 ml/只)三个剂量组进行治疗,用病毒克(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用药(阳性对照)组,不感染不用药(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3种剂量的"瘟囊克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新城疫感染治疗效果明显,高、中剂量组治愈率与病毒克对照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增重率"瘟囊克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当;相对增重率用药组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表明瘟囊克注射液可以作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新城疫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推荐剂量为胸肌注射中雏0.2 ml/只.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由熟地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将雏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攻毒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复方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3、6、9、14、19d采集血样,测定血液中T、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结果表明:试验用复方中药不仅可以提高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而且可使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还表明,试验用复方中药可以提高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使该雏鸡体液免疫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肌注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蛋鸡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京红1号蛋鸡按不同基因型分组,再将各基因型组分成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试验鸡分别于8日龄肌注50、25和12.5 mg/mL中药复方多糖和生理盐水,0.2 mL/只,连续7 d,于27、35、42、49日龄从各组随机抽取5只试验鸡,翅下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血清中H5与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结果】免疫前,各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H5N1 Re-6和H9N2母源抗体平均效价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AA和BC基因型鸡血清中H5N1母源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7 d,AA基因型鸡高、中、低剂量组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中、低剂量组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14 d,AA基因型鸡高、中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B基因型鸡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中剂量组H9亚型禽流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21 d,BC基因型鸡高、中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基因型蛋鸡血清中H5和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且以中剂量和高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肌注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 II基因型蛋鸡免疫器官指数、血常规指标及血清中GM-CSF、G-CSF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试验鸡按不同基因型进行分组,将各组分成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试验鸡分别于8日龄肌肉注射0.2 mL 50、25和12.5 mg/mL中药复方多糖和生理盐水,连续7 d,于21、35和49日龄时从各组随机抽取5只鸡,测定胸腺、脾脏和法氏囊脏器指数,并采集血液检测血常规指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基因型鸡中,高、中、低剂量多糖对免疫器官、血常规部分指标及GM-CSF均有一定影响,但各剂量多糖对各基因型同一指标的影响不相同。其中,AA基因型鸡中,高、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可显著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脏器指数,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可显著提高其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BB基因型鸡中,高、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可显著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而对血常规指标无影响;BC基因型鸡中,高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可显著提高胸腺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可显著提高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结论】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多糖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基因型组蛋鸡免疫器官指数、部分血常规指数及GM-CSF质量浓度,以高、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纯中药复方制剂球克星对鸡球虫病的临床疗效和对雏鸡生长的影响,将300只35日龄的雏鸡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球克星大、中、小剂量组(即药物试验组,球克星剂量分别为10g/kg、6 g/kg、2g/kg),药物对照组(地克珠利,200mg/kg),阳性对照组(感染球虫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感染球虫,不给药).除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金花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日龄的三黄鸡80只,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其余4组接种IBV-M41病毒。0.5%浓度预防组从攻毒前3 d开始给药连续8 d;3%高剂量和1%低剂量治疗组从临床症状开始时给药,连续5 d;阳性对照组不给药,攻毒后7 d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的AST、ALP、R-GT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其他预防治疗组;ALT、HBDB、D-BIL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阳性对照组的BUN、UA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CRE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其他预防治疗组;预防组血清中的TP和ALB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IgG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健康组。[结论]"金花液"对肝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对肾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试验应用滴鼻+点眼法对7日龄黄羽肉鸡攻毒建立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采用蛹虫草基质多糖进行治疗试验,通过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的检测来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蛹虫草基质多糖能够促进肉鸡法氏囊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加快其增重,从而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又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同时还能使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升高,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蛹虫草基质多糖可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的临床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连翘酯苷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雏鸡的肺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分别设连翘酯苷预防组高、中、低和治疗组高、中、低6个剂量组,并设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提取雏鸡肺组织总RNA,用相对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雏鸡体内干扰素-α,JAK,STAT-1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连翘酯苷预防组高剂量100 mg/kg、中剂量50 mg/kg和治疗组中剂量100 mg/kg对雏鸡体内干扰素-α的mRNA水平表达有诱生作用(P〈0.01),治疗组中剂量显著上调JAK及STAT-1的表达,与JAK/STAT信号通路一些因子的上调相关,其机制部分与肺组织的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和相关信号的表达有关,这是连翘酯苷发生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碱解、酶解和醇沉淀法提取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肠组织中的粗多糖(简称肠多糖),通过构建小鼠I-122肝癌实体瘤模型,采用腹腔给药途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肠多糖[200、100、50mg/(kg·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索2(IL-2)的含量。结果表明:肠多糖对患H22肝癌小鼠的实体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肠多糖中、低剂量组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90.1%、85.2%和71.7%;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脾脏指数与肿瘤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肠多糖剂量的上升,小鼠的脾脏指数也上升;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均高于肿瘤对照组,除肠多糖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3个对照组(P〈0.01),而肠多糖中、低剂量组血清中的IL-2含量与肿瘤对照组、给药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与3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