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于2010年1-6月对浙江省小型建网渔具渔法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小型建网主体结构一致,由墙网、网圈、升网、网囊、倒网和附属渔具组成;小型建网在温州市、台州市、宁波市和舟山市均有分布;渔获物多为岩礁鱼类。  相似文献   

2.
宁波沿海经济稚幼鱼的分布及定置张网对其损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9年12月-1991年3月对宁波沿海8个月站每月二次的张网渔获物析结果,报导了宁波沿海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鳓鱼和曼氏无针乌贼这六种幼鱼的群体组成,分布及定置及张网对它们的损害状况。指出从出现于张网内的幼鱼组成睦,调查的B,C海区大黄鱼秋宗产卵量大于春宗。定置张网对经济稚幼鱼的损害以B区最严重。对带鱼和大黄鱼的损害分别以6-8月和10-11月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张网作业状况及其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海北部历年张网渔具调查资料和数据以及近年来南海北部沿海主要渔港的实地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张网渔具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张网渔具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其管理对策,为实现南海北部张网渔具渔法的技术和管理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张网是南海北部的主要定置渔具之一,应合理发展,加强管理,进而实现南海北部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7-2009年舟山沿岸定置张网作业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休渔前后(5月和9月)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休渔前(5月)优势种为鳀鱼、矛尾鰕虎鱼、带鱼、银鲳和黄鲫,其渔获重量占总渔获重量的96.2%;休渔后(9月)以龙头鱼、带鱼、黄鲫和小黄鱼为优势种,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7.6%。5月平均每网每天共损害带鱼、小黄鱼和银鲳幼鱼1 030尾,9月平均每网每天损害带鱼、小黄鱼和银鲳幼鱼587尾,比5月减少75.5%。舟山近岸张网休渔后(9月)主要经济种类渔获个体和重量均较休渔前(5月)有大幅增加,通过3个月的休渔,对经济种类的资源养护确实有一定效果,但是渔获个体仍然较小,大多数个体仍然没有达到开捕规格,建议定置张网休渔可以向前推移1个月。  相似文献   

5.
浙江北部近海损害乌贼资源的作业渔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具优劣的评价标准,历来是以其水动力性能或力学结构特性的好坏以及是否能够适应于捕捞对象的习性获得高产为依据的。在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落的今天,上述传统的标准显得很不完整。因此,除上述标准外,我们还应当以能否保护幼鱼不损害资源,能否进行选择性捕捞为依据,去设计和选择最佳型渔具。  相似文献   

6.
张网是一种沿海和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选择性差和对资源的破坏性,对张网性能的评价尤为重要。运用模糊层次方法,在渔业专家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按照隶属度原则确定张网作业性能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以及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对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整,确保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在以上基础上构建了张网作业性能评价模型,运用实例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为今后的张网作业性能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古以来 ,渔业活动一直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在 1 9世纪中叶以前 ,人们认为渔业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1 ] ,这是因为当时人口的压力不大以及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有限 ,没有超过渔业资源的自然增长率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程度也很有限 ,作业海域局限在沿海水域 ,捕捞工具主要为被动性渔具 ,如剌网、钓钩、笼壶和张网等渔具 ,小型的拖网渔船也只能在近岸水域作业[2 ] 。但是从 1 9世纪后半期起 ,由于动力在拖网渔船上的应用 ,渔船实现机械化 ,新…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 ,渔业活动一直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在 1 9世纪中叶以前 ,人们认为渔业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1 ] ,这是因为当时人口的压力不大以及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有限 ,没有超过渔业资源的自然增长率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程度也很有限 ,作业海域局限在沿海水域 ,捕捞工具主要为被动性渔具 ,如剌网、钓钩、笼壶和张网等渔具 ,小型的拖网渔船也只能在近岸水域作业[2 ] 。但是从 1 9世纪后半期起 ,由于动力在拖网渔船上的应用 ,渔船实现机械化 ,新…  相似文献   

9.
1 研制机织架子网的目的 架子网在我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主捕毛虾、兼捕小杂鱼的定置张网类渔具。仅我国渤海就有13万件,从事该项生产的渔船几千艘,最高年产10.5万吨。传统架子网网目较小,且能捕上大量经济稚幼鱼,同时,一直沿用手工织网,化费大量劳力和工时,制作周期长、网价高,不适应近海张网渔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渔民希望有新的网具取而代之,不少水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5,(7):60-63
<正>禁用渔具是指因对渔业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破坏性较大,而禁止使用的渔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相关规定,农业部已经制定了我国海洋禁用渔具目录,内陆地区的禁用渔具种类,由各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目前,北京市常见的对渔业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破坏性较大的渔具主要有张网、拖网、河湖延绳钓(包括空钩延绳钓)、地笼、迷魂阵、鱼晾与鱼叉,共7种。其中,地笼、迷魂阵较为多见,其余5种主要是在特定时间、特定水域使用,如鱼叉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舟山市1-8月份帆张网作业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40.35%,帆张网作业仍然是目前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之一。依据2014年秋季帆张网渔船渔获物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次调查帆张网渔获物共30种,其中鱼类18种,虾类7种,蟹类5种,其中带鱼、小黄鱼、银鲳、虾蟹类分别占捕捞总产量的47.83%、24.78%、2.42%、19.44%,其他鱼类品种较多,总共占5.53%,在随机抽取的4 409个样品中,鱼类质量占总质量的91.12%,虾类占1.37%,蟹类占7.52%。经过计算分析,调查海域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但是从带鱼和小黄鱼幼鱼所占比例来看,帆张网作业对幼鱼资源仍有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捕捞努力量是渔业资源管理和评估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捕捞努力量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快速统计的需要。以我国近海作业的某张网渔船为研究对象,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张网船155在2016年和2017年北斗渔船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若干连续航次的经纬度坐标、航速和航向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取各航次作业的网位坐标,通过阈值筛选渔船布网位置和时间,计算放网时长,把网口迎流面积与放网时长的乘积作为网次的捕捞努力量。结合BP神经网络和阈值分析的判断结果,网位判断准确率为82%,4个航次累计捕捞时长3562.62 h,累计捕捞努力量712524(m2·h)。设计的张网渔船状态判断、确定网位、放网时长提取和捕捞努力量计算方法为张网作业分析和其捕捞强度量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2009年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29°30′~31°00′N、122°00′~123°00′E)进行监测所获得的资料,用相对重要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的季节变化、时空分布和重要经济种类生物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第一、二、三季度共有优势种8种,第四季度优势种7种。将调查的10个作业点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黄大洋、嵊泗区共出现优势种6种;普陀区和岱衢洋共有优势种5种;杭州湾有优势种3种。对黄龙点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测定和分析得出,本次调查主要经济鱼类带鱼、小黄鱼、银鲳等平均体重较历史上有较大变动,群体组成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竖杆张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套网法对南海北部双桩竖杆张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进行分析,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黄斑 篮子鱼(Siganus oramin)、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小鳞沟鰕虎鱼(Oxyurichthys microlepis)和白姑鱼 (Argyrosomus argentatus)4 种主要渔获作为张网选择性研究的指标种,使用Logistic 曲线作为其选择性曲线模型,求 得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对该4 种指标种的体长选择性曲线,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曲线参数运算。结果显示,试 验网囊网目尺寸为15 mm 时,除毛虾(Acetes)外无其他渔获逃逸;试验网囊网目尺寸为25 mm 时,4 种指标种的50% 选择体长(L50)分别为53.17、50.16、61.05、26.37 mm,其选择性范围(SR)分别为13.43、17.50、41.88、12.78 mm;试验网 囊网目尺寸为35 mm 时,4 种指标种的L50 分别为80.72、77.12、86.97、68.68 mm,其SR 分别为19.48、39.08、28.20、 13.17 mm。随着张网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4 种指标种的L50随之增加,SR 值除小鳞沟鰕虎鱼外也都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值模拟的单锚张纲张网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开展单锚张纲张网渔具结构优化、渔获性能评价研究,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水动力特性和形状进行模拟。根据田内准则将中国东海近海渔业生产中常用的单锚张纲张网(230 m×180 m)按大尺度比为25和小尺度比为3.95缩小,然后使用集中质量法对模型张网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对网目进行群化。建立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锚张纲张网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网具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时间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当流速较小时,网口水平和垂直扩张较好,随着流速的增加,网口两侧网衣垂直扩张逐渐减小,上、下纲中部高度未见明显减小,但后坠程度逐渐增大,网具纵向拉伸逐渐增大,网口的宽度明显减小,而网口高度略有下降;网具各部分网衣的缩结系数从网身到网囊逐渐减小,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网具的总阻力(F)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流速(v)呈F=480.1×v1.722的关系;网具上纲和下纲两端结附网线张力载荷较为集中,且随着流速的增加,集中载荷分布趋势愈加明显。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网具的总体扩张和阻力,掌握张网网具各部分网衣和纲索的张力载荷分布,以及随流速的变化情况,分析网具的受力均匀性和结构合理性,了解各部分网衣的横向扩张情况,这对于分析网具整体选择性、滤水性和渔具的导鱼性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南海张网最小网目尺寸的适宜性,使用套网法开展了2015年春夏两季黄茅海河口双桩竖杆张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凤鲚(Coilia mystus)作为选择性研究的指标种,使用Logistic曲线,求得不同网囊网目尺寸下的体长选择性曲线,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获得曲线参数。结果表明:春季试验中,在25 mm、35 mm网囊网目下凤鲚的L0.5分别为107.84 mm和114.61 mm;夏季试验中,25mm、30 mm和35 mm网囊网目下的L0.5分别为77.35 mm、88.87 mm和99.91 mm。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凤鲚的L0.5和选择范围SR也随之增大。同一网目尺寸下不同季节凤鲚的L0.5差异较大,但不同季节根据L0.5和网目大小关系式计算得出的最小网目尺寸差异不大,分别为42.95 mm和43.87 mm。研究表明,目前35 mm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不能满足该海域张网渔业资源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渔船模拟器中进行渔网的动态模拟,建立了渔网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其可视化研究。基于集中质量模型将渔网离散为通过无质量弹簧连接的质量点集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质量点的动力学方程,并考虑了均匀流对渔网运动的影响。为了进行渔网运动的实时模拟,利用隐式Newmark-β算法求解渔网的数学模型,增大了可进行稳定计算的时间步长。对一尼龙网片在水流中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并利用OpenGL函数库开发了渔网的三维可视化程序,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