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猪源、牛(黄牛、水牛、牦牛)源巴氏杆菌交互免疫试验,选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用其培养菌液,经灭活后加氢氧化铝胶,再进行适当浓缩后,制成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B型苗)。疫苗以2倍使用剂量注射奶牛和猪均无异常反应,证明安全。试制的14批疫苗用兔作效力检验,总保护率达83.92%,比原《规程》猪肺疫苗或牛出败苗的总保护率提高20%左右;4批B型苗用猪效检,符合规程标准,表明效力良好。疫苗在0-8℃保存,有效期可达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研究──Ⅲ、疫苗中试生产及区域性试验吴范庚(中国兽药监察所)付牧,王天甲,孙建华,吴远松,张千秀,施菊新(广西兽医生物药品厂)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B型苗),在试验室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后,为了证明疫苗是否适于大生产和在大面...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在4-8℃温度环境中保存一年的10批苗,菌存率为76.7-93.3%,平均菌存率为86.4%;按瓶签头份稀释后免疫鸡,10批苗的保护率75-100%,总保护率为87.5%(37/40)。  相似文献   

4.
以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免疫后8小时即能产生免疫力(1/5鸡得到保护);2-3天有3/5鸡获得保护;4-5天后能产生坚强免疫力(4/5-5/5保护),免疫后2,3,4和5个月的总保护率为83.3%(80/96);免疫后5个月,6批苗的平均保护率为75%(18/24)。  相似文献   

5.
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研究──Ⅱ、疫苗免疫持续期和兔猪效力平行关系试验吴范庚(中国兽药监察所)付牧,王天甲,孙建华,吴远松,张千秀,施菊新(广西兽医生物药品厂)经交互免疫试验,选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C47-2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试制成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波氏杆菌四联疫苗的生产工艺及免疫效果。试验兔用该苗2ml注射后,7,9,14,20,60,120,180天均能抵制致兔瘟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对巴氏杆菌,魏氏梭菌和波氏杆菌,免疫10天后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近期保护率分别在84.3%,90.1%和87.2%,免疫后180天保护率分别为71.6%,78.6%和87.2%。  相似文献   

7.
选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作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苗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组织灭活油佐剂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分离自急性禽霍乱病鸭的多杀巴氏杆菌,通过鸡(鸭)胚培养,制备组织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接种后7-9天可产生免疫力,用同型或异型强毒禽多杀巴氏杆菌攻击,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保护期不少于4个月,疫苗保存期为半年。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鸡胚组织灭活油乳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禽多杀性巴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hyaD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为探讨该基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及其免疫保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CQ2株(PmCQ2)的hyaD基因缺失株(ΔhyaD)。结果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hyaD的荚膜产生量及其感染后在脏器中的细菌定殖量均显著下降,其毒力显著降低。细胞试验发现,ΔhyaD更易黏附于巨噬细胞,被吞噬数量显著多于野生株,致使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上调。hyaD基因的缺失,可调控与荚膜合成、LPS合成转运、铁转运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促使相关保护性抗原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以制备的PmCQ2株和ΔhyaD株灭活苗免疫小鼠(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第21天分别采用同源和异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ΔhyaD株免疫小鼠肺组织感染后24 h无明显或轻微病理损伤,对牛源A型、B型和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100%和80%,对兔源、猪源和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而野生株PmCQ2除对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在80%以上外,对牛源B型和F型及兔、猪、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明显交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yaD基因可通过调控荚膜产生及毒力相关因子表达影响菌株毒力;hyaD基因缺失可调控相关交叉保护性抗原表达,赋予菌株交叉免疫保护特性。该研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用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进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铝胶苗生产工艺,使其中的兔巴氏杆菌部分的免疫攻毒保护率大大提高。采用新工艺生产的13批疫苗,有7批4/4保护,6批3/4保护,达到不低于2/4保护的标准,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制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蜂胶二联灭活苗2批,分别在4-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12个月后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蜂胶二联苗在4~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12个月,对兔出血症的保护率均为100%;4~8℃保存6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100%,保存12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90%;室温保存6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80%,保存12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70%。据此可以确定蜂胶二联苗的保存期为4~8℃一年或室温半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兔出血证(RHD)、波氏菌(Bb)病、巴氏杆菌(Pm)病三联苗和三种单苗的免疫比较试验测定,结果三联苗免疫兔对RHD、Bb、Pm免疫效力分别为100%(28/28)、88.9%(24/27)和88.5%(23/26),对应的三种单苗保护率为100%(24/24)、91.3%(21/23)和87.5%(21/24);联苗与单苗免疫力产生时间相一致;免疫后持续5个月,三联苗的RHD、Bb、Pm的保护率分别为100%(24/24)、91.7%(11/12)和83.3%(10/12),对应的单苗保护效果为100%(23/23)、88.2%(15/17)和88.5%(12/14);联苗与单苗无论冰箱(4-8℃)或室温(<25℃)均易保存。比较试验表明,三联苗保持原三种单价的苗克疫效果,三种组分联合制苗无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兔瘟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三联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兔瘟、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三联苗的生产工艺和免疫效果。试验兔用该苗1mL免疫后,在5,7,120、195d能抵抗致死量兔瘟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对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免疫后10d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近期保护率分别为83.3%和87.9%,免疫后195d保护率分别为72.7%和76.9%。该苗有效保存期在宁夏银川的室温阴凉处(6 ̄22℃)为180d,在0 ̄8℃冰箱为365d,经野外免疫3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病 B_(26)-T_(1200)弱毒疫苗在4~8℃温度环境下保存一年的10批苗,菌存率为76.7~93.3%,平均菌存率为86.4%;按瓶签头份稀释后免疫鸡,10批苗的保护率为75%~100%,总保护率为87.5%(37/40).本文就巴氏杆菌病 B_(26)-T_(1200)弱毒冻干苗在4℃~8℃的保存性能及免疫效力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制苗菌液中外毒素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并将该制苗菌液按《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以下简称《规程》)[1]方法制成A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按《规程》方法进行安全和效力检验。结果表明:6批疫苗安全检验全部合格;疫苗保护率与疫苗中类毒素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兔瘟 巴氏杆菌 魏氏梭菌三联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人工感染兔瘟病兔的肝、脾、肾及从惠急性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性肠炎病兔分离的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兔三联苗)。试验兔于免疫后7、50、100和180天均能抵抗致死量兔瘟强毒的攻击;在免疫后20天时全部能抵抗10个最小致死量的兔巴氏杆菌培养物的攻击,经75天保护率也为100%;免疫后45天用魏氏梭菌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为100%;免疫后120天分别用兔巴氏杆菌与魏氏梭菌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均为  相似文献   

18.
用5批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疫苗共接种300万只鸡。现场观察62437只免疫鸡。结果表明,该苗对不同品种鸡安全,只有3.8%免鸡表现为一过性食欲减少,精神稍差,但2天内都能恢复正常,没有引起免疫鸡直接死亡现象。田间免疫140天抽取各批苗免疫鸡攻毒,有80%(16/20)鸡得到保护,免疫鸡群在免疫140天内没有发生禽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对研制的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分别与二种单苗进行了免疫力、免疫产生期、免疫持续保护效果、保存期的比较。结果表明:二联灭活苗对兔出血症RHD、巴氏杆菌病(Pm)的保护率分别100%(15/15),86.7%(13/15)。而二种单苗的免疫效果分别是100%(12/12)和88.8%(8/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二联苗和单苗对RHD均100%保护,对于Pm二联苗和单苗第7天都能产生保护力,第10天可产生较坚强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持续6个月后免疫对RHD、Pm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8)、83.3%(10/12),单苗免疫后对RHD、Pm的保护率分别为100%(6/6),85.7%(12/14),免疫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联苗和二种单苗在4~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达100%,对巴氏杆菌病也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二种组分制苗无干扰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兔出血症,波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三联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出血症(RHD)、波氏杆菌(Bb)病和巴氏杆菌(Pm)病是家兔三种主要传染病。采用新的液体培养工艺。使Bb和Pm含菌量稳定在186 ̄230亿/ml、200 ̄260亿/ml之间。用RHD、Bb和Pm联合制成的三苗免疫剂量为1ml/只,经免疫试验测定,对RHD等5天的保护率达100%(28/28),持续保护6.5个月以上;对Bb和Pm的平均保护率达88.9%(24/27)和88.3%(2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