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草菇蛋白酶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菇是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属于典型高温真菌。低温将诱导草菇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造成草菇菌丝自溶、死亡。蛋白酶在草菇低温自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分离、纯化草菇蛋白酶的基础上,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酶的分子量为23KD,并测定了蛋白酶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变化曲线,为草菇低温自溶与蛋白酶之间关系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4℃处理24、48 h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渗出液代谢组;用200μmol·L-1黄芪多糖溶液浸泡草菇后在4℃放置24、48 h,测定草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转录组,检测糖基转移酶基因VVO_02307表达量。结果表明:4℃处理24、48 h草菇渗出液代谢组分明显不同;与4℃处理24 h草菇比较,处理48 h的草菇中蔗糖含量较低,亚油酸含量较高。与对照比较,黄芪多糖溶液浸泡的草菇在4℃处理24 h时自溶不明显,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可能是通过提高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活力实现的。研究结果可为草菇低温保鲜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菇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草菇高温开伞、褐变、低温自溶等导致其较难贮藏、货架期短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总结了通过包装、辐照、超声波、保鲜液洗涤、涂膜、臭氧以及分子技术保鲜等保持草菇采后品质的保鲜方法。建议培育耐低温菌株,在低温下贮藏,与物理方法(气调包装、超声波)或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复合保鲜方式,实现草菇提质保鲜,延长货架期。另外,采用UBE2抑制剂来改善草菇的耐低温胁迫能力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中国蘑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但草菇采后易开伞、10℃以下低温易自溶,限制了其远距离运输与产业的发展,是最不易保鲜的食用菌之一.因此,通过阐述国内外食用菌采后的不同保鲜方法,从物理、生物和化学3个方面介绍这些方法在草菇保鲜上的应用,以期为草菇企业提供保鲜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草 《中国食用菌》1992,11(3):34-35
1.注意掌握草菇制种特点。(1)草菇属高温型。和恒温性结实,对温度尤其低温反应敏感,温度多变、温差大均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5℃左右,掌握32~35℃为好。温度过高生长快易衰老,温度过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2)草菇菌丝生长迅速,培养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菌丝易衰老和自溶,因此应掌握好培养条件与时间。(3)草菇的适龄菌丝生长旺盛、呈灰白色。无或有少量厚垣  相似文献   

6.
草菇(Volvariella volacea)起源于中国,又称中国菇,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草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由于草菇是高温菇,是缓和夏季蔬菜短缺的一种食用菇类,所以在世界上草菇的年产量逐年上升。但是草菇同其它菇类及蔬菜、水果有所不同,草菇在低温条件下(10℃以下)菌丝会自溶,不易保存储藏。因此,采收后的保鲜问题为栽培者所关注,然而迄今尚未找到一种成本低、保藏方便的保鲜方法,据目前的文献资料,保藏再好,其保鲜时间也只有72小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本研究尝试运用冷冻干燥技术于草菇保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低温引起草菇菌丝体RNA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NA分离、纯化技术对低温(4℃)处理的草菇菌丝体RNA进行分析,发现随着草菇在低温下保存时间的增加,草菇细胞内的大分子量RNA组分有所减少,小分子量RNA组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草菇低温诱导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温诱导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体一时间后,发现草菇在低温胁迫中产生了新的可溶性蛋白质。应用电泳分离制备技术,分离纯化了草菇菌丝体中的一个低温诱导蛋白。  相似文献   

9.
低温对草菇菌株碳氮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将供试草菇菌株在 - 18℃ (± 1℃ )和 4℃ (± 1℃ )下进行低温处理 ,并在 2 5℃下将经低温处理菌株对 6种碳源和 6种氮源的利用能力与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不同草菇菌株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低温使草菇菌丝复活时间延长、生长势减弱、生长速度减慢或丧失对部分氮源的利用能力。但邓庄V2 3 、DwV 1和白草菇等菌株经低温处理后 ,在部分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地套栽草菇 ,可使栽培草菇不单独占用土地 ,草菇栽培在玉米地里可得到遮阴和保温保湿的良好环境 ,便于创高产 ,玉米地套栽草菇可特大幅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 栽前准备用木板制成 70cm× 35cm× 4 0cm的板框。选择适宜栽培草菇的原料如棉子壳、麦草、麦壳、废棉花、稻草、菜籽壳、玉米芯、玉米秸等。套栽时间在玉米生长到将封行时进行 ,此时操作方便 ,同时待栽培的草菇生长时 ,玉米更高了 ,得到的遮荫条件和保温保湿条件最好。夏玉米套栽情况亦然 ,只是在立秋后套栽草菇需用低温型品种。套栽前 ,将原料用 2 %石灰水浸泡 2 4h…  相似文献   

11.
A plasmid containing target DNA and a standard curve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of the coldinduced Cor3 gene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were constructed. These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or3 gene express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ultimately for assigning a role for the gene in the low temperature autolysis of V. volvacea.  相似文献   

12.
A plasmid containing target DNA and a standard curve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of the cold-induced Cor3 gene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were constructed. These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or3 gene express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ultimately for assigning a role for the gene in the low temperature autolysis of V. volvacea.  相似文献   

13.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推荐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稻草床栽草菇培养料优质发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发酵、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稻草培养料床栽草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发酵法栽培的草菇生物学效率达16.3%,显著高于一次发酵及简易发酵,且能较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草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吉思 《中国食用菌》2002,21(4):21-22
本文报道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剑麻渣的营养较丰富。从四种草菇菌株中 ,筛选出V9的生物学效率最高 ,为 17 7%。本文还探讨了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草菇真革螨捕食食用菌线虫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的草菇栽培实践过程中,作者发现草菇上有多种螨类,其中有一种是捕食性螨,经初步鉴定,该螨属寄螨科(Parasitidae)真革螨属(Eugamasus Berlese)的一个种——草菇真革螨(Eugamasus consanguineus Oudemans ET.Uoigts)。本文报道了草菇真革螨捕食食用菌线虫的发现过程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Volvariella volvaceafruit bodies containmany nutrients and have a crisp and tendertexture . Therefore ,this edible fungus is prizedby consumers , and has a promising futurebecause of its high economic benefit[1]. Inrecent years , discordance between marke…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片段导入草菇原生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平菇DNA为供体,草菇原生质体为受体,用PEG,CaCl_2作诱导剂,将平菇DNA导入草菇原生质体,选育出V_(157-1)菌株,该菌株在菇型、温型、酶活力及生物转化率上与亲本V_(157)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食用菌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出更多适于寒区生产的草菇菌株,从6个草菇生产省引进了25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菌株,利用表观形态与ISSR分子标记相结合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草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 PDA培养基,在30℃恒温培养条件下,依据草菇的表观形态将25个供试草菇菌株划分成4个组群。利用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相似水平在0.90时可将25个供试草菇菌株细分为8个组群。18号菌株在2种鉴别方法上的归类有差异,有待于栽培农艺性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