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Norolin 30R)联用倍欣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0例SFS的患者停用磺脲类药,改用诺和灵30R和倍欣(Basen,Voglibose)联合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分别从治疗前(15.5±3.6)mmol/L和(26.9±5.3)mmol/L降至(6.8±0.7)mmol/L和(9.5±1.2)mmol/L(P均<0.001),平均住院时间为17.4±5.8天.结论诺和灵30R和倍欣联用可在短期内有效控制SFS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治疗SF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动态变化。方法选择口服药治疗的HbA1c〈6.5%的T2DM患者31例,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并进行血糖谱分析。结果 31例T2DM患者平均监测时间为(72.2±5.9)h,平均血糖值为(6.0±0.8)mmol/L,血糖波动系数(1.8±0.5)mmol/L,空腹血糖均值(5.3±1.2)mmol/L;3餐后2h血糖均值分别为:(7.3±1.8)、(7.0±1.3)、(6.8±1.2)mmol/L。血糖〉7.8mmol/L、〉11.1mmol/L、〈3.9mmol/L所占时间百分率分别为(16.1±11.4)%、(2.4±1.9)%、(13.3±12.0)%。结论 HbA1c达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仍可在高血糖及低血糖区间,行CGMS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糖尿病性癫痫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性 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方法 :对以癫痫样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结果 :本组老年性 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的发作类型以单纯局限性为主有 6例 (占 50 % ) ,发作期脑电图 (EEG)异常率 1 0 0 % ,空腹血糖 (1 7.0 5± 1 .32 ) mmol/L,脑脊液糖 (1 1 .55± 0 .77) mmol/L和血浆渗透压 (30 0± 2 .5) mmol/L,与癫痫样发作控制 3个月后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老年性 2型糖尿病癫痫样发作与血糖、脑脊液糖和血浆渗透压有关 ,对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 ,应及时检测血糖 ,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序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前后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加用格列美脲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pro-Ins、pro-Ins/FIn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1病例男,56岁。因多尿、多饮10年,纳差、呃逆3d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多尿、多饮,当时查空腹血糖(FPG)16.3mmol/L,诊断为“糖尿病”,予诺和灵R治疗(10、8、8u,三餐前皮下注射),平时血糖控制一般(FPG7~8mmol/L,餐后2h血糖9~13mmol/L)。病程中曾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眼底出血行光凝治疗。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纳差、呃逆,伴恶心、欲吐。无腹痛、腹泻,无头痛、头昏。门诊查FPG14.4mmol/L,尿酮体(-),以“2型糖尿病并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并视网膜病变”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平素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查体:体温36.9℃,脉搏76次/min,血压200/120mmHg。神清,左眼仅有光感。颈软,鼻唇沟对称、吐词清楚、伸舌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锥体束征(-)。入院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钾3.46mmol/L,余正常;尿常规:蛋白质(+++),糖(+++),酮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4G/L,中性粒细胞占87.3%,淋巴细...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6 3岁 ,因口喝、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2 0多天入院。有 2 0 a高血压病史 ,坚持服降压药。入院查血压 15 0 / 90mm Hg(1mm Hg=0 .133k Pa) ,心率 72 / min,查体无异常。血常规正常 ,空腹血糖 2 2 .6 4mmol/ L ,餐后 2 h血糖 36 .5 9mmol/L。胸片、EKG检查正常。血流变学测定为血液粘稠度增高 ,经颅多普勒示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入院诊断为 (1)糖尿病 型 ;(2 )高血病 期 ;(3)高粘血症 ;(4)脑动脉硬化症。给予糖尿病饮食、优降糖 5 mg每天 2次降血糖 ,依那普利 5 mg每天 2次降血压、蝮蛇抗栓酶 0 .75 U+生理盐水 …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4例血糖增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糖化血清蛋测定.其中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13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4.72±1.36mmol/L,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化血清蛋白1.67±0.43m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无糖尿病脑血管病21例,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2.03±0.47m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对急性脑血管病血糖增高的原因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桑叶黄酮抗氧化及抑制蛋白糖基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桑叶总黄酮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蛋白糖基化的影响.用桑叶总黄酮(8 g生药/kg体重)灌胃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观察给药前后血糖变化,测定LPO、SOD、GSH-px及果糖胺水平;分别以0.001,0.01,0.1 g/L桑叶总黄酮浓度加入体外蛋白糖基化体系孵育1,4,7,14,21,28d,测定早期糖化蛋白产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桑叶总黄酮组有明显降血糖作用.桑叶总黄酮组血糖由(18.33±3.33)mmol/L降至(10.19±4.45)mmol/L,P<0.05,LPO含量由(10.51±2.31)nmol/L,降至(6.01±2.04)nmol/L,P<0.05,SOD水平由(471.1±103.0)Nu/mL,升至(678.7±31.5)Nu/mL,P<0.001,果糖胺水平由(6.22±1.37)mmol/L,降至(1.70±0.32)mmol/L,P<0.05,体外糖化蛋白产量孵育时间呈正相关,0.1 g/L桑叶总黄酮在各时间点均能使糖化蛋白生成量降低.因此:桑叶总黄酮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LPO含量并提高SOD水平,抑制蛋白糖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97例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随机选取同期非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100例作对照。结果:97例患者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且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非妇科手术禁忌证,围手术期积极治疗及监测,选择适宜的手术及麻醉方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轻度升高不超过8mmol/L,可确保糖尿病患者的妇科手术的安全进行,并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摄入现况,评价其膳食质量;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应用3天膳食回顾法对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现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营养学分析评价;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糖尿病饮食,并且分别测定营养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血糖指标。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水果类和鱼虾类摄入量偏低,奶类、蔬菜类、禽畜肉类、蛋类、油脂类摄入量偏高,能量来源分配比例不合理,脂肪摄入过高,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采用营养治疗措施以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干预前有所降低,且饮食结构趋于合理。由此可见,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经过营养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显著减少不良临床结局显的出现;建议对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营养教育,促进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疗法后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观察组在维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0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测试,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综合干预10个月后,观察组有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患者FBG,PBG,HbAlc控制较好,可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取42只作为糖尿病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按60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STZ后24 h和72 h剪尾取血,血糖仪测定所有大鼠的空腹(禁食8 h)血糖水平.取造模成功大鼠(血糖值≥11.1 mmol·L-1)32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β-酪啡肽7组(β-酪啡肽7灌胃)、水解肽组(酪蛋白水解肽灌胃)和酪蛋白组(酪蛋白溶液灌胃),每12 h灌胃1次.每3 d空腹测血糖1次.连续灌胃15 d后断颈处死,取血浆、肝脏、心脏和腿肌等样品,观察血糖浓度以及其他影响血糖的重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提高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糖原的合成(P<0.05);而酪蛋白组大鼠血糖浓度、激素水平、糖原含量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其降低血糖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促进肝、肌糖原的合成进行的;酪蛋白本身没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组同时加用胰康胶囊。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降低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1.7%,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只是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比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胰岛素、C-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康胶囊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雅晶  茹建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11-20613
[目的]研究蜂胶桑叶复合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法,选择符合试验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试食蜂胶桑叶复合片35 d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试食35 d后试验组病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等糖尿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及自身试食前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病人尿糖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试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蜂胶桑叶复合片具有明显的辅助调节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通过改良传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注射剂量和诱导方式,探究一种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迟发性糖耐量异常的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三组,A组通过腹腔注射方式按体重比120 mg.kg-1注射STZ;B组每间隔一日分别按体重比20、15和10 mg.kg-1腹腔注射STZ;对照组只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pH4.4)缓冲液。观察两种方法造模成功率、造模组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体重变化,糖耐量变化。两种不同方法造模组,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病征。A组STZ注射一周后空腹血糖(26.5±1.46 mmol.L-1)一直维持较高水平,B组在SZT注射后小鼠血糖升高缓慢,至第4周后升至(19.2±1.07 mmol.L-1)。成模后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GHbA1c水平结果表明,B组方法获得的动物模型胰腺β细胞破坏程度较低,血糖上升更为缓慢。通过小剂量腹腔多次注射,可减少胰腺β细胞的破坏程度,诱导小鼠模型缓慢产生糖耐量异常,较传统方法能更好模拟糖尿病患者的真实空腹血糖,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n=40)和诺和灵组(n=38),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血糖控制,治疗2周后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2组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诺和锐组FPG、2HPG和日胰岛素用量较诺和灵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与诺和灵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40vs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诺和锐30更具优势且每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及血糖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和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 DN)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氯沙坦治疗组(DL组).左下腹腔注射STZ 60mg/kg体重制成糖尿病模型,DL组在糖尿病模型确立后第2d予氯沙坦10mg/(kg.d)灌胃,C组与D组仅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第4、8wk末(每组各取6只)的血糖、尿白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相对肾重;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β1、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光密度值.结果:DL组较D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相对肾重减轻(P<0.01);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大鼠肾内TGF-β1蛋白表达增多,肾小球FN和Ⅳ型胶原沉积增多;DL组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D组,治疗8wk后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D组 (P<0.05).结论:肾脏ECM积聚是糖尿病肾脏肥大的重要原因;氯沙坦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的TGF-β1表达,减少ECM积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70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定期复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管彩色超声等指标,共随访3年。结果3年结束时,4组之间血糖波动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个血糖波动指标的分层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随血糖波动的增加而呈升高的趋势,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有关,而不同的干预方式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P<0.001)。结论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大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