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型湖泊富营养化适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大型水生植物响应型即草型湖泊中,各种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危害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湖内治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采用机械化装备有计划地收割这些大型水生植物,从水体中尽可能多地将氮、磷转移出去,从而对富营养化进行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湖泊水体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低投资、高环保的优势.本文通过探讨水生植物对湖泊水体的净化作用,整理出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对影响水生水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因素展开讨论.以居延海为例,对水生植物不同种类如茭白、黄菖蒲、黄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作比较,选定...  相似文献   

3.
在典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内蒙古乌梁素海设立试验研究基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试验,实施了两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技术措施:沉水植物收割工程与芦苇园田化生态管理工程。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能够削减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和释放,减少二次污染,抑制生物填平作用,改善水体环境;采用机械化技术控制芦苇蔓延、打开芦苇区通风道和通水道,可以重建湖泊绿色自然景观,提高全湖水流循环速度。研究表明,有计划、合理地运用生态恢复工程不仅可以减轻草型湖泊所面临的巨大生态压力、延缓沼泽化演化进程,而且可以在实施生态工程的同时开发利用水生植物资源,使湖泊环境与湿地综合利用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不同形态氮的循环转化规律的分析是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结构及其演化进程的基础,针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现状,建立了不同形态的氮的循环转化概念图,分析了有机碎屑氮、氨态氮(NH3-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q-N)间的转化关系,描述了芦苇、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底栖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氮的循环规律。注意到乌梁素海大型水生植物(芦苇、水草)生长期间主要是吸收湖泊水体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氨态氮(NH3-N),腐败沉落后则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于底泥中,这一结论为以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特点及水生植物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综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水生植物对湖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生植物的分类和应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的重点,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水生植物,适时收获,防止二次污染,增强利用水生植物在控制大面积湖泊污染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湖泊分类的一个指标。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把富营养化定义为水体营养盐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征兆变化,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8.
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影响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向湖泊排放。中国现有湖泊中超过77%的已经富营养化,所有城市湖泊都已经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影响,一方面影响水质,另一方面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由多变少,个体由大向小型化趋势变化,产生了严重的次生灭绝现象。恢复大型水生植被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力求治理和管理相结合,树立水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证治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可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的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地位,归纳了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和水华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治理相关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机制,综述了研究应用的进展与现状;提出了目前大型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96kg/m2,生产量(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观开发价值的水生植物资源。采用gGSCC—1.4(A)型水草收割机大规模收获沉水植物每年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每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草型富营养化湖泊总磷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富营养化湖泊中限制性因子-磷负荷在湖泊生物及非生物成分之间循 环转移的定量分析,建立了草型湖泊总磷控制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分析和预测了模型各状态变量的变化。并得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演化遥感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以来的TM资料,对内蒙古乌梁紊海湿地演化进程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到由于大量的农田退水进入乌梁素海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大型水生植物遍布全湖,生物量与生物填平作用随之急剧增加,加快了沼泽化进程。本文提出了以机械化方式收获大型水生植物转移氮、磷营养盐,从而延缓乌梁素海沼泽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燕子  赵运林  董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95-396,399
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普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富营养化模型能够较有力地研究水质动态变化,可将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应用到具体的湖泊中。重点阐述了3类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模型,指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以后开展对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因不会带来污染物且对环境影响小而受到广泛关注。对当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进行总结,指出中国北方湖泊生态治理难度大,采用具有可再生性的生物炭作为基质修复富营养水体,效果较好。另外,采用复合型人工湿地和立体生态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水体,效果显著。当前水生植物和基质材料在湖泊富营养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植物生物量利用率低,特别是基质材料退役后未能得到资源化利用,因此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提高湖泊水体富营养生态治理水平,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湖泊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096kg/m^2(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飞  支崇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81-4183
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独特,湖泊自净能力差。通过对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特点与富营养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原则,为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型人工湖泊的特点及出现富营养化的机理与危害,并提出了治理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旨在为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并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形理论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准确评价湖泊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首次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单个水质指标的分维数,由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单个水质指标的评价分维指数,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求算湖泊富营养化多个水质指标的综合评价级别。经全国30个湖泊实测水质资料的验证,分形评价方法具有计算精度较高、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的特点,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生态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年来浅水湖泊沉水植物修复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态机理,分析了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主要因子(藻类影响、鱼类摄食及扰动等),综合探讨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