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产沙地草地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沙地草地进行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肥料组合马,确定了沙地草地最佳施肥量及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和草地生产力,恢复草地植被、减轻草地退化程度,探索了沙地草地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勤天然草地资源及其管理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发明 《草业科学》1995,12(5):35-38
重点介绍了民勤盆地自然概况,对民勤草地类型,牧草产量,质量,草地面积,植被组成,土壤结构,草地利用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综合分析民勤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强草地管护,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步伐,改良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农区秸秆,广辟饲草饲料来源,扩大飞播面积,提高飞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我省辽西北草地沙化势头,逐渐恢复草地植被,在2005年初,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确定在彰武北部地区进行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这个试验项目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草地为目的,探索沙地草地围封和草场改良的可行途径及相关配套技术,获得更好的改良辽西北沙化天然草地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然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天然草地容易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草地物质平衡破坏和生态功能减弱。遵义市有天然草地17.28万hm~2。为准确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现状、变化和生产力情况,为规划建设和保护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2018年,笔者选择60个(每年10个)天然草地样地,对植物种数、牧草及灌木高度、植被覆盖度、产草量等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天然草地呈现立体、零星分布特点,草地植被生长情况、生产力状况逐步改善,草地可载畜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海西州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草地畜牧业是海西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草地因各种因素严重退化,产草量下降,严重制约着海西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防止草地退化,保护好现有植被,维护生态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加大草地建设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确保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对喜马拉雅山西北部高寒草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江玉林  任继周  P S ROY 《草业学报》2003,12(5):106-116
对大面积喜马拉雅山区高寒草地载牧量的动态监测是草地合理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该研究利用监督分类法绘制了1995年和1980年山格拉地区的植被图和土地利用图。在植被类型划分中成功地利用了数字三维模型作为辅助资料,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通过卫星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森林线以上分布的主要植被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弃荒地增加也表明“刀耕火种”是该区域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通过对24个卫星光谱参数与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到的地面生物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正规化植被指数与草地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模型。利用陆地卫星TM和陆地卫星MSS资料,分别对1980和1995年的草地载畜能力进行估测。在1980年,山格拉地区堪达草地约有4l%饲草剩余,在1995年的理论草地载畜量为12035个羊单位。即在传统的放牧制度下,暖季游牧家畜数量还可以增加1倍。这种当地游牧制度是印度高寒草地一直保持良好草地基况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就提高高寒草地家畜生产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植物区系组成及植被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地植被系统分析表明,该草地有维管束植物1354种,隶属108科、468属,分属于15个植物区系,5个生活型及4个水分生态类型,在大兴安岭岭东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而岭西草原植被径向分布分明。上述特征主要是该草地所处地理位置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对气候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草地植被冠层截留是草地生态系统对降水再分配的主要过程,属于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的组分之一。由于草地植被冠层截留常在草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中被忽略而导致蒸散发组分的划分中存在误差。因此,讨论草地植被冠层截留对草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通过对目前草地植被冠层截留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草地植被冠层截留的测定方法和主要的影响因素(环境因子和植被特征)2方面论述草地植被冠层截留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草地植被冠层截留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水特征、气象条件、放牧和植被特征等方面,各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仍然非常缺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评估。  相似文献   

9.
曹建国  齐凤林 《草业科学》1997,14(6):44-45,50
蒙古黄鼠是彰武地区草地主要害鼠之一。开展草地灭鼠是控制草地退化、沙化、提高植被盖度、保护草地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灭鼠前首先要进行鼠情调查,本着先治重后治轻的原则,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与分析盐碱草地形成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采用相应的治理措施,改造由于盐碱化的原因使草场退化,草场植被劣胜优汰的局势,恢复和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是促进草地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福建省草地植被分布因受气候,地形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出水平和垂直两种地带性的分布差异,并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福建省草地植被的区划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灌丛草地类型区作为草地实施放牧和全年禁牧管理后的观测区。以2003年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月份梯度实施禁牧与全年放牧状态下,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重量的变化对比,辅以气象、土壤因子进行分析,意在找出草地合理的放牧强度,草地适宜的休养生息时间,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在实施禁牧措施后草地植被状况有好转。草地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04g/m^2。灌木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15.8kg/hm^2。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7cm,植被的群落演替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草地恢复方式对新麦草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草地补播、草地施肥、草地重耙以及草地施肥结合地重耙等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对退化新草草地土壤和植被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工草地恢复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草地恢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效果不同,补播适合于重度退化的新麦草草地,施氮肥、重耙和施氮+重耙适合轻度退化的草地。  相似文献   

14.
张自和 《草业科学》1997,14(1):48-49
一种新的草地盖度测定器及使用方法张自和(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20)测定草地植被盖度常用3种方法:对以草本为主、草层不高、密度较大的草地多用针刺法;对以灌木、半灌木为主,株本较高大,植被稀疏的草地常用线段法;当精度要求不高且具一定经验时各类...  相似文献   

15.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将黄土高原草地划分为13类,各草地类分布情况基本符合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分布规律,说明用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草地改良理论,方法与趋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草地分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改良草地要以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竞争和演替为基础,选择对于水分,光和土壤营养方面竞争力强的牧草品种:疏松土壤接纳更多的天然降水,提高天然植被的水分利用系数;通过生物学或防莠剂减少饲用牧草与不理想植物的竞争。本文还着重论述了我国改良草地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草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天然草地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改善退化草地有利于维护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草地植物种群结构,促使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因此,要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先要治理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草地植被就是保护草地生态环境。首先要搞好草地承包责任制,限定适宜载畜量,严禁超载过牧;其次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草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到广大牧区人民的生存,所以必须引起全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鼠类种群数量的变化,鼠类分布对草地的破坏程度,鼠类不同密度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分析了草地植被群落的变化对鼠类数量的影响及鼠类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鼠类的种群数量相应升高,重度退化草地中鼠类的种群密度降低。在鼠类分布影响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均表现为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20.
甘孜州有可利用草地17.91km^2,地势高,起伏大,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依据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法”分类系统可分为15个类。其中“寒温潮湿类”和“寒冷潮湿类”高山草地面积大,分布广,是最重要的草地畜牧业区域,但冷暖季饲草供应极不平衡,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改进畜牧业经营方式,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