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介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的生物学特性,从土壤扦插、基质扦插、水培繁殖、组织培养繁殖几个方面论述和探讨了红叶石楠的繁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开县实验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为例,重点探讨了现代校园规划的理念,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将硬质景观与人文精神、教育思想相结合,使校园环境不仅是生态的绿色校园,还应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挥好校园环境塑人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汤举红 《农技服务》2007,24(11):97-98
简要介绍了彩叶植物中华红叶杨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华红叶杨的生产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园艺设施内微灌系统的分类、组成、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草坪植物马蹄金的繁殖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园林植物马蹄金的生物学特性、繁殖与管理技术,并简要介绍了马蹄金在园林应用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汤举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71-2372
[目的]总结和推广重庆引种滇茶的经验。[方法]详细调查重庆南山植物园8种滇茶的生长势、生物学特征,并进行评分,研究部分滇茶在重庆的适应性。[结果]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8种滇茶的生长势存在差异。与在原产地的滇茶相比,引种到重庆地区的滇茶形态特性有相应的改变。滇茶品种"凤山茶"、"狮子头"、"大玛瑙"、"雪娇"的生长势较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重庆地区的气候,总分分别为82、81、84、81分。[结论]滇茶品种"凤山茶"、"狮子头"、"大玛瑙"、"雪娇"的适应性强,最适合重庆南山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为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氟浓度处理(0.1、 0.2、 0.3 mmol/L F)对茶苗(平阳特早)干物质量、 相对生长量、 叶片营养元素含量、 酚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浓度的增加,茶苗的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生长率显著降低。氟处理显著增加了茶苗叶片总磷和氟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总氮与碳酸氢根的含量,但对叶片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氟浓度的增加,叶片钾、 镁、 铁、 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钙含量显著增加。对茶叶儿茶素类物质而言,氟处理显著降低了茶苗叶片四种儿茶素(EGC、 EC、 EGCG、 ECG)和茶氨酸、 咖啡碱的含量。此外, 0.1 mmol/L F处理降低了茶苗叶片中醛、 醇、 酯和芳香类物质含量,而0.2 mmol/L F和0.3 mmol/L F处理增加了茶苗叶片主要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个茶花品种的嫁接,选出了适合在重庆地区采用的最佳嫁接方式,并对嫁接成活后的植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筛选出适合当地引种的品种,再对这些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以期对引种品种进行全面了解,为今后的研究和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汤举红  周曦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83-13685,13687
城市建设造成的次生裸地越来越严重,次生裸地的人工植被恢复是重建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裸地植被多样性的变化是植被恢复的重要表现。以涪陵地区马鞍乡次生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年限的跟踪调查和多样性分析,研究了次生裸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1年的裸地植被群落物种数量是原生裸地植被的2倍,恢复效果较好。乔木类的重要值降低,而草本类重要值增加,其中禾本科的白羊草的成层效果最好,相对频度与密度最大,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适宜的多种恢复配植方式,可以加快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但是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物种丰富度主要表现在草本层植物的替代与更新。  相似文献   
10.
中华红叶杨的繁殖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彩叶植物——中华红叶杨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为中华红叶杨的生产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