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彭龙慧  刘子莹  张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10-15011,15013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江西省松林松墨天牛的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其在江西全省的蔓延扩散和危害。[方法]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松墨天牛在江西省的危险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江西省松墨天牛危险性值R为1.89,可判定松墨天牛在江西省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江西省松墨天牛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诱捕器引诱松墨天牛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松墨天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捕,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和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其虫口密度,从而打破松墨天牛在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的链,以阻止其侵染循环的完成,从而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和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熊忠平  涂玉  司徒英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88-11189
[目的]对畹町市松墨天牛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畹町市松墨天牛虫情监察的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历期、羽化量和温度的关系、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和松墨天牛生活史。[结果]松墨天牛在畹町市1年1代,5、6月为成虫盛期,也是诱捕关键时期;从空间分布型看,松墨天牛空间分布聚集。[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畹町市林业局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1,(17)
本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数据分析,测定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墨天牛有较强的药效,对褐梗天牛药效较弱;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在施药第6~22天期间防效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寄生松材线虫(Bursapheleuchus xylophil)是否会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运动能力造成影响,对携带松材线虫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对其水平和垂直爬行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间水平和垂直爬行能力无差异(P0.05);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间水平爬行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垂直爬行能力无差异(P0.05);携带松材线虫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雌成虫水平爬行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垂直爬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松材线虫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雄成虫水平爬行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垂直爬行能力无差异(P0.05),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爬行距离均高于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由此可见,携带松材线虫对松墨天牛的爬行探寻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对雌虫的影响更突出,这使得松墨天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也导致松材线虫进一步扩散繁殖。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危害马尾松等林木的重大森林害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从松墨天牛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分子分类及鉴定、c DNA文库与转录组的构建、基因克隆、药剂胁迫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等5个方面综述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促进松墨天牛基础研究,并为探索松墨天牛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红、黄、银、绿、褐色5种颜色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外观颜色的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诱集效果之间差异明显,其中褐色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最好,平均每日诱虫数为19.65头,雌雄比为2.04,红、黄2种颜色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松墨天牛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一种危险的蛀干类次生性害虫,介绍了松墨天牛的分布现状及其寄主,总结了其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有效地遏制松墨天牛危害,尽可能地减少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9.
采用林间调查和挂设APF-I型松墨天牛化学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将乐1年发生1代,各监测点松墨天牛成虫均始见于5月上旬,不健康林分和亚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成虫终见于9月上旬。不同健康类型的A、B、C 3个监测点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分别为71、112和148头。松墨天牛在健康林分、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的危害程度分别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活动高峰期完全一样。各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次高峰期和一般活动期松墨天牛成虫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在各个时期各林分中松墨天牛雌成虫百分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的选择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飞  陈京元  桂连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17-2418,2460
[目的]为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不同日龄段(1~7、8~14、15~21、22~28日龄)松墨天牛雌虫和15~21日龄段的雄虫对雪松精油的行为反应,测定了松墨天牛对不同溶剂及其溶解的精油的行为反应。[结果]雪松精油对不同日龄的雌性和15~21日龄的雄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液体石蜡、丙酮、丁香酚、异丙醇和乙醛作为溶剂的雪松精油以及异丙醇和乙醛对雌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结论]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选择行为反应相似,溶剂异丙醇和乙醛对松墨天牛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本文对松树枯萎类型和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萎松树根据木质部内线虫种类和媒介昆虫种类在宁波可分为4个类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拟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其他线虫和松墨天牛×无线虫。松树枯萎数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夏季高温干旱,枯萎松树数量明显增加。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生物因子是松墨天牛,处于逆境的松林,只要有1头性成熟雌成虫侵入,松树枯萎数量就会以1:9的几何级数逐年增加。松材线虫在松墨天牛参与下能引起感病的黑松快速死亡,但与松树枯萎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12.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吉林省内已知的墨天牛属昆虫7种,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吉林省新记录种。详细报道了这7种天牛的分布、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寄主及其危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产上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的一种本土蛀干害虫,是重大外来入侵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通过对低温驯化条件下的松墨天牛进行试验,可以预测松墨天牛受低温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分布变化。选取山东烟台的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为研究对象,选取4~5龄松墨天牛健康幼虫,对其进行4个温度梯度(0、-5、-15、-20℃)和10个时间梯度(0.5、1、2、3、4、6、12h和1、7、32d)的低温暴露处理,通过SPSS22.0软件中的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LT50)和低温99%致死温度(LLT99)。统计我国46个气象站点1月份的平均气温作为气象参数,利用软件生成等温线,并利用Arcgis10.2.2软件以LLT50、LLT99为界限,通过统计分析、制图,预测出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松墨天牛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明确了松墨天牛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具有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松墨天牛灾害发生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墨天牛灾害发生风险进行剖析,以灾害发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警源、警兆、警情相关的不同风险因子作为统计指标,建立了松墨天牛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和内容,并对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值权重进行设置,构建松墨天牛灾变的监测预警模型。选取南昌市昌北地区2014年松墨天牛发生情况为例进行风险警级评估,计算其综合预警指标值为Y=97.6。由此判定2014年松墨天牛在南昌市昌北地区预警警级为三级,即为重警,该预警的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洪少民 《农技服务》2012,29(7):869+871
伐桩处理是有效抑制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调查不同处理后伐桩内松墨天牛的羽化率和林内天牛幼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明确伐桩覆土对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纯对伐桩进行化学药剂效果不明显,而对伐桩培土10 cm可以有效降低伐桩内的松墨天牛存活率,从而有效降低来年松林内松墨天牛虫口密度,伐桩覆土法简便、经济、无污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成虫生活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成虫经白僵菌处理,结果表明,第10天时,各处理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日进食减少率为16.2%、16.7%、16.4%、16.7%、16.7%和5.6%;各对照组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日进食减少率为-5.1%、-6.5%、0.6%、3.7%、4.8%和8.1%。对照组无论是雌虫还是雄虫平均寿命超出了染菌组的2~4倍。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雌成虫产卵情况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9.
南岳景区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5个标准地的详查和49株样木的解析,对南岳景区松默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的发生与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的危害成正相关,且萧氏松茎象危害在先;同一山头阴坡受害重于阳坡;生长势越衰弱、林地卫生越差、风大处的林分,松墨天牛发生越重,且纯林重于混交林;松墨天牛可危害景区内华山松、黑松、马尾松和雪松,且对直径2cm左右的小枝也蛀食危害;松墨天牛在华山松、黑松上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很明显。因此,要控制松墨天牛的危害,首先必须控制萧氏松茎象的危害,同时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和松墨天牛是全球性的林业检疫病虫害,而引起松材线虫病的唯一病原即为松材线虫,且松材线虫需借助松墨天牛进行传播。目前我国已根据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等研发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在松材线虫病和松墨天牛防治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防治措施供林业实际生产中选择实施,并为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