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50只藏羊血清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树地区藏羊血清氟含量为0.181-0.594μg/ml,证明该方法适用于藏羊血清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选用200只一日龄AVIAN肉仔鸡随机分成10组,除对照组为38只外,每组为18只,研究不同氟源和不同氟水平对0~3周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氟源有3种,分别为氟化钠(NaF),添加水平为350、700、1050mg/kg,氟化钙(CaF2),添加水平为350、700、1050mg/kg,磷酸氢钙(CaHPO4),添加水平为250、350、550mg/kg。对照组则采用低氟磷酸氢钙配制,含氟为60mg/kg。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氟源下,随日粮肉仔鸡氟含量的增加,肝氟含量增加(P<0.01),而肝脂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氟源的日粮对肝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NaF和CaHPO4使肝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下降趋势比CaF2更显著些。  相似文献   

3.
饲料测定氟为60.3mg/kg,全血氟为11.52mg/kg,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临床上胚胎移植牛食欲减退,被毛无光泽,肢体变形,腹泻牙龄有散在黄斑,证实为慢性氟中毒;测试饲料硒,碘,铜在正常范围内,但血硒为0.05mg/L,全血铜为0.63mg/L,PBI为0.0178mg/L,明显氏于正常水平,临床检查牛甲状腺稍肿,心肌松软,心跳加快,腕,跗关节肿大,贫血管症状与测试血液结果相吻吻合,推测高氟对  相似文献   

4.
饲料显60.3mg/kg,全血氟为11.52mg/kg,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临床上胚胎牛食欲减退,被毛无光泽,肢体谈形,腹泻,牙齿有散在黄斑,证实为慢性氟中毒;测试饲料硒、碘、铜在正常范围内,但全血硒为0.05mg/L全血铜为0.63mg/L,PBI为0.0178mg/L,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患牛甲状腺稍肿,心肌松软,心中快,腕、跗关节肿大,贫血,这些症状瑕血液测试结果相吻合。推测高氟对硒、磺、铜及收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诱发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模型,评价氟罗沙星的疗效。按每升水加入25mg、50mg及100mg氟罗沙星及50mg环丙沙星的用量给病鸡饮水给药,连续5天,对混合感染鸡的治愈率分别是86.7%、90.0%、90.0%及8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3.3%;用药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01.3%、105.7%、107.2%及102.4%,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585.5%,P〈0.0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地氟病黄牛血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硒铜镁田间防治效果。32头自然生长的高氟黄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其中1组为高氟对照组;2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0.25mg/kg硒(亚硒酸钠);3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15mg/kg铜(硫酸铜);(4)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0.25mg/kg硒+15mg/kg铜+1mg/kg镁(硫酸镁)。另设正常对照奶黄牛各8头,连续饲喂83天,分别于的0天、  相似文献   

7.
妊娠绵羊安氟醚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测定妊娠绵氟醚吸入麻醉期间血药浓度和终末吸气浓度,并研究了安氟醚在妊娠绵羊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经适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分别描述具动力学特点,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安氟醚在妊娠绵羊体内血液药物浓度时间规律为:C=12.48329(e^-0.0344964t-e^-0.03262423t)安氟醚吸入后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性模型。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消除相生物半衰期(t1/2β)=2  相似文献   

8.
用高产液相色谱法氟罗沙星可溶性粉的含量,氟罗沙星在5-3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现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85.1824c-316.2636,平均回收率为10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44%。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因1年前饲喂含氟量过高的饲料而导致鹿群慢性氟中毒鹿场的2头梅花鹿作了病理学研究。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全身骨骼多发性骨外膜性骨瘤形成,无氟斑牙变化。血钙0.125~0.624mmol/L,骨组织氟含量499×10-6~1069×10-6。病理组织学特征为骨外膜增生亢进,骨密质外层骨小梁异常增生,并在骨密质内有变性骨单位形成,而破骨过程微弱。研究结果认为,骨瘤的形成及发展是氟的持续作用所致的进行性病变。超微结构显示,甲状旁腺呈现机能衰退状态,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则显示机能亢进形态  相似文献   

10.
体外抑菌试验测得氟罗沙星(Fleroxacin)对禽败血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15mg/L。体内药效试验表明,氟罗沙星以25、50、100mg/L饮水给药和以5、10、15mg/kg肌注给药(1次/d),连续用药5d,对人工气囊接种禽败血霉形体培养液(0.2mL,约含108cfu)的雏鸡,保护率均为100%(30/30),而感染不给药组雏鸡存活率为93.3%(28/3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0.8%、91.5%、92.3%和91.5%、91.8%、92.9%,显著高于感染不给药组(73.2%);气囊损伤分分别为2.93、2.62、0.93和1.8、1.1、1.0,而感染不给药组为6.57,差异显著(P<0.05);血清玻板凝集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0%(2/10)、10%(1/10)、0(0/10)和30%(3/10)、10%(1/10)、10%(1/10),均极显著低于感染不给药组100%(10/10)(P<0.01)。氟罗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剂量间药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家蚕的耐氟性不仅随其龄期、世代的不同有差异,也与其品种的不同和健康性有关,其耐氟性主要由微效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或耐氟显性主效基因控制,选用耐氟性强的品种作亲本,结合耐氟性与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运用科学的遗传育种方法选育出高耐氟性家蚕新品种,是解决氟化物对蚕业生产危害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家蚕耐氟性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蒙古绵羊为试验动物,以乌梁素海高氟沉水水草龙须眼子菜(Potamogoton pectinatus)作为氟源,研究高氟水草对绵羊抗氧化系统及生产性能的影响。4组绵羊日粮水草氟水平分别为:0、50、100、150 mg/kg。连续饲喂5个月,观察绵羊中毒情况,测定绵羊15 d体质量增加量和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绵羊均未出现典型氟中毒症状;沉水水草与高丹草(Sorghum hybrid)对绵羊的体质量增加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饲喂沉水水草后,绵羊生产性能未受到影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未受到损害,没有发生氟中毒。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高氟对鸡微核率的影响 ,实验组鸡饮用不同浓度的含氟水 ,对照组鸡饮用正常自来水 ,比较两组微核率 ,用 χ2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高剂量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微核率与饮水含氟量有明显剂量 -效应关系。高氟可增高鸡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 ,且对鸡的染色体有损伤作用 ,高氟可能是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4.
氟在猪体内的代谢及高氟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氟在猪体内的吸收、蓄积、排泄、对猪毒害作用及其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法简化了操作程序及蒸馏装置,依沸腾时间控制蒸馏,重复利用硫酸蒸馏样品,一次性加入混合显色剂发色。通过测定不同样品的氟含量,表明这种改良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经济的特点,适合于各基层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氟对智商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通过总结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和氟与其他元素互作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多角度阐释了高氟对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氟对牛脾淋巴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健康牛脾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氟化钠(NaF)染毒24h。低渗溶胞法提取细胞膜,检测膜上ATP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染氟组淋巴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氟能抑制牛脾淋巴细胞膜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高氟日粮与硒相互作用对绵羊机体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的影响。选16只健康的蒙古公羊,体重(35.0±1.4) kg,随机分组,4只羊为一组,分批进行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日粮1(35∶65精粗比)有助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日粮1条件下,硒能促进氟的排泄,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适量的氟与硒摄入有利于机体的健康,硒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高氟引起的毒害起颉颃作用,提高日粮精料水平会促进机体氟的排泄,降低氟的生物学利用率,日粮1(35∶65精粗比)比日粮2(30∶70精粗比) 更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氟对牛脾淋巴细胞内抗氧化功能和NO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健康牛脾脏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氟化钠(NaF)染毒24 h。检测牛脾淋巴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内GSH-Px、SOD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余各指标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由此得出,氟能够导致体外培养牛脾淋巴细胞内抗氧化功能下降,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自由基含量增多,对淋巴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0.
米智  柳照应  朱勇 《蚕学通讯》2009,29(3):42-46
为了探究家蚕T6和734两品系耐氟力的差异,分别对其4龄时期氟敏指数,以及5龄时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进行调查,在100ppm、200ppm、300ppm、400ppm氟化物浓度下.734的氟敏指数分别是:29.14、62.22、104.36和137.61,而T6的分别是:4.38、11.13、26.87和43.76,两品系的氟敏指数随着氟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734指数增加远远大于T6;734体重变化较T6明显。并且734的死亡率也远大于T6。表明了家蚕T6品系具有较强的耐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