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是以1~6个碱基为基本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和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优异的分子标记之一,已被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其实验技术方法及发展,探讨了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稻基因组中的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微卫星又叫简单重复序列,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2~4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的两侧为保守的单拷贝序列.不同品种间微卫星基序重复次数的不同而形成了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可以通过设计PCR引物扩增检测出来,此即为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具有共显性、高多态性、实验操作简单、快捷和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在水稻基因组中非常丰富,且分布均匀,水稻微卫星标记已发展了2740多个.微卫星标记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基因(QTL)定位、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种质鉴定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DNA是一类由1~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元而形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它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鉴定亲缘关系、构建遗传图谱、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遗传多样性估计、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本文就微卫星标记在家兔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卫星标记或称简单序列重复,它是由1—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相同座位上的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综述了微卫星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其在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蜜蜂微卫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个体在遗传上是不同的,其本质不是在基因产物上,而是在DNA水平上的差异.分子标记能在DNA水平上反映蜜蜂遗传基础的差异,是蜜蜂遗传育种领域内的一项新兴技术.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1-5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人们也称之为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是当今四大分子标记技术之一.1989年,3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了这一技术,并且证实它作为位点特异遗传标记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西藏藏马种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应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与藏马基因组酶切片段杂交,通过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捕获150~1 000 bp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EASY-T1载体中,构建藏马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结果表明:从2 380个转化子中随机挑取11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后,经筛选比对发现,从62个微卫星中筛选出39个在马属基因组卫星库中未被检测到的微卫星;成功设计了10对藏马微卫星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到3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其中有2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均大于0.5。因此,这3个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藏马遗传多态性检测、种群遗传结构等方面研究,为藏马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辅助育种、群体遗传学分析、基因组结构分析以及分子进化研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彬彬  杨卓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16-117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是在简单重复序列(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以锚定的微卫星DNA为引物,对与锚定引物互补的间隔不太大的重复序列间DNA片断进行PCR扩增.ISSR标记具有较长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高.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结合位点丰富,可以检测到基因组中多个位点的差异,能够揭示出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SSR更多的多态性信息.对ISSR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果树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进化与亲缘关系分析以及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与其它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在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绘制系统发生树、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疾病诊断及血缘关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卫星标记及其近年来在羊品种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分子遗传标记是建立遗传连锁图谱的基础 ,也是探索动物遗传的分子机理及克隆未知基因的基础。未来将是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生命科学 ,而分子遗传标记是进行基因组研究的向导和路标。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 (一般为 2~ 4bp)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微卫星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态性[1] ,杂合度最高可达 1 0 0 % ,每代变异超过 2 % [2 ] 。微卫星分析可以提供分辨率达一个碱基对差异的信息[3 ] ,且等位基因的条带易于识别和解释 ,能够比当前所有的分子标记带来更多的信息量[4 ] 和信息质量 ,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鱼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遗传标记是建立遗传连锁图谱的基础 ,也是探索动物遗传的分子机理及克隆未知基因的基础。未来将是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生命科学 ,而分子遗传标记是进行基因组研究的向导和路标。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 (一般为 2~ 4bp)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微卫星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态性[1] ,杂合度最高可达 1 0 0 % ,每代变异超过 2 % [2 ] 。微卫星分析可以提供分辨率达一个碱基对差异的信息[3 ] ,且等位基因的条带易于识别和解释 ,能够比当前所有的分子标记带来更多的信息量[4 ] 和信息质量 ,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微卫星在猪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如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数量性状座位(QTL)、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子鉴定等。微卫星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检测快速方便等优点。在猪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中显示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ISSR-PCR技术及其在水产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CR,ISSR-PCR)是基于微卫星序列创建的分子标记方法,具有中性、量大的优点,并以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多态性丰富及适合大样本基因组DNA的检测而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种质资源、种群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选择、性状分析与种系发生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对ISSR-PCR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水产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ISSR-PCR技术在水产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卫星标记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标记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均匀、含量高的一类短重复序列。本文从微卫星标记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进化、微卫星标记的功能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微卫星标记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DNA分子标记在月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标记的发展促进了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更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它在月季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对DNA分子标记的分类、原理、特点及其在月季亲缘关系分析、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开发凡纳滨对虾微卫星分子标记,为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SMRT测序对凡纳滨对虾转录组进行测序,经Illumina测序纠错后利用MISA对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以Primer 3.0设计微卫星引物,随机挑选4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并选用扩增成功且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用于不同养殖家系凡纳滨对虾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凡纳滨对虾转录组SMRT测序共获得51367条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序列,鉴定出39674条微卫星序列;微卫星的分布密度为0.232 SSR/kb;以二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序列分布最多,共有22223条(占56.01%).随机选取的40对微卫星引物中有26对微卫星引物能成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微卫星荧光分型结果显示,有16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共获得6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2个,计算获得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1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5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89.在16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个微卫星位点为低度多态性(PIC<0.25),6个微卫星位点为中度多态性(0.250.50);有4个微卫星位点偏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余12个微卫星位点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论]采用SMRT测序开发凡纳滨对虾微卫星分子标记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途径,有助于开展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ISSR技术在研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系谱分析、鉴定优良种质资源及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等应用进展,指出了目前ISSR分子标记在蓖麻种质改良和辅助育种等应用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7.
微卫星DNA作为遗传标记的优点及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微卫星DNA是一类以1-6bp的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呈串联重复六散在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它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DNA,小卫星DNA等分子标记相比,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富,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遗传研究与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越 《青海农林科技》2004,(2):21-24,32
分子标记是DNA分子碱基序列变异的直接反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生物体DNA后来检测不同遗传位点等位变异(RFLP),以一个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利用对基因组DNA随机扩增来鉴别DNA多态性(fL~PDs).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重复序列产生了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标记技术.而RFLP与RAPDs有机结合形成AFLP技术SNP标记利用基因位点上等位型(alleles)为DNA芯片技术应用于遗传作图提供了基础。对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全面了解,有益于正确制定遗传资源收集和原位保存的策略,有助于鉴定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等,对于拓宽遗传基础的育种策略十分重要分子标记是检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微卫星标记由于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富、分析快速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牛的遗传育种之中。本就其在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微卫星又称为简单重复序列,由1~6个核苷酸串联重复而成。由于其具有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共显性遗传、变异丰富、易于被扩增及对DNA要求质量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昆虫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对微卫星的开发技术革新进行综述,以应用实例阐述微卫星分子标记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探讨微卫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讨论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