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番鸭产蛋和就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番鸭产蛋和就巢的规律,采用个体"托蛋法",对28~72周龄母番鸭进行45周产蛋、休产和就巢的观测。结果表明,观察期(34~72周龄)内番鸭平均产蛋92.75枚,个体间产蛋量差异较大;番鸭就巢性较强,就巢鸭比例占22.22%,平均就巢期为(45.44±17.25)d,短则30 d,长则106 d;就巢性较弱的母鸭产蛋量比就巢性强的母鸭多14.93枚。相关性分析结果:开产体重与就巢期的长短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开抱日与开产日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怀乡鸡新品系产蛋性能及其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怀乡鸡的品种资源保护利用及产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怀乡鸡A(小体型)、B(大体型)和C(颈部有圈浅黄色羽毛)3个品系的18周龄种鸡为研究对象,评估从开产到62周龄的产蛋性能,并分析其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怀乡鸡C品系开产日龄显著晚于怀乡鸡A、B品系(P<0.05,下同);A、B和C品系的43周龄累计产蛋量分别为84.8、91.1和90.4枚,62周龄累计产蛋量分别为146.2、152.1和153.5枚.怀乡鸡A、B和C3个品系前期产蛋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开产后第12或13周达产蛋高峰;A品系最高产蛋率出现在34周龄,达70.50%;B品系出现在33周龄,达77.00%;C品系出现在34周龄,达79.14%.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43周龄累计产蛋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开产第2、3个月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62周龄累计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43周龄累计产蛋量与开产第2、3、4、5、6个月产蛋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结论]怀乡鸡新品系产蛋性能尚有较大的选育改良空间,在其选育过程中除了要选择适当的开产日龄外,还要综合参考43周龄和62周龄累计产蛋量指标,进一步提高目标性状选育效率,缩短选育周期,加快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二郎山山地鸡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二郎山山地鸡两个品(SD02、SD03)系之间产蛋性能差异性的比较以及产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山地鸡两个品系间多个产蛋性状间差异显著,SDO2品系产蛋性能明显优于SD03品系;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开产蛋重呈显著相关(P<0.05);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开产后第4个月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开产当月产蛋量与后期产蛋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二郎山山地鸡产蛋性能的选育效果。【方法】通过测定该群体两品系、两世代的多种产蛋性状,对其产蛋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二郎山山地鸡的大部分产蛋性状在世代间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和开产蛋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开产体重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二郎山山地鸡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其产蛋性能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为二郎山山地鸡的后续选育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选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进展。【方法】试验通过比较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第一、第二世代孵化和产蛋性状,并对第二世代产蛋性状做相关分析。【结果】第二世代的受精率、孵化率、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和高峰期持续时间均优于第一世代,第二世代开产日龄极显著大于第一世代(P<0.01),但300日龄产蛋量差异不显著;第二世代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24,P<0.01),与300日龄产蛋量极显著负相关(r=-0.20,P<0.01);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显著负相关(r=-0.11,P<0.05)。【结论】通过两个世代的选育,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鸡矮小型品系S4母系第3世代为素材,估测其12周龄体重和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2周龄体重、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43周龄体重、43周龄蛋重、43周龄产蛋数和种蛋合格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3324、0.3178、0.3412、0.2336、03609、0.4206、0.3005和0.1684.开产日龄与12周龄体重、开产体重和43周龄产蛋数呈表型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0.351和-0.428,而与开产蛋重和种蛋合格率呈表型极显著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265和0.395,P0.01),还与开产蛋重呈遗传正显著相关(表型相关系数为0.262,P0.05);开产体重与43周龄产蛋数呈表型极显著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为0.357,P0.01),与开产蛋重和种蛋合格率同时呈遗传和表型极显著正相关(遗传和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和0.422,P0.01);其他各指标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和表型正负显著关联性(P0.01或P0.05).因此,今后在对开产日龄、产蛋数和种蛋蛋重为主的繁殖指标进行优质鸡矮小型品系的个体选择时,应多方面权衡考虑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制定最适宜的家系综合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蛋肉兼用系HS2黄胫与青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分别测定了两群体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并对两群体21到43周龄的产蛋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胫色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鸡重、300日龄蛋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胫色的产蛋曲线接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蛋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与300日龄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蛋肉兼用系HS2青胫和黄胫群体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可保留两群体,分别培育青胫系和黄胫系。  相似文献   

8.
对3个世代边鸡产蛋性能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和开产蛋质量与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00日龄产蛋数与300日龄体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00日龄蛋质量与300日龄体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对白番鸭羽毛生长速度与肉用性能的相关性进行观测 .结果表明 :(1)快、慢羽公、母番鸭 10周龄体重分别为 3379.69、315 5 .72 g和 2 10 7.65、2 0 89.5 7g(p>0 .0 5 ) ;料、肉比分别为 2 .83、2 .74和 3.0 9、2 .94 ,快羽番鸭饲料转化率略高于慢羽番鸭 .(2 )快、慢羽公、母番鸭 10周龄成活率分别为 97.4 3%、97.5 0 %和 97.14%、10 0 % ,两者差异不显著 (p>0 .0 5 ) .(3)快、慢羽公鸭各产肉性状 (除腿肌重 )间差异均不显著 (p>0 .0 5 ) ;快羽母鸭屠体重、全净膛重和屠宰率均显著大于慢羽母鸭 ,但慢羽母鸭胸肌率 (19% )则显著大于快羽母鸭 (16% ) ,其余各产肉性状不同羽速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 .(4 )快慢羽番鸭胸肌纤维直径分别为2 0 .61和 2 3.91μm,腿肌纤维直径分别为 36.35和 33.87μm,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9周龄的白羽半番鸭母本1080只,测定6种不同的限饲方法对白羽半番鸭母本育成期生长性能、产蛋期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羽半番鸭母本21周龄的平均体重以T2组最高,为2.86 kg,T1组为2.80 kg,T1与T2组差异不显著,T1组整个时期的生长曲线与其他组相比增长较均衡;而T6组严重偏离其他各组。T1组开产最早,300日龄入舍鸭的平均产蛋量最高,为98.78枚/只,T6组最低为79.27枚/只,此两组差异极显著,T1与T3、T5与T6差异显著,其他各组均差异不显著;T1组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各组长。以T6组饲料成本最低,T1组饲料成本最高;T1组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125羽绍兴鸭母鸭为研究材料,对其产蛋性能(300日龄总蛋数、300日龄总蛋重和平均蛋重)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二乘均数估计。结果表明:体重和场地对三个产蛋性状的影响、谷丙转氨酶(GPT)对300日龄总蛋重和平均蛋重的影响、总蛋白(TP)对平均蛋重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谷丙转氨酶(GPT)对300日龄总蛋数的影响和总蛋白对300日龄总蛋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3个产蛋性状固定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0.75、0.84。  相似文献   

12.
测定200只黑羽番鸭216~315日龄(100 d)的产蛋数及315日龄体尺、体质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羽番鸭产蛋数与体质量、半潜水长、骨盆宽、胸宽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体斜长、胸深呈显著正相关,与龙骨长、胫长、胫围相关性不显著;体质量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半潜水长、胸宽、胸深、骨盆宽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体质量与胫围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从遗传参数估计和FSHR基因序列变异关联分析角度定量评估遗传效应对略阳乌鸡开产日龄的决定性,以同一批次孵化的675只略阳乌鸡母鸡为对象,测定开产日龄、开产到30周龄、40周龄和56周龄产蛋数,用单变量动物模型估计开产日龄的遗传力,用双变量动物模型估计开产日龄与产蛋数间遗传相关。用Sequenom MassARRAY法检测FSHR基因内3个错义突变Thr46Ile、Lys151Arg和Met335Thr的基因型,用单变量线性混合模型检测这些变异与开产日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略阳乌鸡的平均开产日龄为(147.5±7.8)d,其中,75%的鸡会在151日龄前开产。30周龄平均产蛋数为(28.0±7.6)枚,40周龄平均产蛋数为(58.6±15.0)枚,56周龄平均产蛋数为(75.1±20.4)枚。2)略阳乌鸡开产日龄的遗传力为0.08(95 %置信区间:0.017~0.21)。开产日龄与各阶段产蛋数存在强负遗传相关性(rA=-0.98,95 %置信区间:-1.0~-0.7),但呈现出中等偏弱的表型相关性(rp=-0.59~-0.21)。各阶段产蛋数间存在较强的遗传(rA=0.99,95 %置信区间:0.84~1.00)和表型相关(rp=0.48~0.79)。3)在3个FSHR错义突变中,第46位Thr和第335位Met不保守,但第151位Lys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完全保守。3个错义突变与略阳乌鸡开产日龄的关联性均不显著(P>0.05)。综上,遗传效应对开产日龄的决定性较低,但开产日龄与产蛋数存在较强遗传相关性。这些结果建议,饲养管理是开产日龄更为有效的调控手段;依据开产日龄对产蛋数进行间接选择具有可行性,但选择准确性会随产蛋周期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200日龄产蛋早期的42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α-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并与4项生产性状(102 d产蛋数、最长连产天数、开产体重和30周龄蛋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了GH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血浆生化指标和部分生产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1项生化指标中,仅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HO、LDL-C与开产体重呈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DL-C和CHO与蛋重呈正相关,也未达到显著水平.②GH基因第4外显子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等位基因B为高邮鸭的优势等位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位于第3 701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C→T,该突变为同义突变.③经最小二乘分析,BB型个体LDL-C含量显著高于AB杂合型个体,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基因型个体的血浆其它生化指标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P>0.05);各基因型个体间4项生产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197只白羽瘤头鸭(分4批)进行繁殖性能的观察。结果表明:白羽瘤头鸭开产日龄平均为164天,年产蛋量110个。经生物统计分析,开产日龄与开产头3个月的产蛋量呈负相关(r=-0.22),而开产头3个月产蛋量与年产蛋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7)。在产蛋周期中连产蛋数变化范围大(6~41个),其中以连产10~20个蛋为常见(占65.70%)。第一个连产蛋数与年产蛋量呈正相关。因此,第一个连产蛋数和头3个月产蛋量可做为早期选留高产种鸭的依据。7~9月龄的公鸭配种能力最强,当公母鸭配比为1:6~10时,受率精为94.6~75.9%,其中以公母配比1:6最佳,平均受精率可达93.5%,公鸭的性机能与年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大,配种能力逐渐下降。在本品种繁殖或杂交利用时,控制适宜的配种年龄和雄雌比例,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6.
选择 40周龄罗曼蛋鸡 43 2只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个重复 ,分别饲喂含甜菜碱 0、40 0、80 0、1 2 0 0 mg/ kg的 4种饲粮 ,研究甜菜碱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甜菜碱对蛋重有极显著影响 (P<0 .0 1 ) ,对料蛋比、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 (P<0 .0 5 ) ,对产蛋率、蛋型指数、蛋壳强度影响不显著 (P>0 .0 5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苏邮1号蛋鸭上笼后行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高邮鸭为对照品种,以苏邮1号蛋鸭为试验动物,同时间出雏,饲养至100 d,同时上笼,观察上笼后的行为和血浆中皮质酮的变化。设计"A"字型层架式鸭笼,分上、中、下3层,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阶梯位置对苏邮1号蛋鸭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苏邮1号蛋鸭与高邮鸭对上笼应激反应的变化规律一致。与体重较大的高邮鸭相比,苏邮1号蛋鸭对上笼刺激表现出更为激烈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但对上笼后的饮水和采食则表现出较快的适应性。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不同阶梯位置对产蛋初期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而其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结论]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生产中可采用笼养方式大规模饲养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  相似文献   

18.
白番鸭的生长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白番鸭的生长特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进行观测、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1-60日龄是公母白番鸭日增重最快的阶段,饲料转化率为3.14;10日龄前公母鸭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10日龄后公母鸭的绝对增重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公母鸭体重差异越来越大,至150日龄公鸭比母鸭重1.51kg,为此建议10日龄后公母鸭分开饲养;番鸭60日龄体重与90日龄体重呈较强相关(r♀=0.7727,r♂=0.5824),育种上可用65-70日龄的体重来估测个体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