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的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的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以种猪群流产、早产、产死胎、产弱仔以及经产、后备母猪群长久不发情等繁殖障碍和仔猪群、生长育肥猪群呼吸道问题突出为特点的一类疾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疾病之一。近几年我国科研专家不仅分离到了经典的北美株、欧洲株。而且从北美株,欧洲株又演变出了高致病性毒株江西株、湖南株、天津株等。病毒在我国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变异性和神秘性使得该病难控、难防、难  相似文献   

2.
对PRRSV快速分型的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美洲经典株与高致病性Nsp2变异株的Nsp2基因间的差异,设计3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快速检测PRRSV欧洲株、美洲经典株和高致病性Nsp2变异株的多重RT-PCR方法。利用PRRSV欧洲株、经典株和高致病性Nsp2变异株及其他相关病毒株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重RT-PCR对欧洲株、美洲经典株与高致病性Nsp2变异株的RNA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50 2、0.055 4、0.056 4ng,与CSFV、TGEV、JEV、SIV的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病料76份,结果PRRSV欧洲株、美洲经典株和高致病性Nsp2变异株的阳性率分别为0、7.89%和53.9%,未发现3型病毒间有混合感染的情况。检测结果与单一RT-PCR及RT-PCR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高于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3.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广东株的糖蛋白基因ORF3、ORF5,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用Blast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了其与VR-2332株以及流行的欧洲株之间的同源性,并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子质量、等电点、穿膜区、糖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RRSV广东株ORF3与美洲株的同源性达90%,而与欧洲株只是在318~393bp、502~697bp之间有77%左右的同源性;ORF5与美洲株的同源性为88%,与欧洲株仅在133~209bp区间有77%左右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多房棘球蚴不同地理株在蒙古沙鼠肝组织的发育状况及其对肝组织损伤情况的差异,本试验将欧洲株和中国宁夏株多房棘球蚴分别腹腔注射蒙古沙鼠,饲养并观察2个月,直至腹部出现明显肿大,然后对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蒙古沙鼠进行安乐死,剖检分离肝脏然后进行肝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并将不同地理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株不同地理株多房棘球蚴均能造成肝组织窦间隙增宽、新生血管增多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但欧洲株多房棘球蚴肝组织窦间隙增宽较宁夏株明显,而宁夏株肝组织新生血管较欧洲株多;中国宁夏株棘球蚴生发层中有大量的原头蚴,欧洲株未见清晰的原头蚴。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多房棘球蚴后,蒙古沙鼠肝组织受到破坏,不同地理株棘球蚴在感染后一定时期内对肝组织损害程度有差异,且中国宁夏株和欧洲株在蒙古沙鼠肝脏内的发育速度和原头蚴增殖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和流行特点,2011-2012年对山东省15个水貂养殖场进行水貂出血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从病貂中分离出19株绿脓杆菌,分别测定了分离株的血清型,同时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结果 19株分离株中血清型G型15株,血清型B型2株,血清型E型和I型各1株;ERIC-PCR谱型表现为7种基因型,其中15株G型株存在于谱型Ⅰ~Ⅶ中(Ⅵ除外),B型株属于谱型Ⅱ,I型株属于谱型Ⅳ,E型株属于谱型Ⅵ。表明山东地区水貂出血性肺炎由绿脓杆菌引起,其分离株血清型以G型为主,基因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25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基因进化树,同时对PRRSV ORF7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PRRSV美洲株之间或欧洲株之间的ORF7基因相对保守,但美洲株和欧洲株的ORF7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较低.说明建立的针对N蛋白的多种检测方法在高致病性PRRSV肆虐的现今仍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HPS)OMPP2基因地方菌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对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分离的11株四川地区HPS OMP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株分离株与25株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5%~100%,核苷酸一致性低于90%,总体变异相对较大,尤其HPS-3、-8在OMPP2基因序列的第798~868位插入69个碱基,该变异在国内罕见,这与欧洲株和日本株的OMPP2基因在此位段的变异相似,进化树显示HPS-3和HPS-8株也与欧洲株和日本株亲缘关系最近,其中与Sw114日本株同源性最高(99.2%),因此推测该菌很有可能由日本传入,并且HPS-3和HPS-8株于不同年份从同一地区分离,据此推测HPS-3和HPS-8株很有可能是同一株菌,在该地区持续流行。本研究为四川地区HPS的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l84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分布为l(638株)、2(367株)、3(102株)、4(146株)、5(89株)、6(49株)、7(87株)、8(68株)、10(43株)、ll(35株)、13(56株)、14(61株),另有101株不属于1~2l血清型,而分属于4个相同的抗原型,被命名为22(2l株)、23(18株)、24(34株)和25(28株)血清型。各血清型对雏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也叫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厌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异常呼吸和高死亡率。该病病原体是有囊膜的核糖核酸病毒,现有两个血清型.一种是LV病毒(欧洲株),另一种病毒叫VR-2332(美洲株).各病毒株的致病力差异较大,因此.临床上病猪症状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国内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型分布,2002—2010年间从国内5个省水貂养殖场暴发出血性肺炎的水貂肺中分离获得45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和对小鼠和水貂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主要生化指标除甘露醇和ONPG与人医临床分离株的不同外,其余均与绿脓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相同。45株菌共分为3种血清型:G型(42/45),B型(2/45)和I型(1/45),此结果与国外近几十年流行的水貂出血性肺炎和人医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主要流行血清型相同。45株菌对5种抗生素均较敏感,敏感性与分离的年份和菌株的血清型无关系。经动物试验证明,所选的4株菌毒力均不同,2株B型菌株毒力均较G型弱,4菌株对水貂的毒力均强于对小鼠的毒力,说明菌株对水貂较易感。  相似文献   

11.
<正>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型性小杆菌。上世纪30年代研究认为,IC 病原体的生长需要 X因子(血红素晶)和 V 因子(烟酰胺腺嘌啉二核苷酸),所以被划为嗜血杆菌,直到1962年研究发现所有 IC 病原体的生长都只需要 V 因子,并命名为副鸡嗜血杆菌。众所周知,IC 病原体含有 A、B、C 三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反应。近年来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相继发现副鸡嗜血杆菌的 B 型变异株,此变异株与传统的血清型之间少有交叉反应。鸡传染性鼻炎(IC)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自然条件下多见于育成鸡和成年鸡,尤以产蛋鸡居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多发。传播方式以呼吸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及基因型具有复杂多样性。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某一猪场分离的Hps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并对部分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发育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21头病死猪不同部位共分离了42株Hps,其中 Hps血清5型17株(40.7%)、血清14型12株(28.5%)、血清4型1株(2.3%)和未定型12株(28.5%)。本试验中有5头猪同时感染2种不同血清型的Hps。21株Hps临床分离株分属5个不同基因序列型(STA~STE),其中STA有12株(12/21)为优势基因型;相同血清型的Hps分离株具有不同的STs型,来自同一头猪的Hps血清型和STs型也不相同。以上结果表明,同一猪群感染的Hps血清型和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同一头猪感染Hps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也存在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猪群感染Hps的复杂性,研究该病的感染与流行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OMP、OmpT基因与血清型相关性,对6种血清型(O78、O38、O9、O91、O11、O157)的7株鸡源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外膜蛋白(OMP)和外膜蛋白酶T(OmpT)基因的研究.用N-十二烷酰肌氨酸法提取其外膜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对鸡源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外膜蛋白分型;用PCR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OmpT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7株大肠杆菌共有3个OMP型,其中,分离株5,32,9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2条带组成,为OMP-1型;分离株11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3条带组成,为OMP-2型;分离株14,7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1条带组成,为OMP-3型.这表明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可能属于不同的OMP型,而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却可具有相同的OMP型.PCR检测结果显示7株鸡源大肠杆菌均携带OmpT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比较发现其同源性为91.9%~100.0%,不同血清型菌株间的同源性为91.9%~98.0%.该试验证实了同一血清型分离株之间可发生遗传分化,而不同血清型分离株之间也可具有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性;不同血清型分离株间的OmpT基因的同源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概况,内容涉及病毒基因组、蛋白及其变异,尤其对欧洲株和美洲株基因组和蛋白结构方面的不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研究河南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优势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2017-2018年从河南规模化猪场分离到30株HPS,根据菌株分离部位统计,肺脏、气管是HPS分离的首要组织部位,肺脏分离14株,占46.67%;气管分离11株,占36.67%。通过PCR分子血清型鉴定,河南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5,7,4型,其中血清型5型有9株,占30%;血清型7型有5株,占16.67%;血清型4型有4株,占13.33%。通过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30株分离菌株除对头孢噻呋100%敏感外,对其他17种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突出,预防控制HPS病选药、用药方面更需慎重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5,(3):104-106
分析产后健康和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大肠杆菌的分布和血清型与患病之间的关系。选取产后21~30 d的健康奶牛25头和子宫内膜炎奶牛35头,采集子宫黏液,常规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O抗原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60头奶牛中43头(71.67%)分离到145株大肠杆菌,61株来自18头健康牛,84株来自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说明大肠杆菌在产后21~30 d奶牛子宫内的分离率较高。血清学分型发现,96株菌分属于不同的15种血清型,3株发生自溶,46株未能确定,87.5%(84株)的菌株属于7种常见血清型,即O2、O5、O26、O44、O73、O86和O111,而O111(41.84%)和O44(27.55%)是最为集中的两种类型,O2,O8、O55和O86仅出现在患病奶牛中,O114、O126、O141仅出现在健康奶牛中。说明一些特异性的血清型可能与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2015年从广东省多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126份,分离出沙门菌24株,分离率为19.04%。采用Kauffmann-White法、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合子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24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株)、科瓦利斯沙门菌(1株)和阿尔巴尼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83.33%)、氨苄西林(70.83%)、磺胺异恶唑(70.83%)、萘啶酸(66.67%)、复方新诺明(58.33%)、卡那霉素(54.17%)、阿米卡星(54.17%)、庆大霉素(50.00%)的耐药率较高,有54.17%(13/24)的菌株对8种及8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酶阳性率为29.17%(7/24),整合酶阳性菌株中仅有1株扩增到携带耐药基因aadA2的基因盒。上述结果表明,广东省禽场和猪场沙门菌分离率较高,耐药情况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利  宁官宝 《养猪》1996,(1):30-32
从山西省甲种猪场于使用大肠杆菌前后和乙种猪场采集仔猪腹泻病料70份,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的菌株44株,其中确定血清型的36株,未定血清型的8株,具有致病性的16株;44株大肠杆菌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不同;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不同,同时同场分离的血清型相同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相同或相近,非同时或同场分离的血清型相同的大肠杆菌药敏结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华东地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分离和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我国兽医临床耐药性监测计划的一个起步,对目前畜禽耐药菌株流行情况调查分析.2001年在华东地区选择了5个鸡场和1个孵化厂,进行3次追踪采样和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共得到样品254份(泄殖腔拭子165份,饲料、水、尘土57份、饲养员粪便32份).分离到大肠杆菌80株,其中泄殖腔拭子有72株,分离率为43.6%;饲料、水和尘土有4份,分离率为7.0%,饲养员粪便有4株,分离率为12.5%.大肠杆菌0抗原血清型有35种,优势型不明显,O15型最多有8株,占10%.多为每个血清型有1~2株.共分离到沙门氏菌2株,血清型均为O9.所有鸡场采样前均使用过抗菌药.这次调查初步了解该地区抗菌药使用情况及两种细菌在该地区的存在状况和血清型分布,为下一步耐药性检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盐城、高邮等地区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白鹅中分离到大肠杆菌99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除8株未能定型、3株自凝外,测定出88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34个血清型,其中以O107、O9这两个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34%(30/88),为我国禽源大肠杆菌的常见血清型。同时将这些分离株进行了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99株分离株无多黏菌素耐药性,除1株对丁胺卡那耐药,2株中度敏感,其它均对丁胺卡那敏感,同时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