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感黄瓜枯萎病的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形态观察;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测定了12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室内抑制效果较好的7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感黄瓜枯萎病病菌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抑菌效果最好的是36%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抑制率为93.92%,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62.5%精甲·咯菌腈悬浮剂1 500倍液和99%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抑制率分别为85.48%、81.20%和80.45%;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99%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79.48%~93.61%,可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黄瓜枯萎病,而且对黄瓜安全无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41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41种常用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率,明确了各药剂的抑菌效果。认为氟硅唑、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十三吗啉、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异菌脲、联苯宁、多菌灵.乙霉威12种杀菌剂抑菌效果较好;其次为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丙硫咪唑、吡唑醚菌酯、福美双、福美锌、福美胂、增效锡、敌菌丹、百菌清、丙硫咪唑.甲基硫菌灵等12种;氯溴异氰脲酸、甲霜灵、烯酰吗啉、醚菌酯、硫酸铜钙盐等5种抑菌效果不明显,但其中醚菌酯、硫酸铜钙盐田间具有较好防效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EC 50值=0.865 3 mg/L)、甲基硫菌灵(EC 50值=0.459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100 g a.i./hm~2的防效与腈苯唑悬浮剂100 ga.i./hm~2相当,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50值、EC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素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茄子枯萎病是危害茄子的主要病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试验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茄子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对茄子枯萎病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复原·噁霉灵苯醚甲环唑势克甲霜灵·锰锌多菌灵满穗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阿米西达甲基托布津百菌清。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生姜炭疽病的药剂,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评价2种方法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生姜炭疽病的毒力及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抑菌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4.058 7μg/mL和4.418 0μg/mL,吡唑醚菌酯抑菌活性较低,EC50>40μg/mL,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抑菌活性最差,两者均表现EC50>100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67 m2有效成分6.0 g)、45%咪鲜胺水乳剂(667 m2有效成分30.0 g)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 m2有效成分7.5 g)处理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48%、87.71%和89.01%,均显著高于对照,而25%嘧菌酯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因此,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推荐轮换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67 m2有效成分6.0 g)、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 m2有效成分7.5 g)和45%...  相似文献   

7.
北方地区茄子枯萎病是危害茄子的主要病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试验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茄子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对茄子枯萎病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复原·噁霉灵>苯醚甲环唑>势克>甲霜灵·锰锌>多菌灵>满穗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阿米西达>甲基托布津>百菌清.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的高效低毒杀菌剂,在广西桂林以1月中旬采收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测定了450 g/L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50%抑霉唑乳油1 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浸泡果实2 min后晾干,单果薄膜包装,室温贮藏)对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各药剂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可有效地防止果实腐烂,贮藏45 d的腐烂率分别为1.67%、7.67%、7.00%和7.33%。各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贮藏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除甲基硫菌灵外的其他药剂处理可降低果实失重率。各药剂处理后在果实不同部位的残留量,以果皮最高,全果次之,果肉最低。处理后第3 d、第7 d和第14 d,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任一组织中的残留量皆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和GB 2763—2019)最大残留限量的药剂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剂应选用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且贮藏期应控制在45 d以内。  相似文献   

9.
西瓜枯萎病药剂筛选及其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了4种抑菌效果好的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温室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80%多菌灵2000倍、25%戊唑醇4000倍、40%氟硅唑3000倍、25%丙环唑2000倍、12.5%烯唑醇4000倍的抑菌效果达到90%以上.烯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G0值为0.1901 mg/L,其次是戊唑醇和多菌灵,EC50值分别为1.8723 mg/L和1.8847 mg/L;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播前灌施烯唑醇和多菌灵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36 d时的防效分别为89.52%和72.07%.然而烯唑醇明显抑制西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见,播前拌土施用多菌灵对西瓜枯萎病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优先用于西瓜枯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四氟醚唑、醚菌酯、丙环·醚菌酯、甲基硫菌灵4种药剂防治大棚苦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控制大棚苦瓜白粉病发展,且对苦瓜安全无药害,以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生产上防治时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砧木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砧木为试材,研究砧木嫁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 个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可使接穗品种鲁黄瓜3号的产量提高40.3 %~68.3 %,其中以神力1号对黄瓜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黄砧3号、新动力和阿纳姆,增产50.5 %~57.5 %。嫁接对黄瓜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其中黄瓜果实中VC含量除阿纳姆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增加外,其余砧木嫁接的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除根力神、卧底龙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减少外,其余砧木嫁接的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砧木嫁接的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自根苗均差异不显著。嫁接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为0~8.3 %,明显低于自根苗(29.5 %)。从综合影响结果来看,在黄瓜生产中,优先选择神力1号和黄砧3号作为黄瓜嫁接的砧木品种,其次为新动力和阿纳姆。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氯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安全杀菌剂二氧化氯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防病机理,同时还研究了二氧化氯对黄瓜发芽和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土壤可有效的防治黄瓜枯萎病,二氧化氯浓度越高,防病效果越好。其防病机理为对土壤微生物及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在二氧化氯低浓度时直接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指数及芽质量均无抑制作用,但浓度过高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直接浸种处理对幼芽的抑制浓度高于种子催芽后再浸泡处理。先用二氧化氯处理土壤再播种,即使处理浓度达500 mg?L-1对黄瓜幼苗的生长也无不良作用,且该浓度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96.4%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50%速克灵与72%农用链霉素为试材,用"速克灵+农用链霉素"混合农药对黄瓜枯萎病进行防效试验,并对2种农药复配后的稳定性做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速克灵+农用链霉素"混合农药对黄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96.43%,稳定性较好,值得推广,但生产中防治黄瓜枯萎病时,需在结合农业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5.
人工室内接种筛选出F1和F2两个莲藕腐败病菌强致病性菌株。应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生产中防治莲藕腐败病常用化学农药对F1和F2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硫磺多菌灵的效果最好,对2个供试菌株的EC50分别为11.22μg/mL和12.30μg/mL;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对2个菌株的EC50分别为46.06μg/mL和11.32μg/mL;腐霉利的效果最差,对2个菌株的毒力分别为303.09μg/mL和426.12μg/mL。应用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硫磺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腐败病严重发生的藕田进行病害防治,结果显示,2种药剂对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西瓜枯萎病在田间识别的主要特征,并对准安市淮阴区近几年西瓜枯萎病发生加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选用了3种杀菌剂进行防治西瓜枯萎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第3次药后10 d防效可迭72.64%,明显高于敌克松500倍液(61.09%)和多菌灵500倍液(58.06%).  相似文献   

17.
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菌体可溶性蛋白及菌体分泌物抗原作为免疫原,制备了高效价的兔抗尖孢镰刀菌菌体可溶性蛋白及菌体分泌物抗原抗血清,提取并纯化了抗体IgG。通过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黄瓜枯萎病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很高;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除与茄病镰刀菌有一定交叉反应外,与黄瓜上的其他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由于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和茄病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所施的农药相同,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田间实际检测效果明显,早期表现症状的黄瓜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效筛选法从不同环境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4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放线菌XF-7。研究了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黄瓜种子发芽,且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79.57%。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菌株XF-7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XF-7鉴定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XF-7,在GenBank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JN315670。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AS)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1.8%和77.5%,明显高于5.0×109 cfu?L-1和3.1×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的防治效果,但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处理无显著差异|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与清水处理相比,2008年和2009年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5.8%和10.0%。  相似文献   

20.
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土壤长期连作导致的真菌病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密切相关,施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可以减轻设施酸化土壤上土传病害的危害。以黄瓜连作25 a的设施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2.5 g · kg~(-1)腐植酸钾(pH 8.5)和硅钙钾镁肥(pH 9.96)两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和硅钙钾镁肥后,土壤pH比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显著提高0.10和0.24个单位,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5.8%和51.3%,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腐植酸钾相比,硅钙钾镁肥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