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较为复杂,其呈味效果往往不是单一的某种滋味,而是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呈味物质的综合效应。脂类风味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其挥发物,其中包括脂族烃、醛类、酮类、醇类、羧酸和酯;蛋白质因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排列结构等不同而呈现甜味、苦味、酸味、咸味、鲜味。通过阐述食品中的蛋白质类、脂类物质在食品风味中的贡献及其相关呈味机理,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呈味肽是分子量在500~1 500 Da的低聚肽,可利用生物技术酶解蛋白质或合成氨基酸而获得,呈味功能良好,是制备高档复合调味料的重要基料;其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各种食物中,对加工食品和未加工食品的风味形成都十分重要。呈味肽不仅能产生特征滋味,还可以作为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前体物参与Maillard反应,形成特殊的芳香气味。通过综述呈味肽的制备及其稳态化技术,对呈味肽在未来天然复合调味料产品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鲜香菇为主料,添加食用油、酱、辣椒、白砂糖、食盐、香辛料、鲜味剂等辅料研制即食香菇食品。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以100 g香菇为基准,添加80 g菜籽油,选用碎花生仁与芝麻(5∶3)作为辅料,配料为红线椒用量75 g,黄豆酱用量30 g,食盐用量5.5 g,白砂糖用量1 g,香辛料用量1 g,复合鲜味剂为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I+G)、酵母提取物按10∶1∶100复配,用量2 g。制备的即食香菇食品油润红亮、香菇味浓郁、酱味适中,整体气味协调适中,感官评分最高,为香菇深加工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处理、贮藏、包装等过程中加入和使用的少量化学合成剂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必须具有保持食品营养、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随着食品工业生产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也日益增多,但若使用不当甚至滥用,则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且会伤害消费者,影响食用者的健康。食品添加剂大多数是化学合成物,在使用中也必须注意安全。(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按规定许可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使用,并符合规定的质量卫生标准。(2)使用某…  相似文献   

5.
食品添加剂是指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近年来,因滥用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松茸中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报道的松茸中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等)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八碳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酯类、醛类、酮类化合物等)进行概括总结。目前,市场上松茸产品都是粗加工产品,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通过对松茸风味物质的研究,可以采用酶解、萃取等技术完全释放松茸的风味物质并充分利用起来,未来松茸的精细加工产品可以重点开发松茸调味精、松茸化妆品、松茸酱油、松茸速溶茶等。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动、植物食品中富含鲜味物质,如香菇中鸟甘酸(G)含量较高,海带中谷氨酸钠含量较高;扇贝中琥珀酸、牛磺酸、氨甘酸含量较高,鸡胸脯肉中肌苷酸(Ⅰ)含量较高等等。这些鲜味物质经过提取(主要是对小肽的提  相似文献   

8.
以姜母鸭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其感官风味的影响.通过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和食品感官属性强度分析方法,对烤制、卤制和炒制姜母鸭的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评价,并就加工方式和味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味觉分析系统分析发现,姜母鸭的有效味觉指标为甜、苦、咸、鲜和涩味,食品感官分析与之相比缺少了涩味作为有效味觉指标.炒制版的涩味和苦味均明显高于烤制版和卤制版,烤制版和卤制版在苦涩味方面非常接近;三者在鲜味方面差异很小,但在丰富性上存在明显不同,炒制版的鲜味回味(丰富性)远高于另外两种加工方式,同样炒制版姜母鸭的咸味也是最强的.利用SIMCA对姜母鸭的加工方式与味觉进行主成分(PCA)分析显示,烤制版和卤制版姜母鸭与炒制版姜母鸭能够利用电子舌系统得到显著区分,烤制版和卤制版接近;丰富性、咸味、苦味、苦味回味的聚类位置与炒制版姜母鸭相似,鲜味在炒制版姜母鸭过原点的相反位置.综上,烤制版姜母鸭和卤制版姜母鸭在味觉上相近,炒制版姜母鸭与之差异显著,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呈味物质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姜母鸭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其感官风味的影响。通过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和食品感官属性强度分析方法,对烤制、卤制和炒制姜母鸭的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评价,并就加工方式和味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味觉分析系统分析发现,姜母鸭的有效味觉指标为甜、苦、咸、鲜和涩味,食品感官分析与之相比缺少了涩味作为有效味觉指标。炒制版的涩味和苦味均明显高于烤制版和卤制版,烤制版和卤制版在苦涩味方面非常接近;三者在鲜味方面差异很小,但在丰富性上存在明显不同,炒制版的鲜味回味(丰富性)远高于另外两种加工方式,同样炒制版姜母鸭的咸味也是最强的。利用SIMCA对姜母鸭的加工方式与味觉进行主成分(PCA)分析显示,烤制版和卤制版姜母鸭与炒制版姜母鸭能够利用电子舌系统得到显著区分,烤制版和卤制版接近;丰富性、咸味、苦味、苦味回味的聚类位置与炒制版姜母鸭相似,鲜味在炒制版姜母鸭过原点的相反位置。综上,烤制版姜母鸭和卤制版姜母鸭在味觉上相近,炒制版姜母鸭与之差异显著,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呈味物质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醋液态发酵生产的方法具有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的特点,但是产品的酸味不柔和、风味较差.利用混合菌种的协同发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液态食醋刺口的酸味,并且增加食醋特有的风味;添加鲜味剂可以增加液态发酵食醋的鲜味;添加焦糖色素能够调节液态发酵食醋的色泽,使其更接近于传统发酵食醋的色泽.  相似文献   

11.
食醋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之一,是由多种营养成分组成的色、香、味、体俱佳的酸性调味品。我国食醋种类众多,生产工艺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对食醋的营养、口感、风味和色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肉味香精对改善食品风味和改良食品品质至关重要。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对肉味香精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优劣与产品的竞争优势。概述了肉味香精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如酶解技术、热反应技术、干燥浓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微胶囊技术等,旨在为肉味香精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巧用鸡精     
鸡精是一种由调香料和多种呈味作用的调味料配制而成的混合型鲜味调味料。它的鲜味醇厚,口感丰富,更有层次感,营养也更好。鸡精的广告做得非夸张,叫做“清水变鸡汤”。鸡精不仅比普通味精来得鲜,而且其鲜中还带有不同的风味,风格品种多样。这种复合型的鲜味调料首先在日本开发成功,此后在美国、瑞士、韩国和泰国等国家,也开发出了各具特色却相类似的鲜味品,如鸡精、牛肉精、猪肉精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复合调味品而言,特有的鲜味和香味是非常关键的,没有特殊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品就算不上是高级复合调味品。成都乐客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复合调味技术的研究的与应用方面,已积累了14年的经验,现就增鲜、增味复合调味料的特点及应用作一介绍,以共同推动这一产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虾头和虾壳为原料酿制虾油,采用感官评定、氨态氮(AAN)、挥发性盐基氮(TVBN)、5-羟甲基糠醛(5-HMF)、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气体成分等指标,研究了酿制过程中pH值对虾油风味成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越高,氨态氮、挥发性盐基氮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均越高;不同pH值样品的颜色、口感、鲜味、酱香和虾腥味对样品的总体风味贡献比较大;自然pH值更有利于鲜味和甜味氨基酸的生成;pH值偏低易于提高鲜味氨基酸及甜味氨基酸的含量,同时也易导致产品产生较多1-氢-吲哚,从而影响产品风味;pH值偏高有利于提高苦味氨基酸的含量,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感,但同时能降低产品中吲哚类物质的含量。综上,呈味氨基酸、吡嗪类、醛类、吲哚类和醇类对样品的总体风味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欧盟化学品管理署(ECHA)生物杀灭剂产品委员会(BPC)于2014年6月24日通过了灭菌丹等9个物质用作生物杀灭剂法规(BPR法规)下特定生物杀灭剂产品类型中的活性物质。这9个物质对应的生物杀灭剂产品类型见右表:产品类型中数字1表示人体卫生消毒剂,2表示非直接用于人或动物的消毒剂与杀藻剂,4表示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消毒剂,6表示存储过程防腐剂,7表示薄膜防腐剂,9表示纤维、皮革、橡胶和聚合材料防腐剂,15表示杀鸟剂,18表示杀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62年FOA/WHO食品委员会(CAC)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制造、加工、调整、处理、包装、运输、保管中,为达到技术目的而添加的物质。食品添加剂作为辅助成分可直接或间接成为食品成分,但不能影响食品的特性,是不含污染物并不以改善食品营养为目的的物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混浊型串叶松香草饮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澄清方法、增稠剂、杀菌温度及杀菌时间等因素及水平对混浊型串叶松香草饮料的稳定性进行调研,并将经过处理的饮料贮藏6个月后,观察比较不同处理的稳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0.02%果胶酶作为澄清剂能达到使原汁澄清的效果,并保存串叶松香草汁液中的营养、风味物质.同时采用0.05%CMCNa和0.05%海藻酸钠作为增稠剂,产品稠度适中,无颗粒状物质附着在瓶子内壁.用90℃杀菌5min,饮料无煮熟味且能达到6个月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经融风波,走出鱼食品出口难的困境,通威(成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组织四川省有关专家研制成功了“美鮰鱼”休闲系列产品。利用洞庭湖和四川省大水面生产的叉尾鮰鱼,加工成“麻辣味”、“香辣味”、“咖哩味”、“豉汁味”等“风味鮰鱼制品”。目前,该系列产品已批量上市,深受各界消费者欢迎,并在2009年的第三届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颁奖盛典上,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麻辣休闲食品,其口味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感官指标,在对众多消费者的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在食用麻辣休闲食品之后有口干的表现,都有想喝水的感觉。依据多年调味经验,对麻辣休闲食品的鲜味进行深度研究,发现复合的鲜味调味料可以使鲜味持久柔和、食用后没有口渴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