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因子包括物理、生产工艺、化学、心理以及其它人为因子。养猪生产中一些非特异性的应激因于能造成猪只生产力、抵抗力以及饲料利用率降低,其中转群是一个主要的应激因子。为此我们做了试验,试图通过在转群前的饲料中加入VE粉末缓解转群这一应激因子对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及抗病力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仔猪及分组选译出生日期相近、体重相近,即将转群的健康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同时使1窝仔猪均匀分布到4个组中。2.饲料和VE粉的添加仔猪生后7天开始补料,并依照程序进…  相似文献   

2.
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采取28-35日龄的仔猪早期断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生产力及饲料的利用率,提高了猪场的经济,但随着仔猪断奶日龄的提高,也出现了许多生产上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而且影响较为严重的就是仔猪断奶后的转群应激。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已克服了仔猪断奶应激,通过半年多的反复对比试验发现,在断奶仔猪转群后的3d-5d天内,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电解多维,对缓解断奶仔猪因转群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膘情下降、抗病力减弱等不良反应均能起到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电解多维山东省明发…  相似文献   

3.
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分为2组,按每组4头母猪,试验用各组仔猪数按每组母猪所产仔猪实际数计算。试验组仔猪从7日龄开始用复合生物菌,按0.2%剂量混入饲料,不加抗生素,至28日龄转群至保育舍。对照组从补饲开始在饲料中添加0.04%的盐酸金霉素至60日龄。重点研究了复合生物菌对仔猪生产性能、防止断奶应激、防治仔猪肠道疾病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复合生物菌在生产应用中发挥作用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的转群时间及转群前后喷洒精油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优化仔猪断奶转群模式,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体重(7.00±0.5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采用2×2两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探讨不同转群时间(08:00、20:00)及是否喷洒精油(喷洒、不喷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死亡率、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群后1、8、24 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转群后1和8 h,晚上转群组仔猪血糖(GLU)含量低于早上转群理组,喷洒精油后GLU进一步降低;仔猪转群后1、8、24 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皮质醇(COR)和丙二醛(MDA)水平随转群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转群后1和8 h,喷洒精油的两组仔猪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不喷组(P<0.05),24 h后血清COR水平显著下降(P<0.05);转群后1、8、24 h,各处理组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转群后1和24 h,早上转群但不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晚上转群且不喷洒精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喷洒精油后,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晚上转群且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IL-10水平最低。综上所述,晚上转群对断奶仔猪的应激程度小于早上转群,喷洒精油能进一步缓解应激,晚上转群并喷洒精油是减少仔猪断奶转群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断奶过程中由母乳喂养为主过渡到采食固体饲料 ,并且由产房转移至仔猪培育舍 ,在此过程中由于饲料及环境条件改变等应激使仔猪断奶后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死亡率增加 ,严重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维生素C具有抗应激作用 ,在鸡饲料中添加具有显著抗热应激效果 ,但在仔猪断奶应激方面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稳VC(包被VC)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选体重相近 40日龄断奶大白猪仔猪 180头。第一批 6 0头 ,随机分为 3组 ,维生素C添加剂量分别为 0mg/kg(Ⅰ组 )、10 0…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马齿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性别相同、体重相近、日龄差异不超过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5组,以马齿苋占日粮的1%、3%、5%、8%添加.结果表明:加入马齿苋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且以5%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选取胎次相近(3-5胎)、日龄相同的杜-长-大吮乳仔猪16窝(每窝8-1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中药Ⅰ组、中药Ⅱ组、抗生素组、对照组,前3个处理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4 kg/t)、中药饲料添加剂Ⅱ(4 kg/t)、金霉素(70 g/t)和杆菌肽锌(30 g/t),每组4窝.各处理组所有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试验饲粮,直至断奶后28日龄.25日龄断奶时从每窝中选取体重相近的仔猪4-5头,组内合并,每组各18头,于仔猪断奶前3 d,断奶后1、4、7、14、28 d采血,对血清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能通过提高断奶仔猪血清AKP活性,降低CK活性,缓解断奶应激,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8.
与常规的多点式生产系统相比,本提出的新生产系统会使饲料成本降低,因为延迟断奶的仔猪只需要简单的日粮,而且饲料中使用较少药物。仔猪转群次数减少,并且很少有轻体重猪或僵猪问题需要处理从而可以节省管理,劳力时间。在原来的多点式生产系统已经有一个隔离检疫阶段的情况下,将4个生产点减至3个生产点,总的来说,就意味着土地和建筑物得到了节省。其它的疾病控制措施,如预防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脚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也会得益于延迟断奶、断奶应激的减少(仔猪逗留在产仔笼中)以及少一次转群,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仔猪断奶期间,饮食、环境变化应激相当大,常表现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仔猪断奶综合征。早期断奶的应激更加突出。本文讨论断奶仔猪应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18头大白经产母猪及其所产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断奶时和断奶后15d时上午采血,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在母猪料中添加了2%的抗母猪生殖应激剂和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了2%的抗仔猪断奶应激剂的试验1组仔猪在断奶时和断奶后15d时血清中LDH1的活性均极显著增强(P〈0.01),试验1组和只有仔猪在断奶前后按其采食量的2%添加抗仔猪断奶应激剂的试验2组断奶后15d时LDH3、LDH4、LDH5的Rf值都极显著减弱(P〈0.01),其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的转群时间及转群前后喷洒精油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优化仔猪断奶转群模式,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体重(7.00±0.5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采用2×2两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探讨不同转群时间(08∶00、20∶00)及是否喷洒精油(喷洒、不喷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死亡率、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群后1、8、24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转群后1和8h,晚上转群组仔猪血糖(GLU)含量低于早上转群理组,喷洒精油后GLU进一步降低;仔猪转群后1、8、24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皮质醇(COR)和丙二醛(MDA)水平随转群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转群后1和8h,喷洒精油的两组仔猪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不喷组(P0.05),24h后血清COR水平显著下降(P0.05);转群后1、8、24h,各处理组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转群后1和24h,早上转群但不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晚上转群且不喷洒精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喷洒精油后,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晚上转群且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IL-10水平最低。综上所述,晚上转群对断奶仔猪的应激程度小于早上转群,喷洒精油能进一步缓解应激,晚上转群并喷洒精油是减少仔猪断奶转群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免疫应激导致感染和炎症的机制,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8±2)d的大白×约克夏断奶仔猪96头,平均体重(7.24±0.36)kg,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断奶后第7天按体重注射100μg/kg生理盐水;2组为免疫应激组,饲喂基础日粮,在断奶后第7天按体重注射100μg/kg脂多糖;3组为谷氨酰胺组,饲喂谷氨酰胺浓度为1.2%的日粮,在断奶后第7天按体重注射100μg/kg生理盐水;4组为谷氨酰胺+免疫应激组,饲喂谷氨酰胺浓度为1.2%的日粮,在断奶后第7天按体重注射100μg/kg脂多糖.结果表明:免疫应激使动物生产性能下降,而添加谷氨酰胺使免疫应激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提高(P<0.01),料重比下降(P<0.01);日粮加应激交互作用对仔猪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强效益生素饲喂断奶仔猪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同批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头。试验Ⅰ组与Ⅱ组分别添加0.5%和1%的强效益生素,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与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89%与13.3%,腹泻率下降5.5%;试验Ⅱ组日增重与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5.51%与12.16%,腹泻率下降5.5%。说明添加效益生素可明显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转群对仔猪行为、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断奶转群模式,为改善仔猪福利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6.98 kg±0.63 kg)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1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6窝,每窝12头。Ⅰ组为对照组,仔猪不断奶不转群;Ⅱ组为断奶转群组,仔猪既断奶又转群;Ⅲ组为断奶非转群组,仔猪只断奶不转群。21日龄时实施早期断奶,试验期14 d。试验期间观察、统计仔猪行为表现、皮肤损伤、死亡率和腹泻率,采集仔猪血液,测定血清皮质醇和免疫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仔猪采食、休息、玩耍行为极显著下降(P<0.01),探究、独处、哀叫、抱团、攻击和恐人行为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处理后第3~5天,Ⅱ组仔猪的皮肤损伤程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仔猪35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1)。各组仔猪死亡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Ⅰ组(0)<Ⅲ组(1.32%)<Ⅱ组(4%)。在试验处理当天,Ⅱ组仔猪的皮质醇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皮质醇浓度在等3、5天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Ⅱ和Ⅲ组仔猪在第7天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断奶转群不仅影响仔猪的行为表现、皮质醇浓度和免疫力水平,而且导致生长性能下降,皮肤损伤程度、死亡率和腹泻率上升,但早期仅断奶不转群仔猪的应激反应相对较低,可减少对仔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药马齿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马齿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性别相同、体重相近、日龄差异不超过2d的断奶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5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分成5组,以马齿苋分别占日粮1%、3%、5%、8%的比例添加。结果表明:加入马齿苋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并能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以占日粮5%的比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养猪多采取一刀切断奶法.以便全进全出这种方“法有利于做空舍清毒.但这种断奶方法对母仔均不安全.仔猪易发生腹泻.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在不破坏全进全出的基础上、笔者采取挑选式断奶法。对26日龄以上、体重达70kg的仔猪实施断奶。其余较小仔猪待到35日统—断奶*断奶后仔猪在产房空栏内放置2~3天后转至育仔舍饲养。1减小转群应激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以后第1次应激.能否顺利通过这个危险期.对于仔猪日后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转群应激。1.1转群前控料在转群前12h,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使仔猪有一种饥饿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水平肽源对乳仔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哺乳期(7~28日龄)和断奶转群过渡期(28~37日龄)2个阶段。哺乳期:选取24窝1日龄哺乳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肽源);处理1组添加4%肽源代替2%血浆蛋白;处理2组添加6%肽源代替2%血浆蛋白;处理3组添加8%肽源代替4%血浆蛋白。断奶转群过渡期:仔猪28日龄断奶后,4个处理各自混群,每个处理各选60头猪,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处理试验日粮与哺乳期相同。结果表明:1)不同肽源水平日粮饲喂哺乳期仔猪,对其日增重、死淘率及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于饲喂商品日粮,在仔猪日粮中添加6%的肽源,能够显著提高仔猪全期采食量10.3%(P0.05);2)不同肽源水平对断奶过渡期仔猪日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于饲喂商品日粮,在日粮中添加6%肽源,可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6%和8%肽源可以减少腹泻率(P0.05);3)在仔猪日粮中使用一定比例的肽源代替血浆蛋白粉,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仔猪增重收益,提高养殖效益2.2%~3.0%。综上所述,肽源能够改善仔猪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减轻断奶应激,6%的肽源添加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作物秸杆饲料替代5%、10%的精料配合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8头体重相近的4周龄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遗传基础进行分组饲养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3个处理组,5%秸杆微贮饲料+95%全价目粮组,10%秸杆微贮饲料+90%全价日粮组和基础日粮对照组。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10%微贮秸杆饲料组优为明显。仔猪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受心理、环境、营养应激等因素影响,导致仔猪易出现饲料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等,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即为拉稀腹泻,严重时甚至表现为仔猪生长抑制及死亡。Funderburke等1991年曾研究了这3种应激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理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断奶应激中以营养应激的影响最大,而心理和环境应激的影响则较小。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料中,除了品质优良的饲料原料外,添加一些添加剂可促进仔猪的生长及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断奶仔猪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有以下几种:1.高铜制剂高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柴术抗激颗粒(CZKJKL)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早期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8±2日龄断奶的"杜x长x大"三元杂交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I组(空白对照组)、Ⅱ组(CZKJKL组)、Ⅲ组(LPS组)、Ⅳ组(LPS+CZKJKL组)。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柴术抗激颗粒可使断奶应激仔猪和LPS免疫应激仔猪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说明柴术抗激颗粒可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而缓解断奶应激和LPS免疫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