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解决胶东半岛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生长期短、产量低的难题,2020年8月设计了4个播种期、4个种植密度正交试验,探究对秋马铃薯生育、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18日播种、密度4 169株/亩处理和8月18日播种、密度6 948株/亩处理,适合秋季马铃薯种薯繁育;8月6日播种、密度6 948株/亩处理和8月6日播种、密度10 422株/亩处理,既适合秋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也适合秋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增加使马铃薯产量提高但同时造成商品薯率下降,生产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生产商品薯及种薯,以满足不同需求。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找到最佳播种密度,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中熟品种同薯20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7 250株/hm2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早熟品种冀张薯12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63 000株/hm2产量最高,商品薯率最低,但3个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冀张薯12号播种密度以63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在庄浪县卧龙镇杨魏村魏生旺的责任田内进行了庄薯4号马铃薯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庄薯4号马铃薯主茎数和株高随密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茎粗、单株块茎数、单株产量和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综合分析,播种密度48 000穴/hm~2,综合经济性状最好,产量最高,为22 968.15 kg/hm~2,建议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冬作(早春)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品种在亩植3 000~5 000穴范围内,以亩植3 500穴密度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亩产2 908.1 kg;商品薯率最高的是亩植3 000穴密度处理,为80%;产值最高的是亩植3 500穴密度处理,其余依次为亩植3 000穴、4 000穴、4 500穴、5 000穴的处理。在本试验类似生态条件下,该品种种植密度以3 500穴/亩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6.
以陇薯7号和克新1号为试验品种,设计不同的原原种重量和种植密度,收获后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小薯块茎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用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原种品种进行种薯繁育时,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亩时,产量均达到了最大,而在种植密度为10 000株/亩时,小薯(20~50 g,含50 g)块茎数量最多,这为高寒阴湿区马铃薯整薯播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7.
播期和密度对赣北地区春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密度对春马铃薯出苗期、结薯数、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播春马铃薯在1月中旬播种,667 m~2密度在5 000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申玲  于健龙  杨永奎  胡辉 《农技服务》2014,31(7):269-269
改进栽培措施是提高马铃薯原种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威芋3号、毕薯引23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条件下,威芋3号的总薯个数、中小薯个数和中小薯重量均为最大值,分别为3.8个/穴、3.07个/穴、0.31 kg/穴,但在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条件下,威芋3号的经济总产值、经济净收益和产投比都最高,分别为3414元/亩、791元/亩和1.34。在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条件下,毕薯引23号的总薯个数、中小薯个数、中小薯重量、经济净收益和产投比都为最大值,分别为8.70个/穴、7.37个/穴、0.79 kg/穴、2831.20元/亩和2.73。以上结果表明,威芋3号的最适种植密度是6000株/亩,毕薯引23号的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  相似文献   

9.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各生育时期的地上茎叶长势越旺盛,叶面积指数越高,块茎和全株鲜质量也越大.这说明采用整薯播种,尤其是大中整薯,在合理密度下不仅能有效提高各生理指标的增长,而且对产量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云薯401"密度、播期、种肥施用量"三因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播种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复合肥用量对产量影响较小。云薯401在红塔区冬季栽培马铃薯最佳高产技术方案是:亩种植密度5 000株;12月25日播种;复合肥亩施用量60 kg。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作侧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晚熟品种青薯9号地膜栽培种植密度不宜高,以播种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以播种34 478株/hm2商品薯产量达到最高、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通过正交试验,提出了红塔区种植秋马铃薯"青薯9号"合理的密度、最佳复合肥、有机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青薯9号作为秋马铃薯种植,应选密度5 000株/亩,复合肥施用量60 kg/亩,有机肥施用量500 kg/亩组合,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三个试点间套脱毒马铃薯早大白种植密度的研究,阐述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早大白产量、结薯性状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脱毒马铃薯早大白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薯重和最大单薯重降低,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脱毒马铃薯早大白最佳种植密度是5 500-6 500株/667 m2,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是6 000株/667 m2.拟合回归方程,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6 083.33株/667 m2,对应的产量是2 543.51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峨边县海拔1200~1500m区域原种繁育基地春播马铃薯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方法]以川芋13脱毒原原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春播马铃薯生育期、出苗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马铃薯播种至出苗天数缩短、出苗率提高、单株结薯数、群体中小薯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播种密度对马铃薯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没有影响,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群体中小薯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结论]在峨边县海拔1200~1250m地区,马铃薯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9日至3月1日,适宜的播种密度为12.0万窝/hm2,但最佳密度还未出现峰值,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密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对中间型大花生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6 000穴/亩、8 000穴/亩、10 000穴/亩、12 000穴/亩和14 000穴/亩五个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茎高、总分枝数等生物学性状和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与双仁饱果率、产量等的影响,为选择符合青岛市种植的中间型大花生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借鉴。试验表明:密度在8 000~10 000穴/亩时能够兼顾高产与商品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冬作马铃薯丽薯6号为参试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对冬马铃薯丽薯6号生物性状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不显著;株高随着密度增加随之增高;植株分枝和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加反而减少;单株结薯个数增多,单薯重量减轻,单株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为135 000塘/hm2时产量最高,折合单产达56 968.73 kg/hm2;其次为120 000塘/hm2,折合单产达56 031.67 kg/hm2;种植密度为120 000塘/hm2时产值最高,折合单产值达139 995.15元/hm2;其次为105 000塘/hm2,折合单产值达138 534.48元/hm2。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冬马铃薯丽薯6号最佳种植密度在105 000~120 000塘/hm2,在此种植密度条件下马铃薯丽薯6号的田间生长综合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7.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通过对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性状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商品薯率和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全膜垄作穴播模式下,密度为60 000穴/hm~2时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都最高,分别为30 236.4kg/hm~2、85.56%,其次是全膜垄作穴播模式下密度为67 500穴/hm~2和通用模式下密度52 500穴/hm~2、60 000穴/hm~2时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高,产量分别为24 978.45kg/hm~2、23 629.95kg/hm~2、22 796.55 kg/hm~2,商品薯率分别为18.65%、76%、71.26%。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在安顺市秋季扩繁生产中的性状表现及适宜播种密度,以不同粒重微型薯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进行裂区试验,探讨了微型薯粒重与密度对秋繁原种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薯3号原种扩繁中,1~5 g微型薯播种密度以8 500~9 000株/667m2、5 g以上以6 500~7 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宁夏干旱区马铃薯秋覆膜栽培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秋覆膜马铃薯种植密度的研究,阐述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结薯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成熟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薯重降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产量可达13 626.0 kg/hm2,降水利用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福克212秋季繁育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克212是福建省马铃薯种植区域的推广良种之一。为提升福建省福克212良种的自给率,提高种薯产量和种薯率,进行良种繁育的合理密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窄畦双行栽培,种植密度以75 000~90 000穴/hm~2为宜,种薯产量和种薯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