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技术的改进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方式、幼苗移栽方式、生根剂研制和桑苗管理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桑树硬枝扦插育苗发根率和一步建园成活率,达到育苗快、建园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技术简易、便于推广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培育桑苗,多为有性繁殖,即用桑种籽播种,培育实生苗木。经育苗——嫁接——投产约需三年时间。环节多,费工、费时,增大成本。采用发根力强的桑品种进行扦插繁育桑苗,是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快省措施。我区发掘的“雅周桑”发根力强,利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当年即可用养蚕。现将发掘经过及扦插试验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3.
我县培育桑苗,多为有性繁殖,即用桑种籽播种,培育实生苗木。经育苗——嫁接——投产约需3年时间。环节多,费工.费时,增大成本。我们从“雅周桑”发根力强,利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当年即可用叶养蚕中得到启示,利用近年引进的广东杂交桑(沙=×伦109)枝条进行扦插试验,效果较好。采用发根力强的桑品种,特别是广东杂交桑扦插繁育桑苗,是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费省、效宏、快速的好措施。现将其扦插试验情况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快速育苗方法,加快桑苗繁殖速度,以满足各地不断扩建新桑园的需要,是当前我省蚕桑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用绿枝扦插繁殖桑苗,国内外报导颇多,虽获得一定进展,但都需具备较好的设备条件,费工多,成本高,生产上投入实用较难.在当地农民用营养钵培育棉苗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 桑树扦插繁殖简便易行,插穗来源广、育苗速度快而成本低,是人们长期以来所向往的一种培育良种桑苗的方法。根据“农政全书”记载,650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曾用扦播方法繁殖桑苗。而国外文献报道,从Dunamat于1758年首次提出插穗生根的假说至今已200多年。但对桑树插穗生根比较有价值的研究,还是近  相似文献   

6.
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前言 桑苗的大量繁殖,在江苏、浙江地区至今都沿用袋接法。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各地对桑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而快速繁殖大量桑苗已成为当务之急。 桑苗的扦插繁殖,是一种快速培苗方法。但是,湖桑扦插一般不易生根,成活率低,虽然过去进行了许多研究探讨工作,但在生产上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我们学习了南京林学院林木扦插繁殖的成功经验——间歇喷雾扦插育苗法,应用到湖桑扦插试验中,初步获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正> 桑苗是建设桑园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桑苗培育技术取得了较快进展,对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近年来的桑苗培育技术的进展状况作一概述。一、桑苗的播种与实生直栽常规的播种育苗一般亩产实生桑苗2  相似文献   

8.
湖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优良品种苗木的繁育,我省历来都是采用第1年培育实生苗,第2年再嫁接的生产过程,因此费时、费地、费工,而且技术性高,手续繁琐,嫁接时间短,劳力紧缺,成活率常受气候、土壤、接穗及嫁接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快速培育量多质优桑苗,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从1983年起进行湖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的探讨,经4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用聚乙烯薄膜砂床塑料袋倒插是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的有效办  相似文献   

9.
王梅莲 《蚕桑通报》1993,24(1):16-19
草桑芽接是从湖桑枝条上切取一个芽,嫁接在草桑砧木上的嫁接方法.其优点是:育苗时间短;嫁接季节长,春、夏、秋三季均可接;接后易愈合;操作简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从1989年至今用此法育苗42万株,一步成园5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一、草桑苗的培育要提高芽接成活率,首先必须培育键壮的砧木——草桑苗.无论春播、夏播或秋播,苗地都要求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相似文献   

10.
<正> 桑树小方格薄膜育苗,又称桑树两段育苗法,是一种费省效宏培育健壮桑苗的好方法。近年来我县用此法培养桑苗,有更多的优点和实用价值。1988年就在全县73个乡,621个育苗村中有5052个育苗专业户,全部采用此法育苗。播种苗床9641床,排栽5783亩,占已育苗面积的100%,实现了当年春育苗,夏排栽,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贵池区解放乡做好蚕业产业化试点建设,为龙头企业培育桑苗基地,区蚕桑站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1999年5月28日至6月4日在解放乡丝绸厂苗圃地运用ABT生根粉进行了绿枝扦插快速育苗示范.由于后期管理中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成苗率很低,为了在今后的育苗过程中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现将示范方法及育苗成苗率低的原因介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实践证明,桑树是耐盐性较强的树种之一,可以在盐碱地区种植。但是,在播种育苗时,由于桑子颗粒小,发芽顶土力不强,发芽出土后幼苗缓慢生长期长,所以抗逆力弱,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出苗困难或死苗。因此,在盐碱地区培育桑苗,一直存在着“出苗不易,保苗更难”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盐、旱、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其中,盐碱危害常是主要原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了解水、盐在土壤中的变动规律,以及桑苗在不同时期对盐的耐力,采取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笔者曾随蚕研所工作组先后在新疆塔里木河地区与河北青县两地蹲点,开展盐碱地培育桑苗的科学实验和群众育苗经验的调查工作。现将上述两地培育桑苗的技术关键与技术环节按桑苗生长特性和育苗过程总结于后,供各地在育苗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伟 《蚕桑通报》2022,(1):50-51
<正>栽桑养蚕在我国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桑叶长期以来是家蚕唯一优良的天然饲料,为我国蚕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桑树是异花授粉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持其优良性状,特别是经济性状,一般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桑苗(除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用种子繁育)。桑树无性繁殖的方式有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是嫁接育苗,少数地区采用扦插的方式育苗。嫁接育苗又以袋接法育苗为多,  相似文献   

14.
临朐县勤劳智慧的蚕农,长期以来就运用着哨接法来培育桑苗。1956年大关区同成农业社孙延河,从6月下旬至立秋期间,创造性地用高1—1.5尺、围度0.4寸的幼苗作砧木,夏伐后的新生青条作接穗,运用哨接法嫁接了5800株桑苗,成活率达85%;1957年又嫁接了80,000余株,成活率亦达80%以上。并且又进行了当年夏播的桑苗在立秋节前嫁接的试验,成绩亦很良好;今年共接了140株成活106株,成活率达75%以上。这一试验成功,可在一年的时间内,培养出嫁接桑苗,打破了过去“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植、第三年嫁接”的常规,加速了蚕丝业的发展。兹将嫁接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的基础是桑树,栽桑之前必须先育苗。如何繁育数量多、质量好的桑苗,一直是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来苦苦追寻的目标,至今还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桑树育苗可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就是用桑树种子来播种,繁育实生苗。无性繁殖是用桑枝、桑芽来繁殖桑苗,又可分为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等几种方法。不同的育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富阳市新登镇现有桑园面积190.4公顷,2010年生产蚕茧241.5吨,该镇是富阳市蚕桑重点乡镇之一,每年因发展新桑园和改造老桑树需要桑苗50~60万株,本地因无嫁接技术,主要靠桑枝扦插育苗来解决(少量桑苗靠外地调入)。桑树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的诸多因素中,扦插适期是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人对“桑苗扦插试验”一文的意见如下: 一,用袋接法以嫁接—年生或二年生实生苗时,把剪下来的带部分主根的茎干作为扦插材料,以再培育实生苗的办法,在本省海宁县一带老苗区,早已为劳动人民应用了。因此我认为倪同志等所介绍的扦插桑苗方法,可以说是老苗区原有老经验的推广和试验的重复。不能说成“是  相似文献   

18.
陈智勇 《四川蚕业》2002,30(3):20-21
<正> 为了防止密植桑苗倒伏,促进桑苗粗壮,在桑苗培育上,打顶(摘芯)技术早已被蚕区群众采用。然而,近年来打顶不适当,不但增加了育苗用工,而且影响了桑苗质量。为此,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因地制宜、科学运用打顶技术,提高桑苗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苗叶利用率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桑苗的繁殖,一般都是用嫁接法,用插条培育出来的苗,都以为寿命短,成活力较低;现在依照我扦插的经过,成活力很大,平均在85%以上品种以剑持试插的,插苗的生长亦好,现在我把扦插的经过和方法介绍于次: (一)扦插时期扦插时期,基本上以桑树  相似文献   

20.
鸡桑扦插经三年试验、示范,得出扦插时间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剪留2—3芽为最佳插条;插后即时施水粪(人、畜粪)和不施肥都可获得成活率95%以上的效果,对桑苗的生长发育不存在不良影响。为本县探索出一条快速育苗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