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我所陕蚕四号中系原种129×797出现少量淡色卵,由于它的卵色正常卵色淡。这些卵以前我们认为是不良卵,在挖补时全部挖掉,这给原种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既确保原种质量,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对于2004年春对这些卵进行了孵化率调查试验。1试验材料、方法1.1供试  相似文献   

2.
阮鹏  张军妮 《四川蚕业》2005,33(1):25-26
目前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原原母种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由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由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所以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原种生产质量。我所近年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的陕蚕系列原种品种纯正、卵质充实、不良卵少、孵化率高、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傅先祥 《蚕桑通报》1991,22(4):56-57
原种散卵化是蚕种生产的一项改革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表现在催青方面,散卵原种比平附原种催青的难度大,蚁量不能一日收齐,给原蚕区蚕种生产带来不便。如何使散卵原种的一日孵化率达到90%~95%以上,保证一日收齐,谈谈体会。一、散卵原种催青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  相似文献   

4.
原原种、原种繁育生产与普通丝茧育生产有不同特点,原种生产是根据普通种场等客户用种需要来计划和安排的,有较强的季节性;为了保证原种质量和蚕种无毒,需要一整套严格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桑叶是蚕生长发育和造卵的唯一营养物质来源,也是病原微生物使蚕传染发病的媒介。桑园桑叶的产量制约着生产计划的实施和繁育任务的按时、按量完成,养蚕期逐日桑叶的供应量是否达到蚕饱食的需要,会影响当造原种的产量和种质;桑叶质量与蚕的生长发育、体质以及卵量、卵质有关,桑叶的洁净度与蚕病发生有关。因此,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保证每天蚕有足够的供叶量;保证桑叶不被病菌污染是原种繁育的基本技术要求。我们从事桑园管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平附原种改散卵原种是我省原种成品型式上的重大改革。其优点是卵量恒定,质量提高,蚁量均匀,有利于农村原蚕区订种计  相似文献   

6.
<正>原种由框制改成散卵是原种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散卵原种具有成品商品化、卵量一致、群体匀整、良卵率高等优点。1994年起,我省已全面推广。作为原种场如何从技术上适应这项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前两年试验与生产实践,本人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 读《江苏蚕业》1990年第3期章尚华、张剑峰发表的“原种由框制改散卵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很有创见,深具同感。为此追随附和,也谈谈原种框制改散卵的几点实用意义。 1.精选卵粒质量提高: 框制原种的选卵,只可以肉眼进行蛾圈选除,倘若改制散卵,就可利用盐水比重选卵,达到粒选要求,有利提高卵质;但杂交蚕种的选卵,在轻重盐比过程中,还将中间卵保留,放宽比重“差”的范围,再行复比,所得良卵,仍充入大批,加以利用。而框原种改制散卵,对选卵要求,有从严的必要,由此建议,对盐比时的中间卵,可不作复比,予以淘汰,使整批蚕卵,在一个水平线上,颗粒匀正;群体齐一。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秋对陕蚕系列的5对品种原种与引进品种871·872进行了实验室饲育比较试验,调查了其饲育成绩及繁育成绩,并对各个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及分析。结果表明,陕蚕系列原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自1994年开始,散卵型原种开始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几年来,我们在散卵原种的收蚁上,总是不尽如人意,具体是: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散卵型原种的不断推广,改变了蚕种场原先的催青模式,给催青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内容。下面就两年来我们在散卵原种催青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1994、1995两年春季催青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简化催青升温标准,在起点胚子、品种相同的情况下,在催青架上处在同一水平的散卵型原种的发育较框制原种稍快。1994年春,第1天上午10时解剖胚子时,苏6的散卵原种与框制原种胚子皆为丙_2丙_2~+。  相似文献   

11.
《广西蚕业》2021,58(2)
为探究母蛾成熟度对桂蚕N2原种繁育的影响,寻求提高桂蚕N2三级原种繁育系数的方法,探讨母蛾成熟度对桂蚕N2原种生产的影响而设计本试验。结果显示:母蛾成熟度不同对桂蚕N2原原种杂交后的单蛾产卵率和单蛾良卵率影响不显著。其中,桂蚕N2原原种在母蛾成熟时长2 h左右产附最佳。提高母蛾成熟度能显著提前桂蚕N2产良卵和良卵峰值时间,日系品种提前程度大于中系品种,并以NJ7提前最显著,母蛾成熟时长4 h,拆对后前2 h迅速达到产良卵峰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广西现行三对实用品种的原种的淡色卵的保护和孵化情况调查,发现淡色卵可分为滞育性淡色卵和非滞育性淡色卵,认为造成淡色卵的原因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13.
1原种性状1.1秋华限行皮斑中系原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青色,良卵率99%左右,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壮蚕体色青白,雌性花蚕,雄性白蚕。在繁制雄蚕杂交种时,只利用其雌蛾,故在四龄第二天应去除雄性白蚕,只养雌性花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蚕种场“7532”春制越年原种再出卵多、达不到国家原种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探索降低“7532”原种再出卵数的方法。结论是多化性血统的“7532”原种只适宜生产春制夏秋用种和秋制越年春夏用种。  相似文献   

15.
《广西蚕业》2021,58(3)
为解决桂蚕N2在三级原种繁育过程中,中系亲本的卵量较少,不良卵较多,容易出现生种,有效卵圈少、折净率比两广二号低,日系亲本NJZ容易出现较多不产卵蛾、空圈较多等问题,开展桂蚕N2的4个亲本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经过3批饲养试验,发现桂蚕N2新、旧品系原原种强健性基本保持不变;中系新品系的原原种生种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品系。新品系原种的孵化率、平均单蛾卵量稍高于旧品系,但差异不显著;新品系的不良卵率显著低于旧品系;新品系中系原种的产卵成绩显著优于旧品系。综合新、旧品系原原种及原种的各项指标可知,新品系中系性能特点显著优于旧品系。  相似文献   

16.
<正>原种由框制型改为散卵型是蚕种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1993年春期我场繁育一代杂交种苏6苏5所用原种共5.699张。其中散卵型原种1791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7.
郭琼  郑尚永 《四川蚕业》2000,28(3):18-20
<正> 1 材料与方法 1.1 蚕品种 夏芳×sch,使用即时浸酸种。在解剖鉴定胚子前,先刮除不良卵和死卵,保护于25℃,80%RH环境下。夏芳原种由重庆市蚕研所提供,赤蚁原种由鲁成老师提供,夏芳×sch杂交种由陈萍老师提供。 1.2 催青处理条件 利用自动控制日光培养箱(ZRO510型)控制各气象条件,以25℃、80%RH作对照催  相似文献   

18.
家蚕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制种性能直接关系到家蚕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是否能够实用化.2019年晚晚秋蚕期以家蚕原种菁松R(以下简称JR)和皓月R(以下简称HR)为试验蚕品种,采用全龄人工饲料育进行制种试验调查,试验将家蚕原种JR和HR置于同一温湿度环境中饲育,选用相同人工饲料做全龄饲育.试验结果显示:JR和HR普通茧死笼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陕蚕五号原种中系卵粒胶着性差,落卵,雄蛾鳞毛易脱落,交配性能差,不耐冷藏的缺陷,对陕蚕五号的亲本进行了重组和选配,确定了新的四元杂交组合,暂定名为改良五号,代号3.7×2.1。统计分析了改良五号在2005—2009年多家单位的实验室试验鉴定成绩,和2007年农村中试鉴定结果。该品种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达到或超过省定和部颁桑蚕品种审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桑蚕原种成品卵检验过程中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调查存在的人为误差大、检验速度慢和劳动力调配难等问题,本试验借助高像素单反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及Photoshop软件等辅助设备,将传统的实物点卵改为图像点卵,提出彩图点卵和电脑点卵两种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上述问题,为改进生产传统检验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