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育种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炜 《猪业科学》2006,23(10):12-15
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联合育种技术体系、性能测定技术、分子育种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现代猪育种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和方法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主题讲话中,将“华农温氏猪配套系”培育与产业化应用作为重大育种成果案例作了介绍。该项目培育了两个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突破了皮特兰种猪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瓶颈,  相似文献   

3.
瘦肉型猪育种新技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未来的竞争将是高新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综合较量。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猪育种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猪重要经济性状的QTL检测与定位,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导入,杂种优质预测和利用等,在目前猪育种中已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瘦肉型猪育种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个体基因型大规模识别基础上,综合利用个体和亲属各种表型和基因型信息进行个体遗传评估,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一些优良个体实现跨场间使用,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资源共享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主要形式有两种:有条件的大型种猪企业作为龙头种猪育种公司与所覆盖的中小养猪户形成从育种,养猪生产,屠宰加工到销售的联合体;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中小型养猪户和企业,迫切需要以育种技术为核心的中介服务机构,从性能测定,种猪评估和选择,优良公猪精液,生产管理等提供全方位,及时的技术服务,形成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育种联合体,我国猪育种需要充分利用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明确未来的猪育种目标,快速培育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特殊的新品系和配套系,在激烈的国际种猪市场竞争中保持我国养猪大国的一席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养猪育种工作者致力于猪的产瘦肉性能的改良,并取得了很大的选择效应,培育出了一批产肉量高的猪种。但是,在选择中由于忽视了猪的体质、外形与内在机能的协调,结果也出现了肉质变劣的问题(PSE肉和DFD肉)。我国于1978年首次提出在猪种选育中应进行肉质测定,1989年又颁布“猪的氟烷测验规程”并运用于育种实践。这一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我国养猪育种中避免重蹈国外有种史上肉量增长而肉质变劣的覆辙。1猪的应现与应田综合征1.1猪应激的概念从畜牧学的观点来看,应激(stress)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不利于家…  相似文献   

5.
猪配套系育种及 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17,(11):74-77
本文阐述了有关猪配套系育种的概念、 关键技术环节、 育种目标的科学制定及专门化品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湘沙猪配套系选育背景、 主要育种技术措施及选育工作进展;提出了培育含地方猪种血统的优质猪配套系,有利于建立我国地方猪种繁育利用体系、 有利于促进地方猪种市场开发、 有利于地方猪种资源的科学保护、 有利于利用国外种猪的高性能加快育种进程、 有利于提升地方猪种的种质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兴起,对优良猪种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进行种猪的遗传改良,加快育种进展,提高选择效率,以不断满足猪种产业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世界猪育种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了新进展,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吴买生 《猪业科学》2020,37(12):124-128
文章在阐述配套系的定义、培育配套系的优势和主要技术环节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湘沙猪配套系培育的背景、育种方案的制定、育种素材的收集、优势杂交组合筛选、专门化品系选育、配合力测定、繁育体系建设及示范推广等内容。同时提出开展配套系育种,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有地方猪种等育种资源,要有优秀的技术创新团队,要采取“产学研推”管理模式,要有充足科研经费做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在猪分子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SNPs的概念及特点,综述了目前在猪分子育种中进行SNPs筛检的一般策略与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转基因猪育种技术的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转基因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转基因猪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家畜经济性状育种改良的重要技术,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精准地早期预测估计个体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基因组育种技术不断成熟,基因检测价格不断下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生猪、鸡等动物的育种工作中,本文将从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意义、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趋势、技术集成、应用前景等4方面进行综述,为猪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猪育种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 ,猪的选种由表型选择发展到育种值选择 ,再到基因型选择 (即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诊断盒 )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 ,使得性能测定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猪育种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选种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提高。可以说 ,现代猪的育种已经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的应用 ,而是遗传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其中 ,“超级猪”生产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便是现代猪育种技术应用于生产的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现代猪育种方案的新进展和新观点。着重指出要对专门化父系与母系生产性状和繁殖性状同时选择,并利用现场记录资料和新的统计技术估计育种值,以及拟选择的新性状。前言目前,许多新进展、新技术和新观点在影响着猪优化育种方案的设计。一些新技术(比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应用于猪的遗传改良中,并在某些方面成为测量猪活体指标的有效途经,使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对超声在猪育种中的运用原理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配套系育种是我国猪品种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引入应用国外猪配套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较少,曾出现过诸多问题。笔者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从事“华特猪”配套系选育20余年,育成了华特猪配套系,根据自身的理念和认识,从合成系及配套系育种、国外配套系剖析三个方面论述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猪种TfC的基因频率与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方猪种TfC的基因频率与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林树茂,黄路生,罗明,李玉谷(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尤以繁殖性能高著称于世。国内外学者从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多学科开展了对中国猪种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7.
猪育种中DNA标记辅助选择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标记辅助选择(简称MAS)为猪的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性方法,作者将从MAS的原理和实施方案、猪的基因图谱、猪育种中的若干重要DNA标记、MAS应用效果的理论研究和MAS应用实践等方面,综述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丹麦养猪业技术先进、体系成熟,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丹麦是名副其实的养猪强国。随着高通量测序的日益成熟,成本逐渐降低,丹麦对丹系猪品种开展了大规模基因组选择育种,进一步加快了遗传进展,以提高其生产效益。本文主要从丹系猪品种起源与育种模式、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挖掘与标记筛选、全基因组预测模型方法以及我国猪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丹系猪选择育种的现状、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提高我国猪生产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畜牧市场》2004,(2):28-28
由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以世界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采取导入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评定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个世代的选育,经江苏省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和农业部专家组的验收,及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国瘦肉型新猪种,正式命名为“苏太猪”。 苏太猪的优良特性有:  相似文献   

20.
从澳大利亚传出消息,一种新的血液测试技术与猪的饲料转化率、生长速率及胴体瘦肉率相关。实验人员报告了他们应用这项技术,在18个月内每周测试400头断奶仔猪,作为未来育种值的早期指标。 令人兴奋的关键在于用来分析的血液样品可从刚满5周龄的仔猪身上采得,随后很快可获得结论,使育种者在仔猪断奶的时候就可选择出后备猪,比以前选择的时间早得多。每个血样都要对一种叫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号的肽(简称IGF-1)进行检测,这种与生长有关的荷尔蒙会因猪的遗传组成不同而出现量的差异。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指出:更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