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政村治”作为当今农村基层基本政治格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实际运行中某些地方、某中程度产生了职能错位和运行偏差;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运动开展,明确“乡政村治”中主体职能定位,弄清“乡政村治”运行中的缺陷和偏差,完善和优化现有“乡政村治”管理体制,创造村民自治良好环境,实现村民自治主体性和农村社会和谐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事关农村稳定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随着我区“村财乡管”村财务管理模式运行,乡镇在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受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委托,由乡镇经管站代理村级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村账乡管几年的历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村庄规划先行。通过对于江苏省ZX村实地调研,描述当前村庄规划的现状,同时通过对20位村民的深度访谈,调查村民对村庄规划的意愿,分析影响村民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更合理的进行村庄规划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10,(8):20-21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幅员面积4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8万亩,辖21个乡镇和两个经济开发区,313个行政村,2563个村民小组,16.3万农户,51.7万农业人口。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后,梨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建设好新农村作为党和政府惠农的德政工程来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确定了以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的工作目标,实施了领导包保、部门参与的“携手共建”工程,建立了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示范村引导带动、一般村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不断发生村干部挥霍、贪污和受贿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恶化了干群关系,影响着村干部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组织、领导作用."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等等措施的实施,对村干部的权力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但力度不够.在陕西省调查中发现,礼泉县88%的村民没有见过本村的财务公开栏,85%的的村民怀疑村干部有挥霍、贪污行为.兴平市西吴乡王家村,83%的村民没有见过本村的财务公开栏,91%的村民对公布数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99%的村民对村收支状况不清楚,89%的村民怀疑村干部有挥霍、贪污行为.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财务存在以下几点:①财务不公开或公开的不实;②会计人员、村干部的财务管理能力低素质差;③上级摊派严重,项目繁多;④财务监督不力;⑤财务管理混乱;⑥对国家政策不清,管理混乱.建立"村财乡管"制度,乡、村财务、政务公开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时期对乡镇政府的要求是既要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又要确保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并且要组织和引导好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加快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步伐,很多地方的乡镇对村财务实行了村账乡管,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益得到提高。但是,在村账乡管的实践过程中,也显现出弊端,如与法律规定相违背,不便于村民监督等。笔者认为,村级财务管理应由乡管还归村管,充分发挥村民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加大乡镇监督力度,村级财务就能实现规范化管理。 村账不宜多管的原因 1.不符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第四条规定:“乡、民  相似文献   

8.
河北安平县子文乡台城村村民王金鑫夫妻,每年利用农闲时节走乡串村为村民们铸造铝锅、铝壶、炉算子、锅盖等,近两年挣钱不少。  相似文献   

9.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我们于2009年6月18日至28日,对天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重点调查了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麦积区党川乡党川村、武山县四门镇三衙村、甘谷县六峰镇中洲村、清水县郭川乡宋川村、清水县山门镇马堡村、张家川县大洋乡豁岘村等8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奉化市松岙乡街一村77岁高龄的朱生召大伯原是村里的保管员。村里不少人都订了《新农村》杂志,村党支部书记卓布中同志便安排朱生召负责分发。每期《新农村》一到,朱大伯一边抓紧时间阅读,一边及时把杂志分发给订户。一路上,他还不时地把自己在《新农村》杂志上看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讲给村民们听。他常说:“《新农村》杂志是办给我们农民看的,文章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 0年代初 ,我国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后 ,在乡 (镇 )一级设立了乡 (镇 )党委、乡 (镇 )政府及乡 (镇 )合作经济组织 ;在村一级成立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村合作经济组。,村民委员会在性质上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 ,根据 1 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  相似文献   

12.
高帅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4):62-66,73
基于对河南省周口项城付集村的调查,分析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质性成果较少,村民对村内的社会环境的认知评价较差,并对居民的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面对生产环境的一般水平,村民对致富门路的选择更加盲从跟风;教育环境的恶化使村民对待教育更加不理性;生活环境的改善促使村民更加重视和谐稳定;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得村民对基层政府产生了不信任,对政府的引导政策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村治成了农村社会最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标志着以村民为主体,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基层村庄政治体制创新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本文从乡政村治的历史沿革出发,在分析了乡政村治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乡政村治管理制度的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是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工作,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必然会打破农村自治原有体系,给村民自治带来困境。通过问卷调查对湖南省贫困地区130个村庄村民进行调查,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贫困地区村民自治出现实际参与率低、乡(镇)政府干预过度、行政化倾向明显、宗族家长影响严重、村干部能力不足、参与主体弱化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从村民自治制度体系、村民素质、村干部能力、信息化技术等方面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改造以村民为主体。通过科学的问卷设计进行民意调查,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村民真实意愿,对村庄改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项目反映理论为指导编写村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详细阐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流程、问项筛选、误差控制等技术环节,最终形成精简的村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表明,IRT理论能精简调查问项,严格控制问卷标准,极大提高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实了解民意、指导改造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坤口村的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橘子、大棚蔬菜、水稻,是闽北新农村发展的典型代表。坤口村大棚蔬菜协会是当地村民自行摸索的一项创新性合作组织,通过对坤口村蔬菜种植过程、蔬菜协会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25年前,我在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乡塘北村驻村。塘北村是乡里有名的穷村、乱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治安混乱。有一个村民小组,除了组长外,其他农户家家都有偷盗的劣迹。每逢集市,这个组的村民成群结伙到集市上行窃。乡党委书记对我说:“这个村的工作虽说不太好做,但也是锻炼人的舞台,这样的机会难得。”  相似文献   

18.
刘小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2-3683,3756
当前,新农村建设百业待举,其中村风问题、村治问题与村债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认真面对.村风关系到村民能否全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村治关系到如何组织村民建设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村债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地区宜兴市大浦镇渭渎村为代表,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份及其动态变化,并对村民环保意识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人均垃圾产量为0.15kg·d-1,组分以可堆腐物占主要部分,达67.70%,且逐月变化不大。调查期间广大村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垃圾的收集分拣工作,并表示愿意支付垃圾收集处理费用。通过对各种垃圾管理模式的比较探讨,提出了适合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和高温发酵堆肥、废品回收循环利用为主,兼以少量废物填埋为辅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唐斌  黄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22):11471-11472,11493
对粤东地区A村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的具体落实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A村存在着自治措施流于形式、村民自治热情不高、自治过程行政化色彩浓厚等特点,并认为处理好政府与村民的互动、解决"乡政村治"以及农村维权问题是进一步发展村民自治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