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学》2007,(6):19-20
一、增肥改土 增施大量的腐熟优质的有机肥,并附以化肥。有机肥的施入,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同时经过微生物的活动和分解,还可以使有机肥中的氮素按铵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的顺序分解,这样蔬菜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则可以吸收无机氮而合成蛋白质。当微生物蛋白质被分解时,所产生的小台但又可以作为养分供蔬菜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1.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不同的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均有不同的影响.有机肥在蔬菜作物营养中有以下作用:①有机肥中含有的大量的无机态元素和微量元素,可直接供给作物吸收与利用;②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作为蔬菜作物养料的来源,如氨基酸、酰胺、磷脂等可作为蔬菜作物的氮、磷来源,纤维素可作为蔬菜作物的碳素营养来源;③有机肥料在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胡敏酸、纤维素等活性物质可以改善蔬菜作物营养加强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生长、提高蔬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肥经过腐植化过程,能部分形成腐植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缓冲性能和提高地温的作用;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另一方面为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土壤矿质态氮是植物有效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及作物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试验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小麦拔节至开花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化肥、纯有机肥和对照处理,其中以配施20%~30%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最高;收获期纯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生育盛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土壤酸害连作蔬菜大棚,由于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过量施用氮肥,使硝态氮大量积聚,同时有机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缓冲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严重时作物会出现死苗,生长点坏死等现象。土壤盐渍化蔬菜大棚,全年土温较高,加之较高的湿度,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同时由于常年不合理的过量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使残留在土壤中的各种肥料盐分随浇灌水向耕  相似文献   

5.
分析有机肥施用对农田土壤氮素累积和淋失的影响,旨在为科学评估有机肥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基础。以“有机肥”“农田”和“氮”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0—2022年期间发表的文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0篇,获得数据116组。以单施化肥为对照,利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揭示有机肥施用对农田土壤氮素累积和淋失的影响,明确有机肥氮投入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等因素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可以显著降低农田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和可溶性总氮浓度,有效阻控土壤氮素淋失;同时,有机肥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以及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群落的数量,起到培肥土壤、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果的作用;有机肥施用对作物产量有显著影响。当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百分比控制在20%~50%时,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氮素淋失,并保证作物产量。综上可知,有机肥施用显著影响土壤氮素累积和淋失,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百分比等因素对土壤氮素累积和淋失的影响还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某种营养元素过剩会对蔬菜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离子间的拮抗或协助作用,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一、氮素过剩及其防除土壤中氮素的90%以有机形态存在,它们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后才能被蔬菜吸收利用。氮肥施用过多,土壤中会积累大量的铵态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微生物态氮作为土壤供氮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中14个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测定冬小麦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微生物态氮含量以及小麦吸氮量,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态氮含量的差异以及土壤微生物态氮含量作为土壤潜在供氮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态氮的数量,与不施有机肥的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增施氮肥,微生物态氮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处理间差异多数达显著水平(P<0.05);高氮情况下,施用磷、钾肥对土壤微生物态氮的数量影响不大;经相关分析,播前土壤微生物态氮含量与小麦生物量产量(r=0.918)和吸氮量(r=0.91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盆栽条件下,播前土壤微生物态氮的含量可作为土壤潜在供N能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分解有机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大部分人对它还不了解,有机肥作为一种有机态的养分,如果想要被作物吸收利用,就必须变成无机态养分,也就是各种离子态的养分。有机肥的养分种类多,不仅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养分,同时还含有钙、镁、钼等中微量元素养分。另外,有机肥中的有机质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的关键成分。这些成分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降解为有机质和无机态养分。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硫等养分。由吉林市耀林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分解肥,也属于有机肥范畴。  相似文献   

9.
在黏壤土背景下分析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减量对设施黏壤土有机蔬菜生长和盐渍化改良的影响,为改良土壤和提高产量提供依据。以黄瓜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肥减量和有机肥减量情况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分析有机肥减量和不同土壤调理剂及用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减量处理的黄瓜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无显著差异,同等用量下微生物菌剂处理与土壤改良剂处理黄瓜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壤改良剂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且达显著水平。有机肥减量施肥并配施调理剂可显著增加黄瓜的可溶性蛋白水平,但对黄瓜的硝态氮和还原性VC无显著影响。减量施肥不能降低土壤全盐水平,配施调理剂后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全盐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肥减量及配施土壤调理剂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在土壤质地为黏壤土时,土壤调理剂的添加可改变表层土壤盐分、增加蔬菜产量,但对土壤养分影响较小,需建立长期定位试验进行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商品有机肥、蔬菜废弃物堆肥、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蔬菜废弃物堆肥+微生物菌剂4种处理对青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及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一定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孔隙度,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增加,以蔬菜废弃物堆肥处理效果为好。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好于商品有机肥,以蔬菜废弃物堆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效果为好。各处理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对土壤影响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蔬菜废弃物堆肥+微生物菌剂、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蔬菜废弃物堆肥、商品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颖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50-8553
采用28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绿肥,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氮含量从高到低顺序均为:NPKM〉M〉NPK〉CK,长期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氮含量,即促进了土壤氮库的积累;且不同施肥处理A、P层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氮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可使土壤氮素各形态含量均显著提高,是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施用有机肥对植烟土壤氮素转化与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植烟土壤有机肥氮素的分解规律,采用田间根区取样的方式,在等氮量(有机氮占20%)条件下,研究牛粪、秸秆、油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功能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氮素转化的相关微生物数量、氮素含量较单施化肥的土壤有不同程度升高。氨化菌、亚硝化菌、反硝化细菌和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种在烟草旺长期以及成熟期明显增高,之后降低较快,与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素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牛粪、油枯处理在烟草生长伸根期及旺长期氨化菌数量增加较快,有利于有机氮素分解,同时反硝化菌数量增长缓慢,降低了无机态氮素的分解。施秸秆前应调节碳氮比后再施入土壤,以促进秸秆中有机态氮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精制环保有机肥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小白菜上进行了施用环保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施用精制环保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其生长发育,株高增加41.8%,叶片数增加18.2%,产量提高44.3%,达极显著增产水平;小白菜叶片中全氮、蛋白质氮、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0.44、0.032、0.004个百分点,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203.2mg/kg和0.4mg/kg,有利于提高蔬菜的卫生品质,生产无公害蔬菜。同时,土壤中有机质与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微生物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养分状况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施入有机肥的蔬菜才是安全的、高品质的,从而造成种植户大量施入有机肥,甚至过量施入。熟不知,有机肥和化肥相比,只是有机肥中的养分以有机态存在,施入土壤后不易被蔬菜立即吸收,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肥对两种稻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及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土壤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MBN)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并对土壤质量演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旨在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MBN和酸解有机氮(AHON)及其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新化县和桃江县两个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的土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酸解-蒸馏法分别对土壤的MBN及AHON进行了测定。【结果】不施肥处理(对照)土壤的MBN含量分别为30 mg•kg-1(新化)和28 mg•kg-1(桃江)。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对土壤MBN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则显著提高了土壤MBN的含量。AHON占土壤全氮的69%~89%,是土壤氮的主体。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AHON含量及其组分有显著的影响。对照处理的土壤AHON含量在新化和桃江两试验点分别为821.54和1 471.35 mg•kg-1。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AHON及其组分中的氨基酸氮(AAN)、氨基糖氮(ASN)和氨态氮(AN)的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使土壤酸解未知氮(HUN)的含量有所降低,而使非酸解性氮(NHN)的含量有所增加。土壤TN与MBN和AHON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MBN与AHON和氨基态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氮素含量的提高和演变与施肥措施密切相关,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机氮及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增加了与土壤微生物密切相关的氨基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6.
饼肥含有机质75%~85%,氮含量为2%~7%,磷含量为1%~3%,钾含量为1%.2%。饼肥中的氮磷钾多呈有机态,氮以蛋白质形态为主,磷以植酸卵磷酸为主,钾大都是水溶性的。有机态氮磷,作物吸收利用率低,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发挥肥效。饼肥中还含有油脂和脂肪酸等化合物,组织致密呈块状,不易粉碎,也难通气,因而分解缓慢。但饼肥是优质有机肥料,肥效持久,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17.
田丰 《甘肃农业》2011,(9):80-80
韭菜的无公害生产中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施入有机肥的韭菜才是安全的、高品质的,从而造成种植户大量施入有机肥,甚至过量施入。熟不知,有机肥和化肥相比,只是有机肥中的养分以有机态存在,施入土壤后不易被韭菜立即吸收,而只有经过转化分解,有机态养分变成离子态养分后才能发挥肥效。由于离子态养分是韭菜根系吸收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氮素盈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中不同状态的氮素盈亏有明显差异。连年不施肥,松结态复合体中的氮大量消耗,土壤潜在供氮能力降低;仅施化肥,游离态氮盈余,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氮亏缺;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素盈余多呈松结态积累,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增强。稻草或稻草加土粪与化肥配合,比土粪与化肥配合的效果更好。土壤全氮及不同结合态氮盈亏与有机碳总量和重组碳及其中松结态部分的盈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施肥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来协调土壤氮素储备和供出关系。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碳和氮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田碳和氮的变异规律及其与硝态氮累积的关系,阐明影响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因素。【方法】以25年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室内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不施肥、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条件下黄泥田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及与硝态氮累积的相关关系。【结果】(1)双季稻区,在提高土壤SOC、TN、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方面,有机无机肥配施明显优于单施无机肥,并以配施高量(70%)或低量有机肥(30%)效果最佳。(2)在等养分量条件下,与施无机肥处理相比,配施高量或低量有机肥处理在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有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等比例配施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有大幅减少,与不施肥处理基本相当。【结论】提高土壤质量以配施高量有机肥效果最好,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以等比例配施有机无机肥效果最佳。因此,从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该区域有机无机肥配施应注意配施比例。影响硝态氮累积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微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冬小麦、夏玉米吸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加,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土壤微生物量氮高于单施氮肥。在试验条件下,适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氮肥相比,明显提高了冬小麦、夏玉米的吸氮量,且利于植株后期对氮的吸收。有机肥的施用量为7.5~22.5 t/hm2时,氮肥的配施量应在2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