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百草枯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河南工业大学校区草地0~30 cm土样,过筛混匀。分别用0(对照)、100、200、500、1 000μg/g百草枯溶液处理土样,然后在25℃条件下恒温培养,培养2、6、12、20、30、45、60 d时测定土样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结果]百草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100μg/g百草枯处理20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为4.5%,而1 000μg/g百草枯处理2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60.45%;百草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具有先抑制后刺激作用,500μg/g百草枯处理30 d后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26%。[结论]百草枯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草甘膦对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甘膦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未用过草甘膦的蔬菜地采集2~20 cm土层的土壤,风干后过30目筛,培养7 d后向土样中添加草甘膦,使其浓度分别为0.04、0.40、0.80、4.00 mg/kg,培养后不同时间取样,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释放的CO2量。[结果]施药1 d后,0.04、0.40、4.00mg/kg草甘膦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26.1%、22.4%、20.5%,4.00mg/kg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率为42.7%,其他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具有激活效应 草甘膦对土壤呼吸强度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试验结束时,草甘膦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消失。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1-MCP结合低温通过调控影响品质变化的相关酶来缓解叶类蔬菜采后软化与黄化。分析4 ℃及4、6 μL/L 1-MCP+ 4  ℃复合处理2种叶菜(生菜和瓢儿菜)后,其失水率、膜透性(电导率、丙二醛(MDA)、脆性[脆性、β-半乳糖苷酶(β-GAL)酶活性]、黄化程度[叶绿素、叶绿素酶(CLH)酶含量、脱镁叶绿素酶(PPH)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2种叶菜贮藏4 d后严重萎蔫失去商业价值,1-MCP+4  ℃保鲜处理后能贮藏至12 d,1-MCP+4  ℃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叶类蔬菜水分散失程度、缓解电导率和MDA升高、缓解叶片脆度降低和叶绿素降解,其中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效果最为理想。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12 d时生菜、瓢儿菜的脆性下降率(14.48%、28.12%)均比对照组4 d时(82.89%、80.12%)低,其β-GAL酶活性分别为15.01 nmol/(min·g)、19.53 nmol/(min·g),分别上升41.86%、12.74%,而对照组仅4 d就上升2倍左右。贮藏12 d时,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两种叶菜叶绿素含量降解率(23.45%、30.13%)低于第4天时对照组(65.76%、72.37%)。相关的酶活含量数据也正好对应,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生菜贮藏12 d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42.33%、67.11%,常温贮藏4 d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55.99%、74.50%。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瓢儿菜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44.93%、51.49%,常温贮藏4 d后其CLH、PPH酶活则降低53.03%、52.04%。6 μL/L 1-MCP+4  ℃通过有效调控β-GAL酶活性从而延缓叶菜软化的速度,通过影响CLH和PPH酶含量而缓解叶绿素降解,这为探索叶类蔬菜的保鲜机制,进一步利用采后处理技术延长叶类蔬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敦化市林下人参地采集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3种土壤酶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土层越深,酶活性越弱,不同剖面深度(10、20、30 cm)土壤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120 3、0.648 8、0.307 3 mg/(g·d),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5.796、4.545、3.030 mg/(g·h);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变化的关系为20 cm土层30 cm土层10 cm土层,其相应的脲酶活性分别为2.495、1.200、0.479 mg/(g·d)。  相似文献   

5.
磁场对棕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磁场处理棕壤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磁场强度(0、100,300,500mT)磁处理土壤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棕壤风干土经磁场处理后,100和300mT磁场强度促进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磁致效应为正效应。磁处理后的28d内,500mT磁场处理抑制了棕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仅在培养的第14天,500mT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加34.50%;棕壤湿土经磁处理后第1天,100mT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正效应,300mT和500mT处理对湿土的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磁处理后的7~28d,磁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均增加。磁场处理土壤后的28d,各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低磁场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场强的磁致效应有所差异。100mT场强处理对两种酶活性均为促进作用,而500mT场强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百菌清)灌根处理黄瓜根际土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对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后,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第10、20天显著增加,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施用百菌清处理后,在第10、20天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在0.01水平显著低于枯草芽孢杆菌B29处理组,至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对黄瓜根际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同样趋势.[结论]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不仅促进黄瓜根际功能细菌的生长,而且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武夷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戊唑醇共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基于此开展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春雷霉素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对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120 h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8.35%,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1 200倍120 h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3.64%,6%春雷霉素WP 1 200倍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40.96%和96.65%。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0%,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差。大田试验表明,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配、430 g/L戊唑醇SC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交替使用、6%春雷霉素WP 1 000倍、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的防效分别为78.81%、77.90%、77.66%、74.69%、68.13%。生产中可采用430 g/L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混合喷雾,或者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交替使用2个配方进行防治。有机、绿色茶园防治,建议采用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1 000倍间隔10~15 d交替喷雾1次。  相似文献   

8.
以发酵床垫料与猪粪为原料,研究接种微生物菌剂对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试验组微生物数量高于对照组;接种菌剂提高了发酵床垫料温度,延长了高温保持的时间;接种菌剂有效地提高了发酵过程中各种酶的活性和峰值。酶活性的大小因酶种类和发酵时期的不同而各异,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在发酵初期活性高,B试验组、对照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峰值分别为8.26、4.72 U/g,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分别为44.8、32.4 U/g;蛋白酶活性峰值出现在中期,B试验组、对照组蛋白酶活性峰值分别为36.2、27.6 U/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处理浓度下,五氯酚对细菌表现为刺激作用,其质量浓度为500mg·kg-1(T2)的处理对细菌的刺激作用更为直接和迅速,处理后10d,细菌数量比对照土壤(T1)增加43%;五氯酚对土壤真菌表现为抑制作用,处理后2d,500,1000(T3),1500mg·kg-1(T4)的处理对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1%,90%,95%,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降低;T2的放线菌数量在处理后10d达到最低,抑制率为79%.T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处理后10d,达到测定时间内的最高值,增加了58%;磷酸酶对五氯酚比较敏感,在处理后2d均测不到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恢复;五氯酚对脲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T3在处理后10d酶活性为0;T3,T4的蛋白酶活性受五氯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处理后2d即测不到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和硝酸银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经济、环保、有效的非洲菊保鲜液配方。[方法]以非洲菊切花为试材,设置了6组处理,其中以蒸馏水作为CK,研究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寿命的影响。[结果]除CK外,各处理对非洲菊切花的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处理④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处理②、③;各处理均能延长非洲菊切花的寿命,其中以处理④ 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处理⑤。[结论] 水杨酸的保鲜效果优于硝酸银,最佳保鲜剂配比为处理④,即:1% Ca(NO3)2+4%蔗糖+500 mg/L柠檬酸+200 mg/L8 HQ+50mg/LSA。  相似文献   

11.
施用垃圾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垃圾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小白菜盆栽试验中,以不施垃圾肥为对照、施垃圾肥(1.5、3.0、4.5和6.0 g/1.5 kg土)为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施垃圾肥以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垃圾肥用量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真菌数量一直增加,当垃圾肥用量为3.0 g/盆时,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多,分别比对照高6和2倍。施用垃圾肥可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当垃圾肥用量为3.0g/盆时,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较高。[结论]施用垃圾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李美茹  褚卓栋  李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75-16875,16898
[目的]探究聚马来酸(PMA)对次生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4组处理,3次重复,随即区组,测定不同处理对次生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转化酶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结果]处理②(260g/m2PMA)对转化酶影响最大,达到0.193U,其次为处理①(清水对照),为0.122U;处理③(130g/m2PMA)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达0.492U,其次为处理①,为0.301U;处理②磷酸酶活性最高,为20.00U,其次为处理③,为14.73U。[结论]聚马来酸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追施钾肥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追施钾肥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追施钾肥处理对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设T1、T2、T3、T4 4个处理。T1为不追施钾肥;T2为移栽后20 d追施K2SO4105 kg/hm2;T3为移栽后204、0 d分别追施K2SO4105 kg/hm2;T4为移栽后204、06、0 d分别追施K2SO4105 kg/hm2。[结果]结果表明:追施钾肥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和土壤钾含量。在3个追施钾肥处理之间,烟叶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均差异显著。烟叶和土壤钾含量表现为T4>T3>T2>T1。[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提高烤烟钾含量、改善烤烟品质的施钾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理及生长指标变化。[方法]以乐东拟单性木兰盆栽幼苗为试材,水分胁迫设5个处理,即田间持水量的10%、20%、40%、60%和80%,研究水分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相对苗高增长量、相对地茎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随土壤含水量提高而增加,在土壤含水量为60%田间持水量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3.67%、15.04%、1.463mg/g和50.89mg/(g·h),之后开始下降,在土壤含水量80%田间持水量时分别降到2.88%、5.56%、1.086mg/g、25.252mg/(g·h);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土壤含水量为60%和80%田间持水量时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达到最小值0.008μg/ml和最大值0.053μg/ml。[结论]土壤含水量为印%田间持水量时较适合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武夷山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武夷山5个海拔(312、687、1 153、1 775、2 186 m)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个海拔不同土层的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结果]武夷山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分布差异明显,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同一海拔,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高度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等各指标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5种土壤酶活性与3种土壤养分指标之间,除蛋白酶和全磷不显著相关外,其他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5种土壤酶活性之间,除蛋白酶与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不显著相关外,其他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3种土壤养分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植被的空间选择及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二甲戊灵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棉田土壤施用二甲戊灵0、2 700、4 050、5 400 g·hm~(-2),分析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深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施用二甲戊灵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被抑制,处理40 d后,5~10 cm土壤层碱性磷酸酶活性被抑制作用最强,二甲戊灵2 700、4 050、5 400g·hm~(-2)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79%、90.77%、87.43%;脲酶活性总体表现激活趋势;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随二甲戊灵浓度增高而增强,表层土壤酶活性较10~20 cm深层土壤激活作用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0~10 cm土壤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结论】棉田土壤经二甲戊灵处理后,表现为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激活效应;但二甲戊灵会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有效磷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相似文献   

17.
王彦杰  洪秀杰  杨秀红  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43-11646
[目的]筛选出能降解普施特的菌株并确定其降解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性培养的方法,从长期施用普施特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普施特的细菌;采用水培法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降解菌发酵液与不同浓度普施特组合对萌芽的水稻种子的根长、根鲜重、芽长、芽鲜重的影响。[结果]降解菌降解的普施特最佳浓度为20μg/kg,降解菌被稀释1 000倍时对普施特的降解效果最好。[结论]筛选出的菌株具有降解普施特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杰  彭霞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98-8400,8453
[目的]研究不同芘处理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α-萘胺显色法测定了土壤硝化潜势(PNR),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了amoA基因拷贝数。[结果]芘和PNR的剂量-效应关系满足四参数的Logistic曲线,各处理土壤PNR的EC50分布在70100μg/g范围内,且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表明土壤微生态群落对芘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或抗性;芘的急性毒性表现在中高浓度芘处理下,持久性毒性在各浓度处理下均有明显表现;芘的存在在短期内并不能改变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丰度及基因拷贝数。[结论]中等芘浓度范围(70100μg/g)是PNR较敏感的浓度段,芘对土壤PNR的影响可能是对氨氧化过程中关键酶AMO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试验处理组铁皮石斛的抗逆生理反应及人工干预对其抗逆性的影响。[方法]铁皮石斛组培苗人工种植,分6-BA 50μg/L定期喷施(激素组)、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光照补充(物理组)、对照组3个试验组,测定3个生长期3个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激素组、物理组POD、CAT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施用6-BA或一定的光照补充均可提高铁皮石斛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