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自然保护区土壤包括6大土类,11个亚类,18个土属,32个土种;各土类中以棕壤类含土种最多,其次为灰色森林土类,最少的为黑土类。自然保护区中土壤垂直分布(由低到高)顺序是:棕壤—灰色森林土—黑土;水平分布是:东部为黑土,中部为灰色森林土,西部为风沙土。该保护区土壤演变趋势为:棕壤向灰化棕壤过渡,风沙土向灰色森林土方向发育,灰色森林土向风沙土方向转变,草甸土和沼泽土有向地带性土壤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遵化市土壤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个土类,粗骨性棕壤、生草棕壤、耕作棕壤、粗骨性褐土、淋溶褐土、典型褐土、草甸褐土、潮土八个亚类,13个土属和48个土种。现以亚类为主,结合土层、土种的特性及肥力状况分述如下:1粗骨性棕壤面积5万余亩,占总面积的2%以上,由花岗岩、片麻岩残积、坡积母质发育而成,分布于遵化市北部山区300 m以上的地区,其它地区较少。土体较薄,一般为7~15 cm,颜色由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桃山林区土壤普查进行分析,土壤类型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逐渐变化。掌握土壤分布规律与变化趋势,为合理改良与充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地区为暗棕壤,共有五个亚类,九个土属,十六个土种;非地带性土壤有4个土类、九个亚类。  相似文献   

4.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腐殖质组成及结合态腐殖质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H/F值相比较,以暗棕壤最大,草甸土次之,棕壤最小;随剖面加深3种土类的H/F值明显下降。除草甸土、暗棕壤A层外3种土类腐殖质均以富里酸为主。3种土类的结合态腐殖质均以松结合态为主,且以草甸土相对含量最高,暗棕壤次之,棕壤最低;随剖面加深,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结合态腐殖质相对含量有增大趋势。3种土类的土壤有机质绝大部分是以结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植被类型为依据,讨论了各成土因素,将千山土壤确定为棕壤一大土类,下属三个亚类,分别为生草棕壤、棕壤、草甸棕壤以及粗分为八大土种,并做了一定量的化学分析。用原子吸收及冷原子法、测定了千山土壤中的铜、铬、汞、锌、镉、铅的含量,得出了千山土壤中六种元素的背景值。背景值用平均值及标准差来表示。讨论了土壤母质类型及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对土壤中元素背景值有一定影响。结论是土壤成土母质既使相同,由于地形,水热条件,理化性质等影响也会使其元素产生重新分配,因而影响土壤背景值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西藏土壤放线性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西藏8个主要土类11个土样的土壤放线菌数量,主要属与类九中棉生理生化特性及拮抗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不同土类及同一土类不同剖面表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很大,随海拔升高,冻结期增长,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2)西藏土壤放线菌种类简单,供试菌株分为5属,链霉菌属占优势;(3)供试菌株大部分无明胶液化能力,约1/3无淀粉水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较强者仅占1/3左右;(4)供试菌株约有  相似文献   

7.
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福建闽东的福州恩顶茶场、罗源县满叠茶场;闽北的南平炉下茶场、政和志和茶场、松溪郑墩茶场、武夷山农场、武夷木关茶场及周宁官司茶场等8个名优绿茶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1)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较佳,基本未受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污染.不同地区之间茶园土壤清洁程度有所差异.(2)按照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评价,8个茶场中,有3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一级土壤,清洁,符合AA级绿色食品对原料产地土壤环境的要求;有2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二级土壤,尚清洁,适宜发展A级绿色食品茶叶;有2个茶场土壤处于2级土壤上限,经过适当改造可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有1个茶场土壤受Cr污染,不宜发展绿色食品.若以背景值为标准,则评价结果与上述有些差异.(3)名优绿茶产地土壤pH值为4.0~5.5,多数为4.1~4.7,适宜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8.
庐山土壤硫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庐山不同海拔高度及立地条件下的土壤硫状况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庐山自下而上分布了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草甸土等5个土类,各土壤中硫不同组分的含量均以有机硫为主,占全硫的90%左右;全硫及有机硫的含量均呈现山财棕壤〉山地草甸土〉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的规律,无机硫含量则呈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黄壤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信阳毛尖茶生长环境的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阳4个茶区的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含量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4个采样区土壤中K2O含量丰富,全N含量中等,速效P含量相对缺乏,其中车云山茶场K2O含量高达41.3 g.kg-1,此与本采样区为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有关;信阳茶区土壤pH值适合茶树的生长,4个采样区相比较,黄棕壤土类中土壤有机质高于水稻土,而土壤容重低于水稻土,这说明黄棕壤比水稻土更适合茶叶的生长.黄棕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茶叶品质的提高;信阳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Fe,Mn,Mo,Zn,Co,Se含量中等,而B含量缺乏,成为茶叶品质的限制因素.建议增施P,B等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分析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素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潮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②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③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且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⑥潮土类4个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48 kg,水稻土类4个土种则为1.69 kg;⑦潮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6.4%,而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1.6%。  相似文献   

11.
茶树是典型的聚铝型植物,茶园土壤中过量的铝会抑制茶树根茎叶的生长,降低茶叶品质。本研究以日照市茶叶主产区的110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为试材,采用连续浸提法研究日照市茶园土壤铝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全铝(T-Al)含量范围为9.82~28.99 g/kg,土壤活性铝(Tac-Al)总量为920.50~4007.23 mg/kg,平均占全铝含量的12.52%;土壤各形态活性铝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Hy-Al)>腐殖酸铝(Ha-Al)>交换态铝(Ex-Al)>有机结合态铝(Or-Al)>无机吸附态铝(In-Al),其中Hy-Al与Ha-Al占活性铝总量的90%以上,是日照市茶园土壤活性铝的主要形态;与未植茶地相比,茶园土壤全铝和各形态铝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T-Al含量主要受母质和成土过程影响;Ex-Al和Or-Al与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随土壤pH的降低和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Hy-Al及Ha-Al与游离铁显极著正相关,反映了成土作用强度的影响;随植茶年限增加,T-Al和Ex-Al含量呈先增加...  相似文献   

12.
10县市20个田间试验,三种土壤(灰潮土田,潮土田,黄棕壤性水稻土)平均,单施钾水稻增产6.7%-12.4%,单施锌增产7.2%,钾锌配施增产13.3%-16.3%;每公顷用62.25kg钾配合3.3kg锌的增产效果与124.5kg钾相当。表明钾锌配配施有较好的互作效应,尤以在灰潮土田上效果最好。棕红壤性水稻土盆栽试验表明,钾锌配施可增加水稻植株含钾量,钾肥利用率比单施钾提高4.4-14.9个百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滹沱河流域3个土类(含6个亚类)的磷酸吸收系数(PAC),以磷酸吸收系数作为土壤吸磷强度指标,结果表明,各类土壤的吸磷强度差异很大,土地土壤小于平原土壤,棕壤小于褐土,褐土小于潮土;从剖面层次看,同一类型土壤表层土壤的PAC较其它层次大。相关分析,回归人析表明,影滹沱河流域土壤PAC的主要因素是〈0.01mm土粒物理粘粒)含量。其次为CaCO3含量,根据目标产量,作物从土壤中携走的磷量,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湖县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测定与不施氮空白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初步明确了不同土壤类型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脱潜型水稻土4个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78 kg(1.75~1.81 kg),潴育型水稻土4个土种则为2.09 kg(2.04~2.14 kg);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6.4%(35.0%~37.2%),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1.6%(38.9%~43.3%).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富铝化土壤的诊断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浙江省发育于不同母质上的15个富铝化土壤的诊断特性,并探讨了这些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结果表明,这些土壤可分属于3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4个亚纲、8个土类和11个亚类。后对土壤分类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浙江省发育于不同母质上的15个富铝化土壤的诊断特性,并探讨了这些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结果表明,这些土壤可分属于3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4个亚纲、8个土类和11个亚类.文后对土壤分类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几种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棕红壤、黄棕壤、水稻土和灰潮土的粘土矿物组成、电荷性质及对磷的吸附。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都以水云母为主,高岭石和1.4nm矿物含量较少,1.4nm矿物种类不同且比例变异大;②供试土壤的负电荷量(CEC8.2)介于9.2 ̄19.1cmol/kg间,永久负电荷占CEC8.2的50% ̄64%,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75 ̄2.21cmol/kg,电荷零点(PZC)介于2.3  相似文献   

18.
一、柘城县土壤类型及面积柘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全县土壤类型分2种:一种属于潮土类,包括典型潮土、盐化潮土2个亚类;另一种是砂姜黑土类,仅有石灰性砂姜黑土亚类。全县土壤共划分2个土类、3个亚类、5个土属、11个土种。潮土土类是柘城县的主要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9.82%,砂姜黑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6%。砂姜黑土类地处城区北湖内,现已转作非农业用地,本文不再考虑该土类。全县各类土种及分布情况见  相似文献   

19.
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淋溶土纲,铁铝土纲,初育土纲3个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石灰土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8个亚类,并对保护区土壤生态的脆弱性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土施硒肥与茶叶含硒量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低硒茶园进行土施亚硒酸钠试验,结果表明,在土施亚硒酸钠3.33、6.66和13.32μg/kg的情况下,茶树含硒量随施硒剂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有一定的滞后现象。适量的硒对茶树生长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土施硒肥可增产6.8%-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