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地菇农的平菇生产,退菌现象发生十分严重。有的菇场出二、三潮菇,有的仅出一潮菇,甚至只菇未出,刚发好菌的菌筒就大量退菌,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菇农一筹莫展。轻者勉强保本,重者绝收。这种现象严重挫伤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及食用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也越来越引起我地菇农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分析我地菇农的栽培生产全过程,就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一些浅显看法。1 笔者认为,退菌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菌株种性严重退化。由于一些供种单位或个人,受利益驱动,不讲信誉,对出售的菌种不作必要的出菇…  相似文献   

2.
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由于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男女老幼皆宜.省时省工,并能降低接种成本,改变了以往接种方式存在的接种慢、费时费工、对人毒副作用大.成活率低等缺点,普遍被广大菇农朋友所欢迎接受.是食用菌接种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事食用菌生产十多年,并带领周边县、乡、村的很多群众靠种菇富了起来。但近几年来,菇农棚内出现了大钮扣菇杂菌,烂菇和虫害十分严重,给菇农造成减产,严重的造成绝产。针对这类问题本中心根据多年来经验,研究并多次实践了利用化学物品防病菌、虫害技术。本技术推广几年来,使很多菇农受益。笔者了解到这类问题目前在很多地方发生,是菇农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笔者现将此技术献给广大菇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厂家生产菌棒,出售给菇农,由菇农负责菌棒的促熟、转色和出菇管理,达到应有的出菇效果。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就需要厂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为此,现就有关技术问题总结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香菇生产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由公司集中生产菌棒,待发菌培养成功后分放给菇农管理出菇,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菇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促进了香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广耀  李雪  于汇 《食用菌》2017,(3):41-42
吉滑1号在5个不同的地点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吉滑1号较对照品种(西羽)增产17.5%,成本降低12.4%,为菇农多增收0.96元/袋。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菌林矛盾日益严重,菇农栽培成本越来越高。为缓解菌林矛盾,降低菇农栽培成本,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近几年,我局组织部分菇农利用玉米芯、大豆秸秆栽培姬菇,取得了成功。现将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易文林  李喜珍 《食用菌》1996,18(3):14-14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报道,它还具有药用价值,如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份,对降低血糖浓度效果明显,所以近年人工栽培日益增多。笔者从野生鸡腿菇中分离、驯化培养成的嘉鱼Cc-1,经与收集的几个品种进行比较,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经菇农在生产中应用表明,具有适温广,抗性强,肉厚朵大,开伞迟,质量好,产量高等优良特性,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明焱  李剑 《食用菌》2000,22(5):29-30
笔者在 1 998年《食用菌》第 5期上报道了 武香 1号香菇菌株的品种特性"。该品种于 1 997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同年由食用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 武香 1号"香菇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菇农纷纷来信来电向本所询问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要求引进该品种。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菇农的需求,现将高温季节栽培武香 1号香菇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 生产季节安排 高温季节栽培香菇要达到二大目的:①解决菌筒在霉雨季节因高温、高湿和夏…  相似文献   

10.
黄卫华 《食用菌》2020,(3):28-28
自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庆元县菇农的香菇滞销,高峰时积压数十吨鲜香菇。作为食用菌行业鲜香菇销售的佼佼者——庆元县斯大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立即行动,开启鲜香菇线上销售、国外合作等模式,为浙江庆元县菇农解“菇愁”。1牵线搭桥助力菇农解“菇愁”该公司与食用菌产销大户联动,搭建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平台,铺设产销“快速路”,帮菇农渡难关,解“菇愁”;还收购大毛湾、会溪、西洋、大济等10多个基地200余户菇农的鲜香菇,实实在在帮助庆元菇农解决了香菇滞销难题。  相似文献   

11.
宋金娣 《食用菌》2002,24(4):25-25
高温时期的新鲜蘑菇既为食用者提供了清爽可口的高档蔬菜 ,又为菇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要种好夏季蘑菇 ,需要把好品种、发酵、病虫防治三个方面的技术环节。现将这三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选适宜的高温型菌株 目前较耐高温的蘑菇菌株有新澄96、苏蘑一号等。其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厅宣传站和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致富山海经》栏目摄制组在我县专访制作的《一颗小胶囊菇农大解放》播出后,受到了全省各地菇农的极大关注。胶囊菌种与传统菌种的PK大赛,让电视观众们亲眼目睹了一颗小小胶囊菌种的威力,这一具有高效性、经济性、标准性、安全性的新型菌种更是让菇农们加深了记忆。自该新闻片播放以来,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已接到咨询电话100余个,很多菇农都表示要到该中心参观学习后,采用省工、高效的香菇胶囊菌种,以提高科技种菇能力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反季节香菇的产量、增加菇农效益,是广大菇农和食用菌技术推广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我站从调整反季节香菇配方组分出发,筛选出适宜的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14.
港平1号是以特早新丰和杂17为亲本,经过定向采孢,挑取单孢的单核菌丝杂交而成,并于2006年通过苏州市科技成果鉴定。经过四年的栽培推广表明,该菌株属广温型,适应范围广,出菇早,菇形好,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深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喻朝平 《食用菌》2001,23(3):26-27
平菇作为一大众化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城乡居民的喜爱。同时,也给广大菇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高温时节,蔬菜处于淡季,许多菇农都看准了这一有利市场,有一部分人挣到了钱,但据笔者调查,其中大部分菇农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 菌种的选择 必须到有质量信誉的专业厂家选购,并经小规模试种后再投入生产。笔者 1 996年从十几个单位引进一些高温种,经二年的栽培试验,其中苏引 6号和福建平高一号耐高温程度优于其它高温种,且菇形好,产量高,抗高温。菌种温型不选好,不但影响当季菇的经济效益,且…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促进发菌、过早撑袋等,急于取得收益。笔者针对这些误区进行解析,希望对菇农朋友有所帮助:1平菇——"打孔增氧"不可过度为了促进平菇发菌,菇农大多采取后期打孔增氧的方法。但很多菇农打孔过多,导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市白金针菇生产发展迅速,栽培规模逐年扩大,菇农种植效益可观。为了探索金针菇栽培的新路子,我们于 1 998年下半年进行了大田棚式覆膜栽培金针菇初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 菌株为江山F2 1白金针菇,由本所选育。母种培养基为常规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 65%,麦麸 1 5%,木屑 1 0 %,玉米粉 7%,糖、石膏、石灰各 1 %。1 2 试验方法 在本市石门镇长山村的柴日洪、柴水旺两户菇农中实行示范性试验,菇棚选择荫凉、水源近、交通便利的田地,棚四周挖排水沟,菇棚用毛竹、塑…  相似文献   

18.
平菇生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但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菇农采取的栽培方法不当,出现了经济效益较差的情况,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栽培经验,建议菇农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选种、制种 菌种是平菇高产稳产的基础。制作菌种时应对培养料严格灭菌,接种时严...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食用菌栽培数量的大幅增加,生产中所发生的病害也呈增加趋势,菇农因此受到很大损失,根据多年的食用菌病害防治经验及研究,针对生产中的要求,我们对新型复配型药物——黄菇一喷灵进行了防效试验,经对平菇的黄腐病、凹斑病、褐腐病、香菇的褐腐病、白灵菇的黄水病、杏鲍菇的黄斑病等防治试验显示:预防效果接近100%,病害防治效果达到88%左右。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原料——几种作物秸秆的碳氮比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培新  张炎  宋永芳 《食用菌》2001,23(4):15-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菇农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在菌种生产和栽培培养基的选择方面下少菇农并不轻易相信一些资料介绍,而是先做一些适合本地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达到科学、适用、节约的目的。然而.菇农手中一般缺少一些常用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碳氮比)的数据,或者文献记载的数据差别太大、令人无所适从。笔者应一些菇农的要求.结合豫北资源优势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测定了几种作物秸秆碳氮比.并初步探讨了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